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合一是中國傳統宗教的一大特徵,這一特徵深刻而廣泛地影響了中國文化,如中國哲學中所講述的天人合一觀,即淵源於原始宗教信仰。

在各種原始信仰中,自然崇拜與哲學觀唸的關係最爲密切,許多哲學觀念都直接淵源於自然信仰。

所謂天人關係,就是指人與自然、超自然的關係,自然是指人們賴以生存的山川森林、大地天空等生存環境,超自然則指主宰宇宙萬物生養的靈界靈物,由物質的世界與精神的靈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化中所說的“天”。

人們生存發展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尋找與這個即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天”的理想契合點,只有達到人、天和諧的境界,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和自然環境的合理保護纔有可能實現。

道教直接承襲了中國古代宗教的傳統,在其龐大的神系中,擁有一大批雷神。他們皆統隸於九宸大帝的麾下,從而在道教神系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資料圖)

道教尊奉雷神,將風伯雨師、雷公電母作爲主宰晴雨的神靈,北宋興起的神霄、清微、天心諸派,以施行雷法爲事,聲稱總管雷霆之主神爲“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雨師、雷公爲其下屬神。

神霄派奉三清爲最高神尊。在三清聖祖之下,則爲紫微大帝、玉皇大帝、后土地祇。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曰:“三清上聖,所以雷霆之祖也。十極至尊,所以雷霆之本也。昊天玉皇上帝,所以以號令雷霆也。后土皇地祇,所以節制雷霆也。”

以三清、三帝爲上聖,其下輔以九宸大帝、北極四聖及雷部諸帥,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神霄派神系。

(資料圖)

神霄九宸大帝共有九位。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說:“吾爲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其次則有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可丈人真君,九天採訪真君,是爲神霄九宸。”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五曰:“九宸,曰長生大帝、青華大帝、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太乙天帝、洞淵大帝、六波帝君、可韓真君、採訪真君,即元始九氣化生也,故號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萬物。”

(資料圖)

以上所言神霄九宸,亦稱“神霄九師”。

《高上神霄紫書大法》卷一曰:“當初神霄降世,三師聚議於碧霄天,如今三師各有神霄法,惟三師便是神霄總雷。其中又有雷祖大帝劫,是昊天玉皇上帝主之,祖師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保命天尊主之。

晴雨,宗師青華大帝君定福天尊主之。斷瘟斷邪,役使萬靈,真師九天益算司命好生可韓君丈人真君保福天尊所轄。度魂攝魄外,六師自有正法,各隨所治。靈師應元定籍真君注命天尊,掌雷敕令牌號,動雷合奏之。

玄師保命化生真君保命天尊,掌五嶽江湖淮海潭洞神龍。聖師節度總監真君萬安天尊,掌攝魂度亡鍊度,擒邪伏祟。寶師元華保生真君儲祥天尊,掌九霄法律,管三十六種橫死夭亡。

天師掌法主籍真君禾稼天尊,掌神霄三十六天梵氣真符,專修煉法官,成道有雷函。神師掌令降命真君吉集天尊,掌天下妖魔、山谷五魈五酉、不正之神聖。師遇齋醮,當稱保生度化天尊。”

(資料圖)

《道法會元》卷三《清微帝師宮分品》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一名凝神煥照宮,又名神霄玉府。

東極青華大帝,亦名東極青玄上帝尋聲救苦天尊,居東極青華宮,又名東極妙嚴天宮。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居雷霆上宮,又名九天應元府。

九天雷祖大帝,居九天雷霆中宮,又名雷霆洞淵宮。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一大天帝,居紫微碧玉宮。六天洞淵大帝,居洞淵中宮。

六波天主帝君,居六波天宮。可韓司丈人真君,即青城丈人朱陵度命天尊,居青城可韓宮,又名隸元上府。九天採訪使應元保運妙化真君。居九天保運宮,又名紫玄景曜府。總號雷霆九宸高真。居神霄九宸天宮。”

顯然,這九位大神多系神霄派的新造,爲神霄派雷法之本尊,總號“雷霆九宸高真”。

(資料圖)

九宸之中,又以神霄玉清真王爲主尊,名列首位。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記述說:“吾爲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其次則有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可丈人真君,九天採訪真君,是爲神霄九宸。”

(資料圖)

依道經所言,玉清真王爲元始天尊的九弟。

太上老君曾告訴五雷君等曰:“卿等當知,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後,長子爲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爲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爲大帝統領,元象主握陰陽,以故雷霆之政,鹹隸焉。”

玉清真王自述其生平時亦說:“朕爲浮黎元始天尊之子,玉清神母元君之男,玉清元始天尊之弟,太上老君之叔,兒婦日月,眷屬星辰,

奴婢風霆,車馬雲霧,出無入有,隱聖顯凡,策空駕晨,乘空躡梵,三官飆舉,五帝景從,朕胡爲尊,敢不自效,是故效心三界,戮力五行。”

(資料圖)

扶桑大帝本系上清派的重要神靈,他與上清太上大道君、紫清太素三元道君、白玉龜臺九鳳太真西王母、中央黃老君、金闕聖君、東海青童君等並稱上清七聖。

東晉道經《上清七聖玄紀經》曰:“右七聖傳,都有之者爲真人,衆靈詣其房寢,遊行玉清。”

東晉道經《上清大洞真經》稱:“扶桑大帝九老仙皇君”,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第二神階左位“太微東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

