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我是艾小羊 (ID:qingchangxiaoyang)

  電視劇《都挺好》播到高潮,蘇明成爆打蘇明玉。

  但這部劇看來看去,最真實“感人”的角色還是倪大紅飾演的蘇大強。蘇大強集現實生活中各種“作精老爸”的精華於一身,讓我們看到了沒有好好活過的人,老了有多可怕。

  妻子去世之前,蘇大強窩囊了一輩子。在單位,他鬱鬱不得志,因爲超生,被一再“發配”到基層不重要的崗位。

  在家裏,他沒有話語權,妻子一打女兒,他趕緊上廁所;想在飯桌上給女兒夾塊肉,躲躲閃閃最後沒敢。窩囊了一輩子的他,妻子一走,就成了“五毒老爸”。

  01

  第一毒:甩鍋

  自己偷喫鴨脖子引起食物中毒,卻跟大兒子蘇明哲告狀,說老二蘇明成虐待自己;在明哲面前說明成的壞話,等明成來問的時候,立刻把鍋甩給明玉。

  這些日常甩鍋見多不怪,最讓人驚訝的一次甩鍋,是勸明玉不要告明成,直接把鍋甩給了受精卵——“爸讓你受委屈了,誰讓你是我的女兒呢。”

  第二毒:人爲的生活無法自理

  妻子沒走之前,買菜做飯一肩挑,妻子一走,蘇大強就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呆在家裏等兒子兒媳下班給他做飯,連下樓去飯館喫個飯都不願意。

  洗澡要人催,催急了就說你們嫌棄我;用兒媳婦的毛巾沒商量,兒媳婦不高興,又是你們嫌棄我。

  第三毒:自私自利

  明成把明玉打住院,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關心明玉的傷勢,而是趕緊給大兒子打電話,催他給自己買房子搬走。

  把所有積蓄投進不靠譜的理財,朋友勸他慎重,投資有風險,他說沒事兒,還有兩個兒子呢。

  都說啃老可惡,蘇大強實力告訴我們啃小更可怕。

  第四毒:貪財

  老來貪財的結果,一般都是血本無歸。你年輕時沒賺到錢,指望老了天上掉餡餅,這種想法本身就不成熟。

  蘇大強也不例外,掉進了買彩票和“理財”的坑,血汗錢一分不剩。在醫院鬧着要跳樓,蘇明玉跟他算賬,告訴他如果再活20年,退休金一共加起來能拿上百萬,要跳樓了,這些錢都沒了。

  蘇大強眼珠子一轉,下來了。

  要說倪大紅真把一個作天作地的巨嬰演得入木三分,估計憑此一役,會像馮遠徵一樣,在年輕人心裏留下長久的陰影。

  第五毒:陰陽怪氣,挑拔離間

  二兒子讓他洗澡,他說,恐怕不是你讓我洗吧,暗示兒媳婦嫌棄自己。

  明知道兒媳婦怕狗,還把流浪狗往家裏帶,等兒子把狗趕出去,他又陰陽怪氣地說人老不中用,被嫌棄,你看主人多厲害。

  在大兒子面前說二兒子壞話;在二兒子面前說女兒壞話;一轉頭,又在兒子面前挑拔兒媳婦,逼得郭京飛演的蘇明成發出天問:“你的動機是什麼?”

  其實觀衆也有同樣的好奇,這老爺子恨不得把子女的婚姻作散、工作作沒,動機到底是什麼?

