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兩個粉絲的求助,前一個是這位朋友救助了失去貓媽媽的三隻小奶貓,後一個則是前不久剛領養了一隻曾經被棄養的成年貓咪。這兩位朋友詢問的問題都一樣:貓咪晚上一直在叫,打擾到人該怎麼辦?

相信這個問題也困擾了許多其他的鏟屎官,可能也是類似的這兩種情況,在這裏就一起講解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擁有這個同樣煩惱的鏟屎官們。首先來說第一個情況,就是關於小奶貓的。對於還沒睜眼的小貓咪來說,它們的叫聲意義很單純,就是自身有着各種生存需求:餓了、渴了、要尿尿或便便、冷了、生病了、媽媽不在很害怕,基本就這幾種跟生存強關聯的需求。

小貓比成年的貓咪更愛叫,成年貓咪如果有需求會先考慮自己能不能進行滿足,想玩的話自己去玩,想上廁所直接去貓砂盆,如果自己不能完成纔會找鏟屎官喵喵叫,比如該吃飯了、告狀、求摸摸等。相對而言,小貓咪有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完成,纔會呼喚媽媽幫忙,如果沒有媽媽,它們呼喚的對象就是鏟屎官。

鏟屎官按時進行餵養和使用溼潤的棉籤幫助刺激排便,就解決了一半問題;冷了給小貓加個毛毯或用礦泉水瓶裝點溫水進行保暖,把貓窩放在避風的地方;小奶貓如果生病了叫聲會很弱並越來越虛弱,鏟屎官要帶去醫院找醫生;媽媽不在身邊小傢伙們沒有安全感,特別是晚上,如果可以的話,把貓窩放在你牀邊或離你近一點的地方,有了安全感小貓咪就不會大聲叫媽媽了。

然後是關於第二位網友的問題,就是成年貓咪剛到家裏時總是半夜叫。因爲貓咪來到新家裏需要時間適應,特別是像問題裏那種之前被人棄養過的貓咪,其實它也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許一開始只是單純以爲來你家玩耍或者段時間做客而已,晚上新鮮勁兒過了就有可能會表示疑惑:媽媽怎麼還沒來接我回家?

而且剛到陌生環境的貓咪,會因缺乏安全感而焦慮,甚至出現或輕或重的應激反應。貓咪剛到新家會首先躲起來進行心理建設,然後才敢出來探索新的領土和熟悉新的鏟屎官。這個探索進度是掌握在貓咪那裏的,所以一定要給貓咪足夠的時間來讓它自己適應,如果鏟屎官表現得過於殷勤和關注,反而會增加貓咪的心理壓力,導致適得其反。

鏟屎官除了給它準備好吃喝拉撒的生活用品和方便躲避的場所之外,儘量不要去打擾它,甚至可以完全無視它,也不要揪它、喊它,讓它自己躲起來暗中觀察環境,然後慢慢放鬆下來。在觀察了一段時間並確定環境安全之後,貓咪會主動去熟悉和靠近家庭成員,直到徹底放鬆下來,開始信任新家並當成自己的領地,也會跟鏟屎官建立起感情。

所以剛領養來的貓咪經常大聲叫喚的原因有這些:向同伴或者原主人求救、緊張和害怕、到了發情期。前兩種原因新鏟屎官只需要給點時間讓貓咪適應新環境,最後一種發情可以跟寵物醫生解釋一下情況,計劃並安排絕育手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