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曾經在2015年9月29日《騰飛中國》節目報道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魯克基地和雷鳥基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幫助訓練中國飛行員。筆者這次在新墨西哥州逗留期間,發現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柯特蘭空軍基地二戰期間也幫助訓練中國飛行員。


2016年5月16日的《The
Kirtland AFB NUCLEUS》報紙上,刊登了一幅題為「柯特蘭基地75周年:中國飛行員」的大幅照片,照片下面標註:「二戰期間中國飛行員在柯特蘭基地訓練,5月是美國的亞太裔傳統月。」這幅照片引起了筆者的濃厚興趣。


柯特蘭空軍基地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市區東南,1941年1月7日在原來的民用機場基礎上開始建設阿爾伯克基陸軍航空基地,當年8月完成。1942年2月,以陸軍飛行先驅羅伊?C?柯特蘭的名字重新命名為柯特蘭基地。


由於氣候條件好以及大量閑置土地可以用來構建轟炸目標這兩個原因,軍方將轟炸學校從路易斯安那州搬遷過來。1941年末,轟炸學校暨陸軍高級飛行學校在阿爾伯克基陸軍航空基地開學,轟炸學校號稱「世界上第一所投彈手學校」。二戰期間,柯特蘭基地作為長期訓練B17和B24轟炸機機組人員以及高級飛行學校、轟炸學校、航空機械師學校這三所學校的滿負荷運行而彰顯重要。飛行員訓練分初級、基本和高級(包括駕駛戰備飛機的轉型訓練)三個層次。除了飛行員訓練,在高級飛行學校還進行投彈手訓練。用於訓練的飛機是AT-11堪薩斯和B-18A大刀轟炸機,轉型訓練則用做好戰鬥準備的B-17飛行堡壘和B-24解放者轟炸機。


1941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向反法西斯國家提供援助的《租借法案》。當年,美國政府按《租借法案》援助中國100架P-40B殲擊機。這批飛機由陳納德接收,組建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被國人譽為「飛虎隊」),幫助中國進行抗日戰爭。從1941年5月到1942年4月短短一年內,美國就提供給中國1657架飛機。此後沒幾年,中國空軍在美國援助下得到新發展。美國提供給中國P40、P51等新型單翼戰鬥機,B24、B25轟炸機,C47系列運輸機等大批軍用飛機。為接受和使用這些先進飛機,中國空軍挑選優秀人員分批赴美國接受訓練。


中國飛行員到美國以後,除了接受英文培訓和一般軍事訓練以外,專業學習完全和美國飛行員一樣。投彈手訓練,是柯特蘭基地的特色,中國空軍參加這一訓練培養飛行員和投彈手。投彈手培訓時間是12~18周。1943年美國陸軍航空部隊對投彈手制定了最低水平標準:要求學員投彈擊中目標數至少要達到投彈總數的22%。作戰實習飛行要求在預定轟炸目標的10英里半徑範圍內連續採取規避動作,最後要直線地,水平地抵近目標,捕獲目標時間不超過60秒。學校教投彈手轟炸瞄準技術。要求投彈手通過轟炸瞄準器尋找地面轟炸目標。投彈手要給轟炸瞄準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空速,風速,風向,高度和偏航角度。當飛機接近目標時,飛行員將飛機交給投彈手和諾登轟炸瞄準器,它也是一個飛機自動駕駛儀,駕駛飛機將炸彈投向目標。課堂教學是夜晚在阿爾伯克基的基地進行,訓練任務則在白天飛到阿爾伯克基市的西部和西南部的轟炸區域進行。在1942年底,轟炸區域大約是2450平方英里的農場和土地,一共有24個模擬城市和軍艦的轟炸目標。


轟炸學校學員學習期間,大約投160枚炸彈,擊中或未擊中目標的精確記錄被保存。學員淘汰率是12%。畢業時,作為一位新的投彈手轉移到作戰訓練單位去為某種型號飛機的作戰任務做準備,訓練去國外作戰。
阿爾伯克基基地具備作戰訓練能力,1942年3月7日第一屆61名投彈手從阿爾伯克基基地學校畢業。從1941年到1945年,阿爾伯克基飛行訓練基地僅僅為B-24轟炸機已經培養了5719名投彈手和1750名合格的飛行員。
中國空軍的飛行員和投彈手接受了柯特蘭基地教官的培訓。


看著照片上三位年青英俊的中國飛行員,令作者感慨萬千!如果時光倒流70多年,可以想像這些年輕人當年懷揣一顆抗日救國之心,赴美刻苦學習,學成回國抗擊倭寇,報效祖國。撫今追昔,令人不禁想問,照片中的人是誰?也許照片中的主人已不在世,如果倖存,年齡也已近百。是否有他們的後人或知情人能提供更詳盡的信息,以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和抗日事迹!

全文見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njjbf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