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永浩都放棄文青範兒,在聊天寶的發佈會上爲自己發力下沉市場喊出“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時,離開都市,到更廣闊的下沉市場去,幾乎成了所有互聯網企業的共識。前不久,58同城CEO姚勁波在兩會期間也直言:互聯網下一波發展紅利不在城市,而是在鄉村。

當然,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對於這個觀點的共識,首先是基於下沉市場那些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因爲他們不僅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同時還能爲類似短視頻、直播這類內容平臺帶來相對優質的原創內容。而就在衆多企業爭奪年輕用戶之時,三四線城市甚至鄉鎮市場中所包含的銀髮羣體,正逐漸成長爲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銀髮經濟有太多潛在的可能

隨着生育率逐漸降低,老年人口不斷增加,我國也像鄰國日本一樣,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爲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爲17.9%,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爲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爲11.9%。

通常國際上對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以上,就意味着這個國家或地區已經處於老齡化社會。

其實,早在2000年進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當時的數據就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爲6.96%,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爲10.2%。這也意味着,在19年前我們已經站在老年化社會的門口了。

隨着近兩年互聯網行業流行“下半場”的提法,衆多企業不僅眼紅流量,也開始覬覦下沉市場。那麼,老齡化的日益加重是否使得互聯網人口紅利的優勢被進一步弱化,現有人口存量市場是否無法再像此前那樣能夠迅速拉動相關行業的增長?曾經一度被認爲“觸電”程度低,對網絡較爲疏遠的老年人,是否會成爲移動互聯網企業發力下沉市場時的“絕緣體”?

近日,第三方數據機構QuestMobile 發佈了一份《中國移動互聯網“銀髮經濟”洞察報告》,報告中的一些數據和分析,引起了懂懂筆記的興趣。QuestMobile在報告中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目前中國的移動網民中銀髮人羣規模已超過5,000萬,雖然滲透率較低,但用戶規模、使用時長都在增加,是不容忽視的藍海。

另外,每8個銀髮老人中有1個是移動網民,這個比例遠低於全體網民水平,但也說明增長空間巨大。QuestMobile指出:隨着數量龐大的60後集中進入退休、70後步入50歲,銀髮人羣整體文化水平水漲船高,預計滲透率將會繼續提升。

調查發現,在引發羣體不斷增加的同時,他們的消費能力並不弱於同時期的年輕人。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統計顯示,早在2017年,我國家庭月收入超過4,000元的老人已超過1.06億人,其中1600萬老人的家庭月收入超過萬元。同時,相較於絕大多數沒房沒車,且經常“月光”的年輕人,絕大多數老人擁有一套或者多套住房。

在消費能力方面,京東的一份數據可以作爲參考:老年用戶羣體的消費能力明顯高於平均水平,2017年,老年用戶的人均年消費額是全站平均水平的1.3倍。

去年初,阿里高薪招聘60歲以上“廣場舞KOL”大媽的消息,就讓無數年輕人發出“好想一夜變老”的感嘆。不過,現階段很多互聯網企業對於銀髮人羣的重視,更多還停留在一二線城市。

這並不奇怪,因爲一二線城市擁有更好的基礎設施,銀髮人羣的社會保障等各方面也相對完善。不過,隨着移動互聯網開始“上山下鄉”,企業在收割完下沉市場的年輕人之後,下一個目標或許就是下沉市場的銀髮人羣。這個擁有巨大潛力,但尚未被真正發掘的用戶羣體,或將孕育着巨大的金礦。

面對銀髮人羣要“對症下藥”

“你這手機裏怎麼裝了這麼多東西呀,能用的過來嗎?”這是春節回家,奶奶拿起筆者手機想看看日常照片時的第一反應。同樣作爲智能手機的用戶,我總在抱怨64G閃存容量不夠用,而老人家似乎對自己那臺老舊的手機(1GB+4GB)沒有任何不適應。

