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這個問題其實沒必要過多的解釋與回答,因為我們都很清楚,今當代一個弊病:藝術文學利益與娛樂金錢利益發生了很大的衝突,好比說藝術與文學是根,而娛樂金錢是它發出來的芽,我們現在不分了主次,沒有去灌溉它的根,卻去享受了它的果實,甚至還想去改變它的本質,這就叫做忘本。

不管說是文學,藝術,詩歌,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或是物質文化遺產,到今當代,我們已經慢慢在脫軌,慢慢在脫離它的根本,而我們完全不知道,卻依然還在享受它的果實,甚至還要去改變它的根本。

我還記得讀初中,上歷史課的第一天,我的歷史老師說的第一句話,而且還叫我們寫在課本上的主頁,每天上歷史課的時候,一翻課本就能看到耀眼的十個字:「歷史不能歪曲,文學可以加工。」不能歪曲的就是根本啊!

今我們某些人把根本忘掉了,然後把它加大化,改變它,歪曲它,而且還感覺自己把它改變過後的作品所成就的模樣而感到沾沾自喜,不管所謂強行把它當做利益,只要能賺到個人利益。

抱歉,我好像跑題了,但若針對這個問題的表面來回答,我推薦一首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槳》,它的旋律優美動聽,意境祥和溫馨,心情涼爽愉快,猶如身處其境,動人心絃。好好聽聽,好好的去感受一下我們的童真,我們的初衷,我們所嚮往的理想與本質。音樂是偉大的,是有力量的,這一份力量驅使了很多正確的前進的步伐。

感受音樂,感受文化,感受生命。


新編拍手歌(原創)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兒笑嘻嘻。

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兒來做伴兒。

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兒喫餅乾。

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兒學認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兒玩沙土。

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兒玩兒不夠。

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兒穿新衣。

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兒樂哈哈。

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兒齊步走。

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兒站的直。

這首怎麼樣?


感謝悟空的邀請

兒歌的創作應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節奏歡快,氣氛祥和,非常溫馨。而現在的兒歌變了,節奏雜亂,喧鬧,那是社會發展中追求經濟效益帶來的弊病,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兒歌的創造者能從兒童成長的角度出發,創作出真正適合兒童的好作品。


感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首先,我覺得現在的兒歌已經被過度的商業化,在最大限度的追求利益,反而從藝術的感官層面下降了好多,

其次,為了我們這個年代的需要,好多兒歌的開發是建立在早教的基礎上,比如說數字兒歌,簡單的英文兒歌,我們追求的是寓教於樂,而不是簡單的教育與音樂的拼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