對於大多數方面均有涉獵,但無一精通,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就是庸才。


學科不斷的擴張會分裂出新的學科,古希臘時代的哲學家又談美學、又談政治、地理、嘮家常。

早期的人可能在多個學科里舉足輕重,但後來的人可能只在一個學科里有貢獻。

到了近代,數學、物理、經濟的一個分支都可能耗費一個人生命的大半。

隨著知識的爆炸,全才越來越不可能出現,只可能出現多個領域都懂一點的偉大科普者。

或直接稱為平庸者。


肯定不是!天才是存在的!人,由於天資不同,努力不同,能力不同,所擅長的也不相同。而且也因為人的天資不同,努力不同,能力不同,更關鍵的一點是精力不同,所以擅長的面也各異。但是就有那麼些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上馬打仗,下馬治國樣樣精通,或者說能兼顧多方面。例如:曹操的政治,軍事,文學才能;諸葛亮,范仲淹等等在軍事和政治以及在文學方面都留下了濃重的筆墨;近代陳寅恪的學術水平,我朝太祖的政治能力和詩詞能力,以及軍事能力(我個人其實是對此存疑的,但是官方說法是這樣,姑且算一個作為典型吧);外國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之類的有很多是全才,至少是我這樣的普通人永遠無法達到的境界,每每看到他們的能力水平,再三驚嘆。

但是,

但是,但是,這樣的人,真的很少很少,世界文明幾千年發展下來,能成為全才的真的少之又少。所以,作為普通人,還是安安穩穩的做一個有擅長領域,專一某一方面深入研究的人吧!
你說的是:均有涉獵,但無一精通。那麼,這人的確是庸才。

然而也有這麼一部分人:均有涉獵,均有所成。這叫天才


不一定。看看蘇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會作詩、會填詞、賦也寫得很棒、也有一定的處理政務的能力,精通儒釋道看看王陽明:精通儒釋道,能打仗、能教人、一代哲學家、也有很高的文化基礎。是一個少有的「立功立言立德」三全的人看看沈括:精通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農學、醫學還有數學

達芬奇:畫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

............等等人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不一定吧,很多大拿正好相反,如果只有一個學科很牛是得不到視野和相互驗證的

覺得肯定有多個領域全才的


樓主如果仔細去觀察,在各個行業只要能有點小成就的,能做得好點的,知識量絕對不單一!均是其他有所涉獵,在某些方面可能還不錯!從來就沒有單一做得很NB,就像樓上 九天說的,很多東西是相互驗證的,還有視野。至少我個人知道我做程序員,很多東西的啟髮根本不是僅僅計算機這一門學科讓我能把本職工作做好的!別的行業不和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身邊認識的程序員能力差的,知識量真的很單一,技能也很單一,一旦說的很多非本專業話題乃至本專業的話題,都插不上話的太多了!當然,他們的工作也做不好!
Aristotle,亞里士多德。
應該是吧。先博後專。總而言之,還是要專一門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