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轉載,點原答案看著更好

作者:李靖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54592/answer/514892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謝邀,我如何打造知識體系?

我想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期待的答案是一個書單,可是我要告訴你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我想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高中,你會發現高考650分的人和450分的人書單基本上是一樣的。書單本身並不能造成知識體系的差異,甚至接觸信息的數量本身也不能。

可是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讓人感覺「充滿洞見」,「具有啟發性」,「能談笑風生」,而有的人卻不能?

這往往並不是因為他們接觸了更多的信息,找到了更適合搜信息的網站,或者偶然獲得了絕密的書單,而是因為他們處理信息的方式、看書的方式與眾不同。

而我就講講我是如何整理信息,並且獲得「系統化知識體系」的。(前方雞湯預警)

1,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

我在看書的時候,每看到一個有用的知識,都停下來去尋找聯繫——看看有什麼其他的現象能夠被這個理論解釋。

比如我在一本講神經心理學的書籍中偶然看到這樣一句話:
&https://pic3.zhimg.com/4cee02903773fa6a05950e663db9e2aa_b.jpg

人的爬行腦(控制人的慾望的那部分大腦)更加喜歡視覺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這句話如此之簡單,任何人看完、學習完甚至把它背得滾瓜爛熟都不會超過5秒鐘。

但是我卻當場就學了1個小時以上。

我問自己:我遇到的那些現象可以被這個理論所解釋呢?如果不找出至少5個現象我是不會罷休的。

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裡」,這句話顯然比「小體積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因為上面說了「人的大腦更加容易理解和記憶視覺化的信息」,而「1000首歌放在口袋裡」能夠就是更加視覺化的信息。
&https://pic2.zhimg.com/fdc54cf7238d8655af91f2f3fcf6f9b1_b.jpg
既然這樣,還有哪些視覺化的文案呢?比如「能拍星星的手機」?「只融在口,不融在手?」

除了廣告文案,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理論解釋?

對了,「理論的傳播」本身就可以被這個理論解釋啊!

「只要抓住機會,即使你能力不高,也更有可能成功」,這句話早就有了,但是並沒有被大家掛在嘴邊。

直到雷軍說了句「颱風口上,豬也會飛。」比起前面抽象的理論,這是更加視覺化的表達,自然容易朗朗上口,從而被記住和傳播。
&https://pic2.zhimg.com/11d07b2a99a28785d2a5046ef30f4941_b.jpg
哦對,說到「朗朗上口」,眾多的諺語也是流傳多年、朗朗上口啊,那麼它們是不是「視覺化」的呢?

的確是的,諺語並沒有說:

「同時實現多個目標」

「拿在手裡的機會纔是最重要的」

「敵人現在很害怕」

「不要第一個出風頭」

「早點行動更加有機會」

而是說:

「一石二鳥」

「雙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敵人如驚弓之鳥」

「槍打出頭鳥」

「早起的鳥有蟲喫」?

人們口口流傳的,除了諺語,還有什麼?

自然是謠言了,實際上,謠言也是視覺化的信息:

「wifi會殺精」,而不是說更加抽象的「wifi對健康不好」;

還有呢?

古人對抽象現象的解釋也是視覺化的(這樣更加容易理解),為瞭解釋成雨的原因,他們塑造了雷公電母和龍王,它們都有明確的視覺化形象。他們更加容易相信龍王這樣的視覺化信息,而不是抽象的自然原因。

甚至很多偉大的演講也是視覺化的。比如馬丁路德金並不是說:

「我們追求人人生而平等,我們要減少種族歧視!」

而是說:

「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還有呢?我喜歡足球,突然發現球員的綽號也是視覺化的,比如「獨狼羅馬裏奧」、「小坦克魯尼」、「小跳蚤梅西」,而不是抽象的「一意孤行羅馬裏奧」、「勇猛魯尼」和「靈活梅西」。

……
「爬行腦更喜歡視覺化的信息」,這句話如此簡單,1秒就能看完,但是用這種方法,即使看再多的書又有什麼用?

書上可能會對理論舉例說明,但是那僅僅是別人使用理論解釋現象,並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樣的理論來解釋現象。

所以我在看書或者接觸任意一種信息的時候,一旦發現有價值的理論,總是問自己:還有哪些現象可以被這個理論解釋?還有呢?還有呢?(一般要找到5個以上)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真正導致人與人之間知識水平差異的,往往並不是知識數量,而是知識之間的聯繫。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建立聯繫的收穫也會越來越大。

當你只有一個知識的時候,增長1個知識可能就是增長一個知識。但是當你有10000個知識,接觸1個新知識可能意味著增長了5000個知識——因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識建立了聯繫。

2,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

當我接觸了一個新知識的時候,不光要想「過去的哪些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還要想「我的哪些行為可以被這個知識所改進?