確實,相較於樂於嘗試更多選擇的年輕人,銀髮人羣並不願意在手機上安裝太多應用,因爲各種原因,他們手機上的APP顯得很“專一”。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目前銀髮人羣月平均打開APP應用的數量爲15個,要遠低於全體網民21個的平均水平。在安裝數量上,有超過50%的銀髮人羣在手機上全部安裝的APP數量不足25個,這也凸顯銀髮人羣對於移動互聯網應用需求的簡單化。

其中,移動社交是銀髮人羣滲透率最高的行業(與全體移動網民一致),移動互聯網幫助銀髮人羣,特別是一些空巢老人更加方便地與子女、親友聯繫,緩解了孤獨感。相對於社交應用,銀髮老人對移動購物的喜好正在加強,網絡購物習慣正在培養中。銀髮人羣使用移動購物的時長明顯增加,安裝2個以上購物APP的比例超過了40%。

在選擇相對簡單的同時,銀髮人羣在閒暇時間對手機依賴程度,卻屬於貨真價實的重度用戶。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銀髮人羣的月均互聯網使用時長高達118小時,也就是日均接近4個小時。這一數據顯示,他們的活躍率明顯高於非銀髮人羣,手機已經佔據了他們越來越多的空閒時間。

如果簡單的總結銀髮人羣使用手機應用的基本特徵:可以用三個詞:基數大、有閒錢、有時間。

這樣一個擁有一定消費水平,且使用時長較長、使用習慣簡單的羣體,應該是互聯網企業下力氣關注的。這種“重度”用戶的典型表現背後價值很值得研究,對於更多互聯網企業而言,相較於下沉市場中活躍的年輕用戶,這些銀髮“重度用戶”或許更能創造出機會。

觀察下沉市場中的銀髮人羣,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對於熟人關係的依賴程度要遠遠高於一二線用戶。如今一二線城市由於人口基數較和經濟發展較快,已經進入了弱關係時代,因此陌生人社交越來越成爲一二線城市創業者的選擇。

而在下沉市場,特別是銀髮人羣的社交網絡中,他們更講究熟人關係,這一點從微信通訊錄中的人數就可以看出來。一二線用戶包括銀髮羣體的微信通訊中,多則上千少則數百,而下沉市場的銀髮人羣,社交圈更窄,微信通訊錄裏往往會不足一百人。

依賴熟人關係以及不願意嘗試太多應用的習慣,或許能給創業者一個啓示:自己的產品如何通過熟人關係,將下沉市場的銀髮用戶拉到自己的應用中。一旦這部分用戶進入到自己的“碗裏”,相對專注的使用習慣會使得其留存率遠高於其他用戶羣體。

或許,拼多多和趣頭條就是這種思路當中最典型的成功案例:通過熟人關係網的裂變方式實現拉新,同時針對下沉市場用戶進一步改善使用體驗,這兩個APP應用在去年成爲了現象級產品。從QuestMobile的報告中可以看到,目前在銀髮羣體中,拼多多打敗了手機淘寶,成爲最受喜歡的移動購物APP。

那麼,火得一塌糊塗的短視頻和直播應用呢?可以看到,現階段快手、抖音等也開始開始發力下沉市場,但是其主要面向的目標用戶,還是那些相對活躍的年輕羣體。這一選擇的原因,主要是年輕用戶不僅能夠帶來流量,而且還可以創造更多的原創內容。因此,在QuestMobile的報告中,銀髮人羣喜愛的短視頻應用幾乎沒有這兩位的身影。

不過,當下沉市場的年輕用戶像現在一二線城市一樣被收割殆盡之後,更多互聯網企業或許會將目光落轉向銀髮人羣。在這個羣體的市場爭奪中,誰能真正找準用戶的使用習慣,真正做到“對症下藥”,誰就能真正做到““廣闊天地,大有可爲”。

因此,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銀髮經濟不僅擴大了已經存在的經濟機遇,同時還在創造新的經濟機遇,找準自身的定位,理清他們的需求,銀髮經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或許會給更多互聯網企業帶來驚喜。

——————————————————————————————————

微信關注公衆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爲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衆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