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近期專欄停更了大約2周時間,因這段時間在梳理過去兩年的工作,據此整理電子書,昨晚整理好初稿,篇幅共約3萬字,不到一小時便可讀完。該書與筆者密切跟蹤的主題FoF和因子投資有關。該電子書以gitbook的形式發布,大家可戳我閱讀。由於gitbook伺服器託管在海外,在國內尤其是WiFi環境下不一定能連接,因此,感興趣的朋友,也可聯繫我,索要電子書的pdf版本。當然,pdf版本就不會像gitbook那樣及時更新、修正細節了。也非常歡迎大家跟我溝通、交流(文末有我的聯繫方式),及關注我這個關於因子投資的專欄。

自序

FoF (Fund of Funds, 基金中基金)和MoM (Manager of Managers, 管理人的管理人)是近年日益興盛的兩類投資形式(基金產品形式)。顧名思義,FoF挑選基金,構造基金組合。MoM則挑選基金經理,將資金分配給這些精選的基金經理進行管理。二者有很多共通之處,但在理念和實際操作中,亦有一些區別。考慮到二者的高度相似性,本書在探討FoF投資管理的同時,也會論及MoM。

筆者早年任職於私募時,曾作為MoM產品的受託人之一,管理過其委託的資金。後因為個人對於配置策略的興趣,以及對於未來FoF必將興起的大勢的判斷,在機緣巧合之下,轉向了FoF和MoM系統的研發工作。筆者自己一直對資產配置、因子投資等領域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也一直在探索二者與FoF和MoM的關聯,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資產配置和因子投資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好地進行FoF和MoM管理。

特別地,筆者一直有一個習慣,在完成一個階段性研發工作後,對其做一個較為深入的記錄,並分享給可能感興趣的朋友,既作為對自己工作的階段性總結,也激發可能對此感興趣的朋友的思考,以及,與筆者就相關話題進行探討,進一步豐富對相關工作的理解。因此,撰寫這樣一本小冊子的念頭縈繞在筆者心間已久。在不斷推進項目和投資實踐的同時,終於在2018年7月,下定決心開始寫作這本小冊子。筆者期望通過對FoF和MoM的歷史的回顧,梳理清楚這些產品形式背後的核心投資理念,釐清投資思想演進與產品形態變化之間的互動,對投資理念、產品形式的未來形成更清晰的認識,並將這些認識,應用到未來的產品設計和投資實踐中,為用戶和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如若能藉此為金融市場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則將是令筆者倍感榮幸的事。

由於筆者的關注點在於FoF和MoM背後的投資理念,因此並不打算寫一本大部頭著作,對相關內容,尤其是技術細節,展開全面的論述,因此,筆者會在書中有意識地控制討論主題和篇幅。如前所述,本書的關注點在於探討FoF和MoM及背後的投資理念之間的互動,冀望通過這樣的分析,一方面幫助不熟悉FoF和MoM的投資者更好地認知這些投資和產品形式,更好地參與其中;另一方面,也吸引對此有自己見地的專業人士,一起來分享和探討。而對FoF和MoM管理的技術方法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由我老闆領銜撰寫的FoF管理技術書籍——《FoF管理:策略與技術》(Forthcoming)。

特別地,作為一個較為重度的知乎er,筆者在設計本書的框架時,一定程度上借鑒了知乎一小時電子書的形式,希望將本書的篇幅控制在3萬字左右,方便讀者朋友們利用不超過一小時的空閑時間讀完。而本書的目標讀者,主要包含兩個羣體。首先是對FoF和MoM感興趣的投資者,不管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中的研究員、基金經理,筆者希望通過本書的回顧和分析,能幫大家快速建立基本的認識,走出可能的誤區,更好、更清醒地認識FoF和MoM的作用,並進行相關的投資。另一個重要的目標讀者羣體是對FoF/MoM或因子投資有一定研究和認識的研究者、量化投資者,希望通過本書的介紹,讓大家建立起FoF/MoM與因子投資之間的聯繫,如果有可能的話,也就相關話題與筆者進行溝通、探討,若能指出筆者的問題和錯誤,幫助筆者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不斷地完善本書,以及在實踐中更好地加以應用,則是再好不過的了。

當然,限於筆者的經驗與能力,本書中仍存在諸多不足。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對此多多包涵,也希望大家能就此給予筆者反饋,幫助筆者更新自身認知的不足,不斷完善此書。

基於本書的主旨,本書將在回顧FoF和MoM發展歷史的基礎上,介紹推動其發展的投資理念,在此基礎上,會進一步介紹近年日益興起的因子投資,以及基於因子投資的FoF和MoM管理。具體而言,本書的結構安排如下:

  • Chapter 1為第一部分,對FoF和MoM的發展歷史進行一個簡要的回顧。
  • Chapter 2至3為第二部分,基於第一部分的歷史回顧,集中闡述FoF和MoM背後的投資理念,包括直接的基金或基金管理人篩選,以及以資產配置為基礎的FoF和MoM管理。
  • Chapter 4至5為第三部分,討論了一種更新穎且有紮實理論基礎的投資理念——因子投資,並指出基於因子投資的FoF和MoM管理,很可能是未來的重要演進方向。
  • Chapter 6為結語,也是全書最後一部分。在這部分,對FoF和MoM的前世今生進行了系統性的回顧總結,並指出了筆者理解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筆者個人計劃在未來拓展的研究內容。

特別地,在筆者對FoF、MoM和因子投資的研究之路上,受到了AQR多位大神的研究成果的啟發,尤其是Cliff Asness、Lasse Pedersen和Antti Ilmanen這三位大神關於動量、價值、質量等具體因子,以及預期收益和因子投資的研究成果。當然,還有因子投資大神Andrew Ang,對筆者的影響也非常大。他們的著作和論文,都是非常豐富的寶藏,值得反覆閱讀、學習。

最後,期待對相關主題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們,與我多溝通、交流。可以通過微信與我交流(微信ID:llanglli),也可以通過知乎聯繫我(ID也是llanglli)。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我關於因子投資的專欄因子投資那些事兒,並提出您的寶貴意見。

llanglli

2018/09/10,成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