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30日 (記者趙超 吳亮)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成功訪問法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週年紀念之際,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於29日在北京隆重舉行“紀念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週年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陳竺出席並發表主旨講話。

  科技部原副部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法比分會會長馬頌德,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祕書長王丕君,歐美同學會黨組成員、副祕書長張明傑,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國曆史研究學者端木美,法國使館文化處副參贊Jean-Yves Coquelin,藝術8創始人、中法文化論壇副理事長佳玥等十餘位嘉賓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馬頌德主持。

  圖爲紀念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週年座談會現場。中國網記者 吳亮 攝

  陳竺在發表主旨講話時表示,歐美同學會此次主辦紀念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週年座談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也是緬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先輩,弘揚他們留學報國、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精神的重要實踐。

  陳竺指出,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是中法關係的重要篇章,爲中法之間播下了相互瞭解、互尊互鑑的友誼種子,成爲拉近中法關係的一條特殊紐帶。

  重溫百年前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陳竺說,100年前的1919年,中華民族處於民族危亡、列強欺凌的內憂外患之中,各界有識之士無不積極探索着富國強民、救亡圖存的新道路。而出國留學,向西方國家學習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成爲一致共識。“歷史留給我們的經驗彌足珍貴,先驅者開闢的道路正向着未來延伸,廣大留學人員應沿着先賢的足跡做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無愧於這個星球的新貢獻。”陳竺表示。

  圖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陳竺講話。中國網記者 吳亮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國曆史研究學者端木美在發言時表示,歐美同學會與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有不解之緣,而這裏也是所有爲振興中華而遠行法蘭西的中國青年追夢的起點。她指出,之所以100年前這些留學生選擇法國作爲留法勤工儉學的國家,是因蔡元培等創始人的眼光所決定。

  法國使館文化處副參贊Jean-Yves Coquelin在致辭中表示,歐美同學會會址,作爲百年前法華教育會舊址,見證了中法兩國一段特殊的時刻。這次座談會對兩國今後開展更多的合作有借鑑作用。他還透露,接下來還將推出“赴法留學100年”項目,推廣宣傳法國文化在中國教育領域的發展。

  藝術8創始人、中法文化論壇副理事長佳玥(Christine Cayol)則呼籲兩國青年要更多肩負起宣傳中法文化的責任,並幽默地提到法語並不比英語難學,同時在法國會體會到比其他國家更浪漫的感覺。她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法國學生來中國學習,“兩國學生互相學習,中法文化交流也應該是相互的。”

  同濟大學副校長江波在交流環節中提到了他一年前編寫《留法四十年》叢書的經歷。這套由來自全球28位留法編委發起,由上中下三大卷構成,共115萬字的叢書,涉及了各個領域約14000名留法學人,記錄了1978—2018年四十年間,赴法學習、歸國發展或旅居海外的中國留法學子的求學、就業與創業故事。他希望接下來能把叢書翻譯成法文,更好地爲兩國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原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孫來燕、長辛店第一中學黨總支書記曾敏、北京中法實驗學校校長孫繼剛、法比分會祕書長、清華大學教授劉澤文等人也在座談會上從挖掘傳承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精神,加強中法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知識產權等領域合作,談了體會並提出建議。歐美同學會法比分會、瑞士分會等學長代表60餘人參加了座談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