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阿布去了一趟潮汕吃吃吃,幾天時間跑了汕頭和潮汕兩座城,吃成一個球就回來了,

回來後行程一發,後臺大家紛紛留言問:揭陽呢??

說實話,阿布之前做功課的時候,確實沒有好好計劃揭陽,後來聽大家說起來才知道,自己彷彿錯過一個億……

這陣子編輯部的大家又在計劃潮汕之旅了,阿布特意找揭陽的朋友要來了本地人的私藏清單,好多好吃的叫不上名的小攤,他也都列給我了!

「 潮汕三城,少了揭陽可不行

平時我們說起潮汕地區,提到潮州和汕頭的總是比較多。尤其是去年年底潮州意外在抖音上走紅之後,小小的古城更是變得分外熱鬧。

那麼總被大家一筆帶過的揭陽呢?

要論起好逛來,揭陽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確實寥寥無幾。市區裏左不過是一個西湖(對,揭陽也有個西湖),一座學宮,一幢揭陽樓……

說起來,都更像是給揭陽人自己休閒的去處。

不過作爲潮汕三城之一,揭陽的好吃可就完全沒有輸噢!每個景點的周圍,都環繞着無數美味食店。

清晨早餐店,你吃你的豆漿油條,我品我的牛奶蛋;不趕着上班打卡的人,去西湖邊上散了一圈步回來,剛好點上一碗添滿滷料的粿汁。

老闆切滷肉時刀在砧板上發出噠噠噠的聲響,是美好一天開始的序曲~

圖片來源:@傷感的回憶

比起另外兩個城市,揭陽好吃得實在太太太太低調了。潮汕腸粉聲名遠揚,而喜歡那張米皮的朋友,到了揭陽可一定不能錯過捆粿

老闆娘親自磨的米漿,蒸出來的皮薄且剔透,裹上餡,淋上蒜頭醬油,你可以說它是迷你版腸粉,卻又別有風味。這麼一盤,竟只要三塊錢。

圖片來源:@Hello揭陽

藏在西湖旁的老字號餅店開了四十餘年,腐乳餅做得一絕,看過《風味原產地》的朋友一定都對這塊經典的潮汕功夫茶配心有嚮往……

韓祠路上有個阿伯,下午三點左右會出來浮(潮汕話,油炸的意思)鹹仙餅,一塊撒了五香粉的麪餅撩了大家幾十年,麪糰用完他就收攤,買不買得到,你要憑運氣;

當地人總是在阿伯那裏買兩個餅,又走幾步路到附近的甜湯店點一碗綠豆爽,坐下來慢慢吃……

圖片來源:@食在揭陽

可是上面阿布說的這些店,你都別指望在點評軟件上找到(想知道是哪裏可以留言問我喲)。揭陽的美食就好像揭陽人的祕密一樣,需要偷偷傳閱,不宜聲張

今天,阿布就把祕密悄悄說給你們聽:

1.正宗老林桐坑粿條

推薦菜:粿條、白斬鴨

圖片來源:@悲涼阿布里奧

都知道潮汕牛肉粿條是出了名的好吃,大家一般只關注牛肉,卻少有人把注意力分給粿條本身。用揭陽人的話來說:揭陽桐坑的粿條,只要清湯鹽水涮着都能叫人讚不絕口,

而且揭陽人吃粿條,配得最多的不是牛,是鴨。

圖片來源:@wwll琳-

最好的桐坑粿條,當然是驅車去桐坑吃,如果時間來不及,那就找一間桐坑人開的店,比如開了也有二十年之久的老林家。

桐坑的粿條出了名的細與韌,抓一把進湯鍋,大米的香味便隨着熱氣騰上來。最好是來一份鴨雜,鴨肉鴨腸鴨血,不止新鮮而且處理得乾淨,湯頭便有自然的清甜。

別忘了叫一份白斬鴨,潮汕人不盡是隻吃滷水,揭陽的白斬鴨也是百吃不膩的。老林的鴨肉切得薄,連皮帶肉蘸着略帶甜味的醬油,又是別有一番風味了。

圖片來源:@wwll琳-

營業時間:10:00-23:00

地址:榕城區東興仁義路(八號街)113號

2.華興埔田筍粿

推薦菜:筍粿、老火湯

圖片來源:@kiss拉拉_84

粿條在揭陽另一種經典吃法,是炒筍。當地人簡稱“筍粿”,卻不是大家傳統認知上潮汕的粿,而是粿條。

埔田的筍,在粵東地區無人能出其右,他們會把筍絲切得如同粿條一般粗細,讓人甚至分不清誰是誰。

圖片來源:@kiss拉拉_84

筍粿在大鍋裏炒出來略帶焦脆,一大盤看上去像個餅一樣。夾起一筷放到嘴裏,筍的甘甜,粿條的柔韌,搭配得恰到好處,即使有些油也不妨礙大家一口接一口。

再到冰櫃前看看,拿當日新鮮肉蔬燙個清湯,點一盤韭菜粿,又是飽足的一餐啦~

圖片來源:@kiss拉拉_84

營業時間:10:00-14:00 16:00-20:30

地址:二號路與曉翠路交界紅綠燈路口

3.阿青鹹菜飯

推薦菜:鹹菜飯、益母草湯

圖片來源:@Hello揭陽

阿布之前曾經跟大家說過潮汕人對於粥的依賴,而對於最經典的送粥小菜——鹹菜,揭陽人還有另外一種用法,炒飯。

阿青原來在實中附近,去年搬到三號路尾店面擴大了不少,吃了十幾年的老食客跟過來了,新的粉絲也來了。

圖片來源:@Hello揭陽

米飯先蒸熟,冷卻後再進炒鍋,阿青家的炒飯可以炒到米粒粒粒分明,泛着油光和鑊氣,還未入口,色與香已足夠誘人;

