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写了篇《影视降级》,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虽然现在的剧整体不如以前,但每年还是有好剧。

没错,最近正在播的《大江大河》就是我认为的今年最佳,值得向所有人推荐。

《大江大河》是正午阳光出品,孔笙/黄伟导演,目前1.3w人看过,豆瓣8.9分已经是年度评分最高国产剧。

《大江大河》是阿耐(就是《欢乐颂》作者)小说《大江东去》改编,讲的是宋运辉(王凯 饰)、雷东宝(杨烁 饰)和杨巡(董子健 饰)三个青年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不同的奋斗之路。

故事有点主旋律(毕竟是“献礼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作品),但政治正确绝对不等于无聊。

打开第一集看了第一组镜头,我就断定这是一部好片子。

小助手问,你不怕打脸吗?

我说,不,好的片子只要看个开头就能看出质感。

《大江大河》就是这样,开场十秒钟,已经信息量巨大:

猪圈上的石头刻满化学公式;

王凯演的宋运辉趴在石头上认真地算着题,他黑黑的指关节还有那背心+白衬衫的朴素装扮,都暗示这是一个好学又贫穷的青年。

接着,宋运辉把手中写完的纸叠成纸飞机飞出,就像是他那颗渴望走出山村的心。

十秒钟,没有一句台词,就已经把整部戏的基调定下来,这不是好片是什么?

《大江大河》的镜头太美了,就像电影一样,画幅比例是2.66:1,果然是正午阳光的出品。

当然,开头只是《大江大河》高质量的一个体现。

看下去就会发现,从服化道到演员演技、故事剧情,《大江大河》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考究。

《大江大河》从1978年开始,这是上一辈,也就是我们父亲母亲那个年代的故事。

它一开始让我觉得有质感,就是它的年代还原做得特别好。

剧里随处可见的大标语、毛主席语录,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

以前吐槽我们的烂剧,就是觉得场景做得特别差, 每间房子都像样板房,在《大江大河》里不会看到了。

网上有很多关于这部剧细节的扒皮,我简单列举几个。

宋运辉出场的第一个镜头,衬衫和背心都是洗褪色的,裤子又宽又松显得很不合身(这可能是他父亲穿旧的),膝盖位置还有一块补丁。

他喂猪时用的刀,也是生满锈的。

宋家不富裕,可他姐宋运萍(童瑶 饰)还是为自己的二八式自行车套上了碎花坐垫。

二八式自行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每个家庭的标配,男男女女都骑这种。

小辉读的书,都是70年代的旧版。

小辉读的是化学系,所以他读的是化学系的旧版书。

标语用的是二简字。

“二简字”是1977年到1986年使用的简化字,现在已经被废除了,可是剧里那个年代使用二简字正合适,标语的意思是“开展多种经营”。

雷东宝的家因为经济情况不同,还有变化。

结婚前小雷村是县里最穷的村,雷东宝家真可谓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吃饭连张桌子都没有。

结婚后雷东宝当上村书记,换上了新的门帘,墙重新补过了,窗也换新了。

家还是那个家,可是一些小细节的变化,却让人感受到人物际遇的改变。

就是一个角色的家,也会随着剧情变化,这才是良心剧组

据说为了拍出这样的质感,剧组筹备了四年。

就连一顿饭,导演也是细细考量过当时人民的物质水平能吃到什么。

“红烧肉和鸭都不要了,我们78年吃不到这些东西。”

正是在各种细节上追求真实,这部剧才让人觉得那么真诚。

其次,是人物。

好的剧,人物都是活的,哪怕是我们上一代的事,你依然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共鸣。

宋运辉是1978年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青年,出场的时候只有19岁。

王凯已经36岁了,怎么演出少年感?

新闻说王凯为了演这个角色暴瘦14斤。

但改变外表,只是演员的基本项。

要贴近角色,最重要还是内心。

“孔导说,不用刻意演年轻,那时的人都很淳朴、很纯粹,你只要把心放干净,清澈感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显然,王凯听进去了。

他把宋运辉那种木讷却又倔强,对未来充满好奇与拼劲的感觉演出来了。

当小萍告诉他,他高考考了全县第一的时候,小辉憋着笑,想叫又不敢叫。

回到家里,他又变成那个调皮的小弟,看到好吃的就忍不住嘴。

前两集最动人一幕是他在革委会前,为了大学的政审材料,一遍又一遍地背《人民日报》。

网上有人说,王凯这一段,连背影都是戏。

这句评价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王凯是完完全全投入角色。

他的每个动作每个姿势都让人想到剧里的宋运辉,而不是现实中的明星。

也是因为王凯一开始就把宋运辉立住了,像我这样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才能入戏。

我虽然无法想象现在还会有像小辉一样,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差点上不了大学事情发生。

可他的求知欲,他对改变命运的渴望,还是很能引起共鸣。

小辉的姐姐宋运萍,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她的命运是这些主角里比较悲惨的(为了不剧透就不说了),但在戏里,你看不到她的屈服。

童瑶在这里妆很淡,可是却好好看

家里成分不好,只有一个上大学的名额,宋运萍主动让给了弟弟。

写放弃政审申请书的时候,她强忍着眼泪,硬是不哭出来。

这段童瑶演得很细腻,她把内心的纠结放在写字的动作上,放弃的弃字写得特别慢。

可是上不了大学,不等于要放弃读书。

她一边养兔子,一边读电大。

结婚以后,宋运萍还和老公雷东宝商量两年之内不要孩子,先把书读完,这在当时那个女性意识还没有觉醒的年代啊,她的思想还是先进的。

宋运萍结婚以后依然坚持读书

其实剧里也有好几个细节说明宋运萍聪明又能干。

她夸弟弟小辉帅,是“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美哉少年郎也”,比咱们要文艺多了。

婆婆找她麻烦的时候,小萍也特别得体、聪明。

她不撕逼,而是和婆婆说,你不要到处说我是狐狸精,这样对东宝不好,万一别人因为闲言闲语多了就把东宝的书记撤了怎么办?

