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齊爾成了政治犧牲品。退出國家隊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理解球迷的心情,但是在這件事上還請跳出足球競技層面,因為論世界盃表現厄齊爾比很多球員好的多。但是這件事是政治問題和價值觀問題。

兩周前我發了個想法時就說,一些球迷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低估了事情的嚴重性,摘抄一段:

厄齊爾事件早就超過了足球本身,事情的嚴重性也遠超部分球迷的認識。

1. 埃爾多安因為對土耳其的獨裁,在歐洲受到嚴厲的批評。再加上之前關押記者,限制言論自由,他在歐洲已經聲名狼藉。

2. 埃爾多安與厄齊爾和京冬安合照,正值土耳其大選前夕。德國居住著100多萬的擁有投票權的土耳其人,他們一直都是埃爾多安極力拉攏的對象。有人認為,厄齊爾這次或許成了埃爾多安用來拉選票的政治工具。

3. 厄齊爾是土耳其後裔,這就繞不開移民在德國的融入和身份認同問題。很多德國人關心的是,在厄齊爾內心到底覺得自己是德國人還是土耳其人,或者說是認同哪種價值觀。身披德國國家隊的戰袍,既是榮譽,又是社會表率,有巨大的影響力,在價值觀的問題上不容有半點差池。4. 現在德國極右勢力崛起,他們反對移民,已經就此事件進行了大量宣傳。去年曾經一位極右政客表示,「不願意與博阿滕這樣的人做鄰居」(博阿滕是非洲後裔),引起軒然大波。對厄齊爾的批評,也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從世界盃前就開始了。在政治環境如此敏感的情況下,厄齊爾的合影以及至今未公開就此事發表聲明,完全是踩了政治的禁區。

厄齊爾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時間下,做了一件特定的敏感的事:

特定背景:德國和土耳其交惡,埃爾多安要搞獨裁;

特定時間:德國在世界盃小組賽出局;

特定敏感的事:跟埃爾多安合影。

這三個條件但凡有一個不滿足,退出國家隊的事可能都不會發生。

厄齊爾發的第一個聲明上說,他有兩個心,一個是德國,一個是土耳其。球迷們可能覺得這沒什麼,「不忘根」是很正常的啊。但是如果你對如今德國政治比較了解,那麼就會知道,這句話是犯了忌諱的。這就是我上面說的融合問題和價值觀問題。這並不是說厄齊爾有錯,但這就是在德國客觀存在的現象。厄齊爾當然不會不知道這些,他既然敢這麼說,很明顯就是因為他已經決心退出國家隊了,政治禁忌已經無所謂了,表露心聲才最重要。

厄齊爾在聲明中還提到了馬特烏斯與普京合影。說實話,其實還真不是一回事,畢竟馬特烏斯是跟國際足聯一起到俄羅斯搞的世界盃宣傳活動,而且——馬特烏斯沒有俄羅斯血統。厄齊爾的移民背景的確在這件事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厄齊爾還寫道,為什麼克洛澤和波多爾斯基不會受到這樣的待遇?難道就是因為自己是土耳其後裔?我相信厄齊爾是知道答案的:很遺憾就是因為他的土耳其背景。原因就是上面說的:土耳其與歐盟交惡、埃爾多安在德國聲名狼藉、極右翼拿移民和難民做文章。

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也是很多答主提到的種族問題。外國後裔想在德國受到同樣的待遇的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表明自己與德國一致的價值觀。一個例子是綠黨領袖Cem ?zdemir,也是土耳其裔。要說政客真的是政客,這政治覺悟絕對是高。他一直以來對埃爾多安的批評都十分激烈,向外界展示的就是自己只有一顆「德國的心」。昨天在Twitter上看到他對厄齊爾事件的評論,既沒有站隊厄齊爾,又批評了德國足協:

粗略翻譯一下:

厄齊爾合照是錯的,他的聲明也沒有說服力。不過德國足協領導對此的應對也很糟糕。Grindel(足協主席)完全是毀了德國的社會融合。他們是想讓那些年輕的土裔德國球員為埃爾多安踢球嗎?德國足協需要重新開始了(反省)。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來說說德國自身的問題。許多人對於厄齊爾的遭遇感到震驚,一部分原因是對德國的想像太過美好了。德國是一個很好的國家,但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地方,其中有很多的問題是親身經歷才會知道的。

官僚主義和政治挂帥:德國足協的應急處理真是一個負面典型,爛到了極點,Grindel甩鍋的心思如果能放到國家隊的建設上,世界盃也不會這麼慘。他把球員推到風口上的做法,估計政治生命也差不多到頭了。

部分媒體:所謂言論自由,不應該是隨便黑人,也不應該是找個靶子大家一起上。德國媒體具有批判精神雖然是好的,但凡事得有個度。我就看不慣德國一些媒體整天批評這個批評那個,就顯得自己作為記者是最牛的,只知道打嘴炮,一點兒建設性意見都沒有。