五代天台山道士王鬆年《仙苑編珠》捲上:“自元始天王、太元聖母還上宮之後,經一劫,乃生天皇氏,治世三萬六千年,受書爲扶桑大帝,居東極扶桑宮,爲東王公。

(資料圖)

可能由於扶桑大帝住於碧海中,與道教三官之水官相聯繫,又稱“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扶桑大帝”。

寧全真授、王契真纂《上清靈寶大法》卷六三稱“東霞搏桑丹林大帝”,可指揮“下三河四海,九江四瀆,五湖七澤,溪谷川源,橋樑堰閘,龍宮水國,應幹責役,冥獄去處,照應神吏。

備去姓名,根刷亡過某等,其間恐因業報,責役水塗,並該赦恩,拔出羈囚,其地水沉沒罪魂之衆,例與釋放。”

宋白玉蟾《靜餘玄問》雲:“泉曲之府,北都羅酆,如是則地水皆屬下界,明矣。

甚至以酆都大帝爲地界之主,扶桑大帝爲水界之主。若論玉皇大天尊,正爲天界之主。后土皇地祇,正爲地界之主,斯當也。如酆都大帝、扶桑大帝,特一司之主宰耳。”

(資料圖)

這位一身三名的玉清真王,主治神霄玉府,掌運化雷霆生殺之柄。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註》捲上曰:“雷者,陰陽二氣結而成雷。即有雷霆,遂分部隸九天,雷祖因之,以剖析爲五,屬神霄真王用之,以宰御三界。

真王所居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氣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

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有四方四隅,分爲九霄,惟此一霄居於梵氣之中,在心曰神,故曰神霄,乃真王按治之所。

天尊臨蒞之都,卿師使相,列職分司,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檢押啓閉,管鑰生成,上自天皇,下至地帝,非雷霆無以行其令,大而生死,小而枯榮,非雷霆無以主其政,雷霆政令其所隸焉。”

(資料圖)

依道書所言,元始天王的其餘幾位兒子,皆有封號官品職任。

次子封保生大君,任東華帝君職;三子封掌命大君,任蓬萊靈海君;四子封護命大君,任蓬萊公元大帝君;五子封明皇大君,任東井大帝君;

六子封非卿大君,任清都大帝君;七子封南極大君,任清靈大帝君;八子封北臺大君,任中皇大帝君。

所謂“九霄總梵,八帝治天”。他們稟天王、玉皇之旨,分治九霄天境及三十六天獄。

其九霄天境皆爲元始大梵之氣化生,包括神霄玉清虛皇天、丹霄南極玉文天、碧霄太虛真極天、玉霄玉靈素華天、太霄太靈真元天、琅霄素靈皓元天、紫霄九靈上極天、景霄妙靈寶華天、青霄玉華無極天。

“此九霄九天,皆混洞赤文之所開化,明煥妙梵,清英紫丹,上靈之秀而成天篆真文矣。

故赤文化混洞,混洞化彌羅,總天元九氣之道,下復九因,至八梵真王宮,亦此文之化也。”

(資料圖)

九霄天境中的元始八帝變化無窮,尊號亦多。

《高上神霄紫書大法》卷一曰:“大梵混合,元父玄母,雌雄九變,混合九陽一氣,凝霞爲魂,合風爲魄,爲之帝一嬰兒,生成九帝,七九之道,千端萬化,諸天高上之玉帝,皆八王之異號,故明九陽天真者。

(資料圖)

從《混元赤文九光之氣化生九天之圖》中可知,神霄天位置中央,其餘八天分佈八方,爲元始八帝所治領域。

如東華帝君“任青霄好音元真寶耀天帝”,公元大帝君“任景霄至妙變空天王”,東井大帝君“任玉霄天王”。

青華大帝 清代繪畫(資料圖)

元始八王之中,共有二位列職九宸之帝。即除玉清真王居其首位,尚有青華大帝居其次位。

《道法會元》卷三曰:“東華青華大帝,亦名東極青玄上帝尋聲救苦天尊。居東極青華宮,又名東極妙嚴天宮。

(資料圖)

他就是道教神系中出入地獄,解厄賜福的大神太一救苦天尊。

《諸師真誥》載救苦聖號:“志心歸命禮,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上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

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十方化號、普度衆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上帝。”

九宸之中尚有幾位,如雷聲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太一大天帝、六天洞淵大帝、九天採訪使君,他們各有神司,分理所治。

(資料圖)

九天雷祖大帝,居九天雷霆中宮。《太上靈寶朝天謝罪大懺》卷六稱他爲“九天雷祖大帝除災濟物天尊”。《太極都雷隱書》稱他爲“中方中極雷祖大帝”,曰:“九天雷祖大帝,令雷神速行。天圓地方,邪精滅亡。”

《太乙真雷霹靂大法》主法爲太乙雷祖大帝,“諱機,帝冠,九章玄服,執玉圭,面赤棗色,惡相。

諸天帝闕,三界所發之雷,並聽轟天之令,至尊至嚴,不可犯也。宮在九霄丹皓瓊霄之上,自夾門星路徑上赤道。路上歷種民天,若見三天金闕第一重牌,則不必入此門,從左手過。

入良久,見一金牌書:正元轟天金闕之門,則入此門。行至右手,有轟天章奏房通奏。”

《雷霆欻火張使者祕法》述其形象:“法師存身在罡內立,想身變爲雷祖大帝,天冠赤面,如天尊狀,存衆雷神在左右拱立。”

(編輯:見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