婆婆听了好像有道理,就不吵了。

这是国产剧里少有的一集之内就能解决的婆媳矛盾。(这也说明《大江大河》节奏之快,家长里短有,但绝不多浪费时间)

对小萍印象最深,是她给东宝熨衣服的一幕。

以前没有熨斗,小萍为了把衣服褶子弄平,就用热水和搪瓷杯。

她动作很快,三下两下就搞好了,东宝在旁边连声夸:“小萍你做事真利索。”

那几个镜头,让我想起了妈妈,她也是那样手脚利索的女性,也只有那个年代的女性,才会有这样的生活智慧。

很真实,也很打动人。

童瑶和王凯长得也很好看,可是看他们在这戏里你不会有看偶像剧的感觉,是因为他们演得很生活化,充满烟火味。

董子健的杨巡前十集出场次数比较少,暂时不讨论。

杨烁倒是凭雷东宝好好翻了身。

以前看《欢乐颂2》的时候,我可是被他的小包总油腻得想吐。

但到了《大江大河》,突然感觉一切都对了,他那种野蛮、粗犷放在雷东宝这个山村汉子上正合适。

雷东宝是那种急吼吼的人,做事风风火火的行动派。

他一方面各种求新求变,带全村致富。

另一方面又是直肠子,用各种土味情话俘虏小萍。

其实野汉子也有一颗细腻的心呐。

雷东宝的骚红色秋衣穿了很多天,就是唯独是约小萍那天换了一件蓝色。

就这一点点朴实但又真挚的铁汉柔情,成为了雷东宝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估计在我妈那个年代,雷东宝就是村里最靓的仔。

细节好、人物真、节奏快,《大江大河》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对得起现在这个评分。

但相当奇怪的是,这剧一直都没有大爆。

别说没有像《延禧攻略》一样每天都上热搜了,它的网络播放量,竟然连《创业时代》都比不上。

截至写稿前最新的播放量,也还不是比不上中后期已经烂到出汁的《创业时代》

在爱奇艺上,《大江大河》的热度,也比不上同期5.8分的《你和我的倾城时光》。

为什么好剧却得不到相应的热度?

有网友说,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看一部和自己生活离这么远的剧?

“我不能感受到小辉考上大学以后的兴奋;

我也不知道小辉家里摘帽和不摘帽之间的区别;

我更加不明白为什么雷东宝带大家致富还会受到各种干部阻挠……”

宋运辉的室友父亲摘帽,全宿舍都很兴奋。

因为时代的疏离感,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对这部剧的背景确实是会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

但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不理解,才应该去看。

在时代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里,没有一个人是独立存在的。

你现在唾手可得的读书机会,是很多人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

你现在物质富裕的生活,也是很多人奋斗得来的。

只有明白这些,你才会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大江大河》里有一幕,我感触很深,宋运辉去小学做辅导员,他和学生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对你们以后有好处。

有个叫梁思申的学生就顶撞他:”老师你是大学生,原来说来说去也是这些陈词滥调。“

宋运辉回:

“是啊,那你知不知道我上大学以前,最喜欢听的就是这些陈词滥调。我因为出身不好,从小没有人和我说话,只有老师会关心我,虽然他们说的也都是好好学习这类陈词滥调,但是我却很珍惜和他们说话的机会,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你眼中的陈词滥调,却是别人珍而重之的金石良言。

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内心就像被敲打了一下,一下子醒了过来。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嫌弃过自己的父母很啰嗦。

可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老是叮嘱我们“好好读书、好好工作”,不正是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吗?

或许,我们是再也不会回到以前那个资源匮乏、消息闭塞的年代。

但是,上一辈经过几十年努力留下来的东西,我们没有资格忘记。

除了这个,其实《大江大河》里也有一些可以启发我们现在的年代共性。

那就是,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能够成就事业的,永远是那些走在前面、敢闯敢拼、热情澎湃的年轻人。

宋运辉是这样,雷东宝也是这样。

他们咬紧牙关向前冲的势头,和现在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在宿舍聊得不是八卦,而是中国的未来,这不是浮夸,是热血。

就像王凯在微博写的:

“把个人命运投入到奋斗的熔炉里是每个弄潮青年的必由之路。”

当你日常丧的时候,不妨想想,你所抱怨的现在竟是过去很多人向往及憧憬的未来。

这大概就是《大江大河》这部剧存在的意义。

最后只想说一句,《大江大河》并非是没有缺点的剧,它有些台词显得太红太专,看起来会有点乏味。

不过,比起现在市面上的垃圾,这确实是一部用了心且值得尊重的戏。

花痴女王 | 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收看更多深度娱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