種族問題:今天德國一些政客已經發表聲明,要警惕種族歧視死灰復燃。種族問題在德國很敏感,如今也是依舊存在,加上極右翼崛起,這個問題近年來並沒有好轉。如果連國家隊球星都感覺自己因為種族而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那這就需要引起社會的注意了。


德國一直以來都是歐洲種族主義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是整個中東歐國家的歷史因素導致的,君不見馬特烏斯公然和「獨裁者「普京合影,卻沒有人大肆渲染。理清楚前因後果很重要,我有5條論點可批判德國種族主義情懷。隨後你就會發現德國只不過是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極度震驚,竟然遭受了80年未遇的慘敗,情急之下臉不顧臉面。

現在任何談厄齊爾有錯的人,都根本不了解前因後果。厄齊爾退出德國國家隊的真相就是,他不知道真正的德國人是永不可能看上他的:做了21年德國夢,花了9年時間醒過來。

巴斯圖爾克因放棄德國國籍,2002年世界盃,為土耳其創造歷史;厄齊爾,9年,92次出場,87次首發,23次進球,28次助攻,4次大賽關鍵球,不是當艹羊人(goat fucker)就是替罪羊。

阿森納VS拜仁,極端德國球迷辱罵厄齊爾為同性戀

1 首先京多安本身持有雙重國籍,京多安上傳照片並且說to my president(埃爾多安), with my respect。本來還真是理所當然。注意厄齊爾沒說這句話,也沒主動上傳照片,只是當做普通的見面。

2 2000年以前德國國籍法還是按照「血緣」定義國籍的,為人所不知的是三代土耳其裔的厄齊爾在青年隊踢球,竟然依舊用的是土耳其的國籍和護照,這實際上才是導致即使是三代土耳其裔也有祖先情節的根本原因,實際上厄齊爾看似是三代移民,實際上僅和1.5代移民向心力相似。一個青少年在異國持有祖先國家的國籍和護照,沒有祖先情懷,才是真的無情無義。德國人和一堆精神德國人不反思自己種族主義法律歷史,竟然指責移民融入差,真是無言以對。

3 2000年後改革之後,10歲以內的兒童得以豁免,例如京多安,但是當時已經12歲的厄齊爾並非其中之一。厄齊爾本身持有土耳其國籍,而且當時土耳其足協三顧茅廬,請厄齊爾為土耳其踢球,但是18歲的時候他寫下投名狀:表示不希望土耳其足協再三邀請他、其不願意為土耳其踢球;21歲的時候厄齊爾進入國家隊,為了表達衷心放棄了土耳其國籍。竟然有人指責厄齊爾沒有愛國之心?

4 厄齊爾本身根本沒有上傳過這個照片,是京多安和土方上傳的。身為英超球員的他得到了訪英的土耳其總統的邀請,並獲贈總統球衣,事後厄齊爾也未宣傳,何錯之有?德國人不敢明目張胆指責英國首相梅邀請「大獨裁者」埃爾多安,竟然朝一個球員甩鍋,荒唐之極!

5 德國世界盃慘敗之後,全國上下少反思之聲,反倒是足協、名宿紛紛甩鍋厄齊爾,指責一個表現優異的世界級中場大師、德國國家隊絕對主力不應該參加世界盃。甚至某些人大力揮種族主義旗幟,稱厄齊爾踢球體態像死青蛙,活了這麼久,如此無恥,聞所未聞!卸磨殺驢之意,路人皆知!