  02

  我朋友張小姐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她有蘇大強同款爹,有一次她忍不住問她爸,你是不是恨不得我們給你陪葬,她爸說,我死的那天,最好地球爆炸。張小姐說沒想到這老頭兒心這麼狠。

  大多數老年人的狠毒與自私,背後藏着深深的懦弱與不甘,那是沒有充分活過的人,遙望死亡時的惶恐與後悔;是回望一生看不到自我的人,抓住最後時光補課時難看的喫相。

  無論男女,老來“轉性“折騰兒女的,通常是那些在婚姻裏被壓抑,在工作中不得志,要興趣沒興趣,要朋友沒朋友的人。

  做死亡體驗館的丁銳說過,沒有充分活過的人,最怕死;其實沒有好好活過的人,也最怕老。

  因爲沒有好好活過,對子女很容易產生一種討債的心理,覺得是因爲子女,自己纔到了今天。因此,怎麼折騰子女,都不過分,怎麼作,都理直氣壯。

  所以我特別害怕那些爲了子女,這也不做那也不做,這也不買那也不買的人。看着那些被他們捧在手心裏,笑靨如花的孩子,總覺得他們是鋼筋水泥的銀行,父母現在存進去的,到老全都要取出來。

  03

  我的心理老師說,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親情友情愛情,而是自我。一個人只有充分享受了自我,才能學會經營感情。

  沒有自我的親情、友情、愛情,全是壓抑,壓抑到最後,總會爆發。

  蘇大強壓抑了一輩子,妻子死後的花樣放飛自我,是對自己窩囊前半生的反抗。

  有個細節:蘇大強買彩票,蘇明成說:“媽在世的時候就說過,你別老買彩票,你這輩子沒有發偏財的命。”

  蘇大強跳着腳說:“我還非要做發財夢,非要撈個偏財給你看。”

  如果妻子活着的時候,蘇大強反抗會怎樣?不會怎樣,一個大活人還能被喫了!

  蘇大強就是懶,懶得反抗,懶得說理,懶得幫自己的女兒,懶了一輩子,老了才發現,他從沒爲自己好好活過。

  於是乾脆躺倒,翻身農奴把歌唱。一不靠能力,二不靠努力,僅僅因爲他身上“父親”這個標籤。

  04

  我跟一個做教育的朋友探討什麼樣的父母最成功,她說是那些適度自私的父母。

  什麼叫適度自私?就是永遠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去完成。

  如果左邊是你特別想做的事,右邊是你的孩子,首選你特別想做的事,把孩子暫時交給別人;沒人可以交付,就想辦法去兼顧;實在沒辦法兼顧,創造條件在另外一個時間去完成自己想做的。

  圖片來源:《失戀巧克力職人》

  學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是一個人成熟成長的標誌。年輕的時候,你把自己放在第一,不留太多遺憾;子女成年後,你才能安心地目送他們遠去,沒有不甘心與放不下。

  我做情感信箱的時候,很多母親傾訴自己有了孩子,放棄這個放棄那個,甚至連閨蜜都不聯繫了。

  我經常反問,當你說爲孩子付出的時候,真的是爲了孩子,還是因爲懦弱、懶惰與自卑,讓你就勢躺倒,然後拿孩子當擋箭牌?

  人生是一場公平遊戲,如果不想苦,只能累一點。

  好好活過一場、活成自己,通常是很累的。正如日劇《最完美的離婚》裏的那句臺詞,能一番風順的人,一般都是不認真的人。

  圖片來源:《最完美的離婚》

  而生兒育女最大的好處,是讓一個不能好好活成自己、沒有充分活過的人,有了一個絕佳的擋箭牌。

  希望我們這代爲人父母者,不要再說,爲了孩子,我放棄了自己;而要說爲了孩子,我選擇絕不放棄自己。

  不放棄,可能犧牲了一些陪伴的時間、失去了讓孩子成爲學霸的機會;沒有讓他贏在起跑線上。不怕,一生很長,孩子的幸福不是用考試分數衡量的。

  當孩子長大,需要花錢買教育品質的時候,你們能拿出錢來;當孩子需要離開的時候,你們有自己的生活;當死神臨近的時候,好好活過的你們,能淡定地說,你來了——就像往年這個時候,說“春天來了”一樣。

  年輕時不放債,老了纔不會用親情去綁架孩子;年輕時充分活過,才能克服不甘與恐懼,優雅地老去。

  交流育兒經驗,解決育兒難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