比如仍然是上面的知識點,「人的大腦喜歡視覺化」,我的哪些行為或者工作可以被這個知識所改進呢?

首先就是我自己的公眾號,過幾周可能要寫寫「產品的象徵性價值」,如果視覺化的話,不如改成「給用戶帶上合適的帽子:你的產品會想帽子一樣,影響用戶的形象。」

還有我的演講,比如前段時間的《你為什麼會寫自嗨型文案》中,我把兩種文案寫法(追求語言的華麗VS追求影響用戶的感受)人格化成了兩種人——X型文案人和Y型文案人,從而讓人一下子記住。

還有,我甚至想到了將來求婚的時候,不應該說「我想和你永遠在一起」,而是「我希望有一天我們都70歲了,仍然能手牽手走在XX的沙灘上。」(更加視覺化)
&https://pic2.zhimg.com/144865b9754689d8f181795cafd29a5d_b.jpg
總之,當你學習了一個新的知識,一定要提前構思一下——這個知識會如何改變我的行為?將來我可能會怎麼用它?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人的問題並不是缺乏知識,而是到了某個時刻想不起來應該用什麼知識。而這種提前的設想(將來我可能會用這個知識來解決什麼問題),就可以讓你形成一種「自動觸發」,到了某個問題,就可以立馬想到相應的知識。

就好像熟練的司機開車遇到突然狀況的時候,不用思考也知道松油門踩剎車踩離合——這些知識已經形成了「自動觸發」,可以很容易被應用。

3,嘗試去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
大部分人滿足於既定的任務和日常的生活,不想去深入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而有一部分人卻在別人停止思考、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習以為常的時候,仍然積極地探索答案。

比如在有一次出去喫飯的時候,我走進一個很廉價的蓋澆飯餐廳,見到了這種菜單:

&https://pic2.zhimg.com/4731b7d1026ccc6f3952d3b962444d95_b.jpg

同行的朋友都覺得這樣的菜單隱隱讓自己很不舒服,不知道該選什麼。但他們都讓老闆推薦了幾個菜之後開始喫起來,忘記了剛剛「不舒服」的選擇過程。

而我卻無法容忍這種模糊的感覺,希望探究一下背後的道理。然後想著想著,突然想到了很久之前看過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研究人員隨機找了2組消費者,在兩組面前都呈現了一系列昂貴的果醬,並且給他們提供試喫機會和優惠券。

不同的是A組消費者面前擺著6款不同的果醬,B組消費者面前擺著24種不同的果醬。

&https://pic4.zhimg.com/d40ab8f74083cc3d27066734494b2293_b.jpg

結果發現,A組中有30%的人最終購買了果醬,而B組中只有3%的人購買——都說選擇多是好事,但過多的選擇讓B組消費者在比較的過程中心疲力竭,最終放棄了購買。

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叫做「決策癱瘓」,指選擇過多的情況下,人會因為對比選項耗費的過多精力而直接放棄做決策。

這不就是家餐廳菜單的問題嗎?主人自己覺得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但是這麼多選擇反而過多耗費了消費者的腦力,最終降低了所有選項的吸引力。

然後我再繼續想,還有什麼事件和這個是類似的?

比如肯德基為了方便選擇,菜單只有20多道菜,甚至還推出了套餐來簡化選擇。

再比如很多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喜歡「單品爆款」而不是「機海戰術」。

還要再想,將來我有什麼行為可以因為這個知識而改進?

結果還真的有。

有一次我做募捐的時候就使用了這個技巧,一開始隊友都是說:「有一個XXX公益項目,請支持一下,捐一些錢吧,多少都行!」

而我就想到了自己的這次經歷,覺得這樣說會提高捐款人做決定的成本(他還需要想一下到底捐多少合適),因此建議隊友改為:「幫幫這些孩子,捐10塊錢吧!」

結果募捐的數量大幅度上漲。

很多人可以容忍生活中的奇怪現象和模糊性。在他們眼裡,世界已經變得如此熟悉,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見怪不怪了。

但是我卻無法容忍這種模糊性和一知半解。

再比如我本科在武大時,曾在快遞點看到一個牌子:

&https://pic4.zhimg.com/4338679a69662b35f9536e190f3215e3_b.jpg

看到後我覺得有點怪怪的,然後就停下腳步去想,還拍了下來。

最終發現哪裡奇怪了:快遞公司把「武大分部」這樣的信息放在顯著位置,卻把「申通快遞」這樣的信息給邊緣化。

從設計角度來講,這個牌子的核心表達的信息是「武大分部」,可是對於一個放在武大的牌子來說,「武大分部」有什麼意義?難道武大會出現「華科分部」這樣的牌子?