正如厄齊爾他爸所說,他就應該立刻退出國家隊。厄齊爾三封割袍斷義書鏈接:(1)厄齊爾第一份聲明:和土耳其總統合照是出於我對自己根的尊重

(2)厄齊爾第二份聲明:對德國媒體雙標失望透頂,讓整個德國和我對立

(3)[流言板]厄齊爾發布第三份聲明:將退出德國國家隊


謝邀。

隊史最差戰績,需要個替罪羊。

高漲的極端情緒,撒潑打滾。

這是大背景。

總要有個人倒霉。

厄齊爾特殊的背景和經歷。

史上最弱的足協。

以及德國的門戶之見。

所以組織決定了:就厄齊爾倒霉。

厄齊爾瞪起大眼睛,決定反抗。

於是就這樣了。

德國的世界盃戰績,不提了。

德國極端分子的情緒,也不是一兩天,但值得多說一句。

本來德國這片地方,統一也就一個半世紀,五方雜處,談不上什麼血統純粹——鼓吹拿德意志日耳曼血統純粹說事的那幾位想造什麼孽,眾所周知。

反正法國和英國開始爭奪殖民地時,德國還在三十年戰爭呢,到18世紀腓特烈還滿世界搜羅大個子搞混血兒補充自己的擲彈兵軍團呢,也不知道哪兒純粹了。

但經過俾斯麥和20世紀上半葉兩次大戰,外加柏林牆後,德國人對血統純粹度和東面,警惕性就高了。

實際上柏林牆倒掉後,東德和西德一直沒完全融合。延伸到球員,薩默爾和巴拉克這類東德球員,都有過一段辛苦時光。功勛如克洛澤,也被極端分子念叨波蘭血統。

民族極端分子蠢起來,各國都一個嘴臉。

厄齊爾是土耳其裔,又被土耳其那位蹭過合照,他自己不張揚,架不住有人拿這個說事。

微妙的是足協和德國足球自己。

平時遇到這類事,足協或德國足球的老幾位,應該出來護犢子才對。但是吧:

——了解德國足球的自然知道,拜仁的那些大神位高權重,說話有分量;歷來是拜仁圈子裡的,哪怕你亂搞男女關係(貝肯鮑爾、馬特烏斯、埃芬博格、斯特倫茨們),大家胳膊折了藏袖子里,怎麼都過得去。

但若你是海外的,比如舒斯特爾這類,就容易吃癟。

厄齊爾,很遺憾:他的德國背景是沙爾克,是不萊梅,然後就出國踢球了。他不是拜仁幫的,所以關鍵時刻,就容易挨悶棍。

像巴拉克和薩默爾這類常年拜仁和多特蒙德的,就很少人提他們的東德背景吧?

然後趕上格林德爾這個足協主席。前幾天魯梅尼格剛說話:足協主席很業餘。

格林德爾爛不爛是一回事,拜仁這口風是另一回事,意思很明白:足協撐不了事,拜仁不賣他們的面子。

格林德爾太弱,所以拿厄齊爾背鍋;厄齊爾當然不肯吃悶虧,於是就這樣了。

如果足協強勢一點,不需要找人背鍋。

或者厄齊爾是拜仁幫的,諸位大佬出來護犢子。

或者德國戰績好一點,別那麼狼狽。

那麼:極端分子剛起來一點星星之火,就被媒體拍熄了。

可惜都不是。

所以厄齊爾就惱了唄。

最後還是那句:

民族極端分子蠢起來,各國都一個嘴臉。


種族之間的防範與偏見,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際層面,都是無法避免的。注意,我說的是防範與偏見,不是歧視

很多人覺得德國之前一直是和諧無比,兼容並包,只是在難民政策導致了一系列犯罪事件之後才變得有些排外,大大增加了防範心,其實並不是。2013 年的時候我在德國讀書,住的地方叫做 Tannenbusch Mittel。當時和很多德國同學提起這個地方,他們普遍都是皺眉頭,搖頭,然後讓我自己多當心。言語之間對那邊的留學生很是不放心。後來我住久了才知道,那裡大部分留學生都是中東,土耳其,甚至是非洲這些地方來的。

別說德國人,我自己住在那兒,防範心也是很重的。你要我真的敞開懷抱和他們各種聊一起玩,說實話真的做不到。偏見和防範?我都有。歧視?我可以憑良心說一句沒有。

所以,德國(或者其他任何國家)對於其他種族(或者民族),始終是有隔閡的。而默克爾治下的移民政策,更是加劇了這樣的隔閡。於是這個話題成為了很多人手裡好用的「槍」或者「盾」。厄齊爾這次,就是被人當做「盾」來用了。

就現在掌握的信息來看,他退出德國國家隊一點問題沒有。被人當盾使,搞不好之後還要被當槍使,這誰能受得了,尤其是自己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為這個國家的足球貢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從2008年的歐洲杯亞軍開始,德國國家隊這還算比較輝煌的十年里,厄齊爾哪次偷過懶放過水了?德國足協主席那一番表態,我是厄齊爾我也撂挑子不幹了,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挑釁。吃相實在太差。

為什麼說吃相差?因為這事情發生在世界盃大名單公布之前。你要是真的覺得厄齊爾做的事情是如此不可原諒,那就別召他和京多安入隊,直接清晰地表明德國國家隊的官方態度。現在召了,用了, 輸了開始翻舊賬了,簡直噁心。

順便提一句,厄齊爾的合影事件是發生在埃爾多安訪問英國期間,後者約見了三位在英超效力的土耳其裔球員包括托松和京多安。並不是厄齊爾特地跑去土耳其找到總統然後和他合個影送個球衣。


德國球迷表示,當然是支持厄齊爾了。

這件事讓我看開了許多。

通過合影門事件,我知道了,不僅中國有鍵盤俠,德國也有。

通過厄齊爾退出國家隊這件事,我明白了,不僅中國足協傻X,德國足協也傻X。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