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下午,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在漢堡舉行黨代會,會上,擔任基民盟黨主席長達18年的默克爾,終於卸任了。

默克爾被德國人稱為「媽媽」,擔任德國總理15年以來,政績看上去的確很不錯,如今,雖然卸任黨主席,但其總理還有兩年多任期,很多人對於她重建歐盟和扛起「反美」的大旗頗多期待。

不過,在大觀君看來,默克爾是當今世界上最被高估的政治家。之所以這麼說,絕非嘩眾取寵,而是持中而論,不信,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 德國在金融風暴中幾乎毫髮未損,是默克爾的功勞嗎?

帶領德國抵抗金融風暴,令德國經濟在歐債危機中一枝獨秀,無疑是默克爾執政最大的亮點。平心而論,默克爾肯定有功勞,但這個成績最大的功勞,應該是她的前任施羅德。

施羅德任內,德國僵化的勞動制度和超高的社會福利,已經令德國的競爭力銳減了,失業人口破紀錄地超過500萬。當時的情況是,失業工人不想上班,因為每個月1000多歐元的失業金比上班也少不了幾個錢;上班的人也不想努力工作,反正干好了也沒啥獎勵,干壞了老闆也不能隨便裁人;老闆不敢招人,因為工會勢力強大,裁員條件苛刻,請神容易送神難。種種亂象,大家可以腦補今天法國馬克龍所遭遇局面。

馬克龍的改革,引發了「黃馬甲」騷亂,因為大家一致認為他是「資產階級」的代言人;而施羅德當年實行的改革,受到的阻力比馬克龍更大,因為他所在的黨是社民黨SPD是代表工人階級的政黨,施羅德「削減工人福利」的政策無疑是對其政黨利益的背叛。

施羅德很清楚,改革的結果,必然會導致自己的下台,但施羅德的偉大之處,是將德國的國家利益置於政黨利益之上,思考再三,還是義無反顧地推行了勞工改革,最後背鍋下台。而接替他上台的默克爾,則充分享受了這一「改革紅利」,德國失業率從超過10%,一路下降至4%以下,與此相對應的,則是活力提升以後的經濟高歌猛進,2016年德國財政盈餘高達237億歐元。但如果沒有當年施羅德壯士斷腕的舉動,德國經濟的走向還真不好說。

所以,默克爾應該是一位不錯的實幹家,但卻遠算不上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如果對比外界給予她的各種溢美之詞,說她是最當代最被高估的政治家,也不為過。


德國在二戰以後元氣大傷,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經濟崛起,緊隨美國排名世界第二經濟體,隨後日本才超過德國排名第二經濟體。自從東西德合併後,德國不但在歐洲經濟排名第一,人口也最多。把英法甩在了後頭。

默克爾18年前任職德國總理時,德國經濟基礎很好,在歐洲排名第一。女強人上台後又推出一系列提振經濟的方案,所以德國經濟一直保持強勁。2008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造成了全球經濟的劇烈震蕩,全球經濟下滑,歐洲也不例外,希臘等歐洲國家出現嚴重的債務違約。

但在默克爾經濟政策的刺激下,德國經濟最先復甦,出現明顯增長,也引領歐洲經濟逐漸步入上升階段,雖然增長率不高。

基於以上原因,可以說德國經濟在引領者歐洲經濟的發展毫不誇張。德國在默克爾政府提出的德國工業4.0戰略指引下,必定還會繼續領先歐洲經濟。


壞蛋一旦被「修理/打服」,走上「正常」的生活道路後,其創造、發展能力都是很強的。

二戰德國被打殘,被蘇聯收繳了「倚天劍」並將之「化劍鑄犁」。加上德國上下齊心,進行刮骨療傷,慢慢恢復了元氣,關鍵時期又選出了一個能力與品德兼顧的總理一一默克爾。

默克爾以一個女人的「細心」和「賢慧」將德國「打造」得有聲有色,她的外交手腕與執政能力確實令很多男政客黯然無光。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她已主政德國16載,由於德國政體性質決定,加上年齡關係,可能她不得不交出「權杖」而「退休」。在她的正確領導下已滿血復活的德國,如果她的「接棒者」不那麼「差勁」的話該國仍能繼續強大並引導「歐盟」走出「霧霾」。

最後將一首《花木蘭》主題曲一一誰說女人不如男,送給默克爾。


德國為何要求貨幣財稅關稅同盟一體化,因為德國的製造業技術上與國家經濟競爭力上完全是壓倒性優勢,歐盟一統天下,其實就是當年德國想通過武力,統一歐洲國家的夢想一致,但當年沒有成功,德國今天夢想成真了,成功排擠了英國,對歐洲大陸影響力很深的國家,這個英國一直奉行平衡歐洲大陸的國家,由於二戰後殖民經濟崩盤,現在已經衰敗了。

德國憑藉著國家經濟上的實力,整合了法國與義大利,四駕馬車中的三個均無力回天了。

德國當年用武力解決問題卻沒成功,今天用政治經濟一體化解決了。

德國憑藉著製造業優勢,憑藉著貿易順差,一舉使其它歐洲國家失去競爭優勢,讓其它國家負債纍纍,只好舉債渡日子了,自己卻賺得盆滿缽滿,當然一技獨秀。


俾斯麥德國開始,德國一直就是歐洲最強,無論一戰二戰,歐洲列強需要和美加澳新聯合才能制服德國!默克爾總理加快了德國原本的復興道路!復興強大是必然,沒有默克爾也會走向歐洲最強!


德國經濟走的踏實,和效益經濟頗豐,與默爾克的務實與洞察力非常相關,其中與中國經濟相處,穩重互利,注重發展,更是重中之重。中國經濟取捨適當,甘為人先。德國經濟表裡一致,質與量皆是技術的結晶,中德溶於經濟,取長補短,互為市場,實為歐洲經濟典範。


德國本來就是工業強國,而且名牌汽車出口全世界,默克爾與人為善,佔領全世界豪車市場等…


不逞強,不好事,不搞事,正視歷史,悶頭髮大財,這就是現在德國的國策


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害了德國,害了歐洲,歐洲經濟很快會被這些難民搞垮,默克爾是德國和歐洲的罪人


不僅是默克爾優秀,日爾曼民族是偉大民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