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失敗可以說完全是楊駿自身的無能,楊駿政治眼光短淺,無謀無斷,空有一身權力,掌控黨政軍大權而不知用,只懂點小聰明,沒有任何政治智慧,說他是草包一個,都算抬舉,稻草好歹產過糧食。

說回當時的背景。公元290年,晉太康十一年,武帝司馬炎病重。

彌留之際,司馬炎打算召回汝南王司馬亮和太傅楊駿一起輔佐朝政。但是宮中所有人都已楊駿被換成親信,並且銷毀了詔書,令他的皇后女兒楊芷偽造聖旨,任命自己為太傅、大都督、錄尚書事,掌握所有軍政大權。同時命司馬亮速速離開京城,到許昌上任。可憐司馬炎臨死還在問司馬亮來了沒。

司馬亮手中雖然握有兵權,但卻是個膽小無能的王爺,此時就陳兵城外,卻就是不敢打。

司馬炎死後,傻兒子司馬衷登基,楊芷成了皇太后,賈南風封為皇后。此時楊駿的權力可以說隻手遮天。雖然權力遮天,但是草包就是草包,爛泥永遠扶不上牆。

楊駿沒有趁熱鞏固軍權,擴大勢力,也沒有剷除異己,更沒有妥善應對手握兵權的眾位王爺。而是把所有人都加官進爵,升了一級,連匈奴劉淵都加封將軍。楊駿完全沉浸在美夢當中,沒有一點危機感。

要說賈南風對付楊駿也很簡單,用的也不是什麼特別手段。

就派兩個太監聯繫了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密謀除掉楊駿。司馬亮一如既往的慫,沒有參與。司馬瑋卻是個年輕氣盛的少年王爺,搞事情不怕事大的主,馬上響應,以面聖為借口進京。

楊駿本身就有些忌憚這個王爺,也想除掉司馬瑋,看到楚王進京,心裡還偷偷高興,以為人家自投羅網了。

那既然你想趁此機會幹掉楚王,是不是應該做點準備,後面的事實證明,楊駿沒有一點策劃。所以楚王進京,立馬拿到楊駿謀反的詔書,帶兵逮捕楊駿。

楊駿聽到消息嚇的倉皇無措,找人在家中商議,也有人給他出主意,讓他火燒雲龍門,造聲勢帶兵反撲,以平叛的由頭打進宮中。但楊駿覺得雲龍門是前朝魏明帝時建造,燒了怪可惜的,不能這麼干。

他手下眾人見到這麼個主子,但凡不傻,也不會陪他送死,一鬨而散。所以司馬瑋的兵沒費什麼事,殺到楊駿家裡,把楊駿從馬廄里揪出來一刀砍了。

所以這場政治鬥爭一點也不驚心動魄,並不是賈南風有多厲害,實在是楊駿太草包,他不死都說不過去,他要是不輸,讓那些費盡心血做政治鬥爭的人情何以堪。

司馬氏歷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人,廢曹芳、弒曹髦、禪曹奐,將曹魏政權掏空,至司馬炎篡魏,是為晉武帝,武帝初期,率下以儉、馭眾以寬,政治頗為清明,。至楊皇后死後,廣納嬌娃,羊車巡幸,亂象漸生。尤其是立蠢兒為嗣,納悍婦為媳,使西晉江山遭受塗炭之苦,百姓歷經餓殍之亂。而這個蠢兒就是後來的晉惠帝,悍婦就成了皇后賈南風,西晉之亂實由此始。楊駿此時行大將軍事,總督中外諸軍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但楊駿權重而望輕,任重而寡謀,且得罪於皇族,失信於百官,致眾怨從生。而皇后賈南風內控蠢夫皇帝,外結皇族,兼聯百官,所以楊駿的失敗就成為必然了。後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結局,賈后勾結司馬瑋,赤族楊氏,再後來殘害大臣,誅殺司馬氏,謀害太子,玷污宮闈,致群怨紛起,落得個身首異處。從此開啟了兩晉動亂之始,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使泱泱中華幾成焦土,實中華唯一之丑顏禍水也!


楊駿是外戚,還得罪了諸王。而使得賈南風取得的諸侯王的支持,滅他易如反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