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人的野心是一點一點膨脹的,就像我:

小學的時候家裡很窮飯都吃不上,我只喜歡班上最漂亮的那一個女生。

到了初中家裡條件基本可以溫飽了,覺得班上有4-5個女生都挺漂亮的隨便一個就滿足了。

到了高中家裡朝小康的水平靠攏了,覺得找一個有點氣質的女生在一起每天就會很開心。

上了大學家裡比較富裕了,只想找個很普通的,聊的來的就好。

等我走入了社會家裡基本不差錢了,我想能找一個女生長得不醜帶出去不丟人就可以了。

現如今的我坐擁380平方的獨棟別墅,開著幾百萬的跑車,有著幾個穩定收入的上市公司,超越了身邊%99.99的男人,我找對象只有一個要求:是女的就行。

為什麼我越有錢找配偶的要求越低呢?

問的好!

這就是 我跟曹操的差距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介紹一下當時的局勢,東漢末年,宦官外戚干政,百姓民不聊生,在這個時候,張角領導的黃巾軍起義,成為壓垮東漢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黃巾起義很快被鎮壓,但是一些黃巾餘黨開始在四地爆發小規模的戰鬥,朝廷只好聽從劉焉的建議,開始分權到地方,設立州牧,從這時候起,朝廷就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權。何進與宦官撕殺,讓董卓撿了個便宜。東漢朝廷一直分三個派系,分別是宦官,外戚,世族和宗親。現在宦官和外戚都倒了,這些世族總算是出頭了,可這個時候出來個董卓,這些世族肯定不會同意讓董卓來干政。從明面上講是為大義,其實無非就是想從這裡分一杯羹。既然有人牽了頭,行動肯定是會有的,萬一真把董卓打敗了,人家都在你不在,那吃虧的是自己。所以,諸候們都往這裡趕,但是大多數只是看看熱鬧,有機會就分一點。但是都沒準備跟董卓真刀真槍地干,萬一失敗了呢,吃虧的還是自己。所以,諸候們都打著這樣的小算盤,屯兵在那裡吃肉喝酒。

至於曹操和孫堅,這哥倆確實是真打了,孫堅是袁術的部下,算不上一方諸侯,又不是世族身份,想出頭,只有亡命一博,曹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的想法和孫堅有點類似,想靠這一仗給自己找點存在感,為自己後續招兵買馬和招賢納士找一個借口。


其實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真正想建立功業並且想要振興漢室的也只有曹操和孫堅,其他諸侯都是各自為戰,想趁機多撈一些地盤,以獲得政治資本。

其實此時東漢王朝剛剛經歷了黃巾之亂,雖然鎮壓反叛耗費了王朝半條命,但也這樣坑坑拌拌的走過來了。此時所有的人還不相信四百年的大漢王朝會就此崩塌,許多人連想也不敢想。

曹操曾經被評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在曹操早年的時候,曾經棒殺了權閹蹇碩的叔叔,可以看出那時的曹操還是想做一番事業,想為大漢王朝做一名守護者的。

到了董卓霍亂京師的時候,曹操也是散盡家財招募兵勇,並且在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的過程中,諸侯們畏葸不前,只有孫堅和曹操主動出擊,曹操在半路遭到伏擊而失敗,從此對諸侯徹底失去信心,才有了自己單幹的想法。

要說孫堅的野心也是從攻下洛陽後而開始膨脹的,孫堅獲得了傳國玉璽,被部下奉承將來必定登基稱帝,從而攜玉璽另謀發展,結果死在了劉表手中。

要說人的野心是一步步膨脹的,人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永遠想得到比現在更好的地位。曹操的野心也是從他不斷兼并群雄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隨著權力越來越大,曹操也就有了非分之想,但至死還是沒有邁出那一步。

我覺得用曹操自己在《讓縣自明本志令》所說的那樣評價曹操,還是能看出曹操的可愛之處的。剛開始自己只想做一個司隸校尉,每天打打獵,看看書。後來國家大亂,討伐奸臣,也只是想做一方太守為國家鎮守邊疆。沒想到自己做到了宰相,人臣地位以達到極限,不敢有其他奢望。但讓我退地行,賞賜不要行,權力是萬萬不能放的,如果放棄權力,天下不知道會出來多少皇帝,所以圖一個沒有用的虛名而讓自己處於禍亂當中,這種傻事我是絕對不會做的。

我是亮仔,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曹公年輕時絕對屬於有志青年,熱血沸騰。

但後來看見漢室確實大勢已去。所以也不能完全怪他。

想想看,當年雖然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時漢獻帝顛沛流離的,無人接手,曹操也算是給了漢獻帝一個穩定的環境。

至於兵權,朋友們,不說曹公一家,各家各戶都靠自己自力更生。朝廷一沒餉,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支持。

試問諸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曹操,會把自己的軍隊雙手奉獻給漢獻帝么?

所謂時事造人,曹操是一步一步進化成後來那樣的。責任不在他。主要是主子太弱了,扶不起的阿斗


曹操後來有了取代漢獻帝的野心是明智的,他是聰明人,如果他沒有稱帝的野心,只能做韓信第二,為了曹家的後世子孫,他也必須取代漢獻帝,因為漢獻帝隨時可能以謀反的罪名處決他,而曹家的三族都可能受到牽連,他必須這麼做。


當初曹操是真的為了匡扶漢室而去討伐董的,至於後來狹天子以令諸侯,是因為人的本性,隨著權力的暴漲,才有了野心。


軍閥出身的他們靠漢旗發展壯大自已勢力擁兵自重,尤以操最高明挾天子令諸侯,順昌逆亡。但劉備孫權不從,所以為英雄也。


討董卓時,人人都把喊著護漢的口號,扛著護漢的旗幟,漆著護漢的金色招牌。其實他們人人心中都打著小算盤一一撈取政治資本,擴充自己實力,控制更大的地盤,有朝一日取而代之,不但是孫堅、曹操,也包括劉備。


討董卓時仍然是漢,不但曹,孫討伐,各路諸候都在討伐,其目的是權力之爭,打著護漢的旗號為借口罷了。以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目的也是權力。


是的,這個毋容置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