但是對申通快遞來說,這樣做卻又是合理的——對他們的快遞員來說,所有的牌子都是「申通快遞」,因此「申通快遞」這幾個字是沒有用的,他們更加關係的是「華科分部」還是「武大分部」這樣的信息。

所以,用互聯網時髦辭彙來說,這個牌子並不是「用戶導向」的。

然後再想,有沒有其他人研究過這個呢?

後來我學了心理學才知道perspective taking的理論,人考慮問題習慣性先從自己出發,而不是對方出發。

然後還有哪些現象可以被這個解釋呢?比如我過去發郵件簡歷的時候,命名直接是「簡歷.pdf」而不是「李靖.pdf」。

再比如早上看到太陽,所有人都會說「日出了」(自我視角),而不是更加客觀的「地轉了」。

&https://pic4.zhimg.com/ca99f01d0f1ee4ea470e4f21dc8138c3_b.jpg

實際上,如果仔細觀察歷史上的「洞察力」事件,路徑經常出人意料地相似——在大部分人對反常的現象視而不見、放棄思考的時候,總有一部分人選擇去解釋它、探究它。因為他們無法容忍自相矛盾、不明不白和模糊性。

比如X射線的發明:

倫琴在做研究時,發現及時用紙板蓋住了陰極射線發射器,房間另一頭的氰亞鉑酸鹽鋇屏幕還是會發光。

其他很多研究者都發現了這種現象,但是他們都把這種現象解釋為「設備疏漏」等原因。而倫琴卻無法接受這種牽強的解釋,於是花費精力去探究,最終發現了X射線。

結語:

經常有人問我「你是如何構建的知識體系」,寫出來後,我卻發現原來如此之簡單:

  • 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看到知識後問自己:還有什麼現象可以被這個知識解釋?還有呢?還有呢……
  • 構思知識的多種用法——問自己:這個知識可以用於做哪些事?還有呢?還有呢……
  • 探索事物背後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我知道很多人會不喜歡這個答案,他們更加期待的是具體的一套工具,比如一個思維的模板、一個整理知識的軟體、一個搜索知識的網站或者一個優秀的書單

但是我提供的卻是一種「無法看了就會」的方法。這種方法就像「俯臥撐訓練技巧」一樣,無法讓你看到之後就能增長胸肌,非得自己付出大量的努力來訓練纔行。

&https://pic4.zhimg.com/e5e3897c511a39049f322e30b7ff1f13_b.jpg

實際上,洞察力、知識網路化等能力增長的確跟肌肉增長原理差不多。肌肉增長需要大量的刻意訓練來刺激肌纖維的生長,而洞察力等能力也需要大量的思考、練習和探究,來刺激新的大腦神經突觸的增長。

所以,如何構建龐大的知識網路?並不是要單純多看書多接觸世界就行了,而是有「好奇心」,總是想建立聯繫,想用知識提升現在的工作,想問「為什麼」。

小時候你看到天空是藍的,你會問:媽媽,天空為什麼是藍的啊?所以你一直在進步、一直在理解這個世界。

直到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對所有的事情都習以為常,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心,也就漸漸失去了洞察力。當你開始覺得,天是藍的是因為它一直是藍的,公司有這個規定是因為它一直是這樣做的,某個偏方有效是因為一千多年來一直是這樣,那麼你就失去了洞察力。

John Carter教授對哈佛大學商學院幾十年的跟蹤研究發現,取得偉大成就的人和取得一般成就的人最大的區別就是2點:

1,他們相信自己,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些什麼。

2,他們喜歡問為什麼。他們無法容忍自相矛盾、模糊性和不清不明,他們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

最後,借用喬布斯的一句話:

&https://pic4.zhimg.com/d93cd16d043043b2589ade0390c9067f_b.jpg

喜歡更多的啟發式分析,搜索並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李叫獸」(ID: Professor-Li)


人為什麼會思考?思考是為了什麼?思考為瞭解決問題,你為什麼想要提高思考能力?因為你的思考解決不了你的問題,關於如何解決問題,請繼續知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