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說起法系車大家應該是非常瞭解的,畢竟它很早就進入中國了。想想的話可比大衆早多了,80年代,中國一線城市的出租車和公務用車,就是雪鐵龍。所以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法系車的認知,比大衆、豐田還要早。隨後廣州標緻的合資,生產了第一代標緻505,也讓更多家庭認識了標緻品牌。

  再往後,90年代東風雪鐵龍富康,更是中國的當之無愧的“街車”之一,所以上歲數的人對法系車還是有感情的。

  最耳熟能詳的那就是當年的“老三樣”(捷達、桑塔納、富康)。憑藉其出色的銷量,讓中國消費者對於法系車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而它的繼任者愛麗舍,也有着不錯的銷量和口碑。

  可以說法系車當年不僅在中國銷量不錯,在歐洲同樣也很受待見,尤其在南歐,無論你在法國、意大利還是西班牙,街上的法系車比大衆車多多了。這也是爲啥PSA集團有實力收購歐寶的原因。

  相比於八九十年代的火爆,法系車最近幾年可真是相當的不如意啊,近兩年的銷量可以說是“斷崖式”的,存在感也是也來越弱,4S店也是關了一家又一家。

  人們在選車時似乎越來越少地提及法系車,而法系車近兩年的銷量數據也印證了上述觀點。據統計,作爲法系車代表的標緻雪鐵龍集團(PSA),2018年全年在華銷量還不到26萬輛,而在兩年前,這一數據是61.8萬輛。

  銷量方面的“腰斬”其實並不是突然造成的,也許真的是法系車最近幾年“一貫”的表現不佳,一系列“頑疾”並沒有根本解決。

  頑疾一:“不懂裝懂”

  其實一開始進入中國的時候,法國人做得還是不錯的,無論是產品,還是經營模式對於中國這個改革開放初期的市場還是非常合適的,緊接着廣州標緻還繼續引進國內相對落後的車型和技術那它註定會走向失敗,也是中國至今爲止唯一一家敗走中國市場的國際汽車商。

  主要原因還是法國人傲慢,不願更多的去了解中國市場。如此龐雜的市場豈是你們說能成功就能成功的?口碑的積累是長久性的,大衆的成功就說明了這一點。

  後來法系車捲土重來,又不願意放下臭架子,法系車在國民心中就是不如其他車,更何況現在有國產車步步緊逼了,沒有了任何優勢市場肯定就要跟你說“拜拜”了,想要重新恢復和奪回市場並不是容易的事。現在國內汽車可選擇的車型太豐富了,並不一定要選擇法系車。

  頑疾二:“超前衛”的設計風格

  用“超前衛”就是爲了好好吐槽一下法系車的設計,反正我是有些不理解。沒有實用性,不接地氣,逆天的設計理念,法系車往往給你感覺就是“猛地一看還不錯,越看越奇怪,用起來需要適應,越用越不適應“所以結論就是法系車真的不是很實用。

  這種劍走偏鋒的設計真的是把”雙刃劍“啊,尤其對於過去還不算十分成熟的中國汽車市場,當消費者的購車需求還停留在解決剛需的層面上時,往往是不需要法系車所謂的那種極致美感的。

  頑疾三:保守的技術風格

  在現如今的汽車市場,8AT,9AT甚至是10AT的變速箱比比皆是,法系大部隊還停留在6AT變速箱上,也許你會說這是一種“穩定”,是一種“可靠”,但畢竟沒有進步一定會被淘汰。

  其實再想想以前的標緻雪鐵龍在賽場上叱吒風雲,說明其研發實力和技術儲備都不容小覷。但現在也不知道哪條道兒讓人給堵上了。

  其實現如今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真的很專業,消費者在購車時會更加精明和理性,外觀、配置、動力、實用性、操控性、駕駛品質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說留給法系車的時間不多了,首先產品的更新換代,性價比的提升,技術的更新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後真心希望法系車能不能好好宣傳宣傳,良好的營銷策略也是極其必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