泡過洗過的鹹菜味道比我們平時用來送粥的要淡一些,切成丁翻炒過後是爽脆的口感,均勻分佈在米飯之中,加上一點臘腸,不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層次十足。

圖片來源:@Hello揭陽

當然,廣東人吃飯一定少不了湯,現燙的益母草豬雜湯必須來一份。瞧這湯碗也是大得驚人了,裏頭加的料竟然滿出來。

豬心、豬肝、瘦肉、還有生蠔……與益母草都是天作之合,成就一碗湯的清甜,讓人忍不住一飲而盡。

圖片來源:@Hello揭陽

營業時間:11:00-21:00

地址:三號路(美陽路)路尾,美宜佳斜對面

4.新河老傳統小食坊

推薦菜:薯粉豆乾、豆花草粿、糕粿

圖片來源:@夢舞清愁_436

揭陽那些開了幾十年的小吃攤大都無名的,一般都是老闆推個車在學校門口、大榕樹底下,巷子深處做做買賣。時間不固定,位置偶爾也會換來換去的小攤實在難尋,

如果想一次嚐到多種地道小吃,不如去新河老傳統。阿布聽揭陽的朋友說,有時候三四點下班(什麼神仙下班時間?),他們同事幾個也會開車到這裏吃點小吃再回家。

圖片來源:@HELLO揭陽

拿着小卡片自助下單,對語言不通的朋友來說也是很方便了。

薯粉豆乾蘸五香鹽水、酵粿桃(本地人又叫碗仔桃)淋上黑糖醬油,膠羅錢撒花生芝麻白糖碎,這三樣普通話念起來都拗口的小吃最有本地特色,一定別錯過。

圖片來源:@斯

去的人多的話,可以把糕粿和無米粿(菜單上寫的是薯粉菜粿)也叫上,一個蒸熟了淋着菜脯蒜油,一個油炸後配甜辣醬,連着上面三樣都是薯粉澱粉類,光是蘸醬就能花樣百出,潮汕人民對於吃的講究真是讓人難望其項背。

對了,別忘了叫上草粿和豆腐花,是潮汕獨有的甜點~

圖片來源:@fairydoublelin

營業時間:14:30-24:00

地址:榕城區東山曉翠路

5.後坡巷口反沙鹹蛋黃

推薦菜:反沙鹹蛋黃

圖片來源:@綠豆湯店老闆

反沙芋頭作爲一道潮汕名小吃大家平時一定見得很多了,不過反沙鹹蛋黃可就不是輕易能吃到咯。連測評團的潮汕妹子都告訴阿布,在去揭陽之前她也是木有聽說過的。

而在後坡巷這條小路上,卻一連有好幾家都在做,大家認準門口放着好幾桶生鴨蛋的這家就是了。

圖片來源:@CHENXIAON1

經營小店的兩位大姐在這裏做反沙鹹蛋黃已經二十年了,剝蛋黃,裹上粉,熱鍋炒糖再把蛋黃倒入反沙,

要用力攪拌這一大鍋使其上糖均勻,還要時刻注意不把蛋黃搗碎,力道和細膩手法可以說是缺一不可了。

圖片來源:@綠豆湯店老闆

剛出鍋的反沙鹹蛋黃,外頭裹着的白糖是沙的,蛋黃本身也是沙的,鹹甜碰撞的滋味實在奇妙。

吃慣了的本地人常常一整盤一整盤地買,不過阿布建議大家先買一兩個試試,也許會覺得甜膩了一些,就看你們自己的喜好啦~

圖片來源:@CHENXIAON1

營業時間:08:00-21:00

地址:榕城進賢門後坡巷口

6.上義麥粿

推薦菜:芋泥麥粿、竹筍麥粿

麥粿雖說是潮汕小吃,出了揭陽也是吃不到的,把麥粉糊在油鍋裏煎成餅,裹進或鹹或甜的兩類餡料,熱乎乎的,口口酥香。

與無數揭陽老字號小吃一樣,上義麥粿本也是一個無名小攤,因爲開在上義小學附近的路口,當地人在口口相傳時自然給他加上了上義兩個字。

圖片來源:@二兩95

夫妻檔開了十幾年,兩個人一直堅持上午自己碾麥磨粉,自己調餡,忙活大半天到下午三點纔開門迎客;

一天只能賣三個小時,卻一點兒也不能改變他們道道工序都親力親爲的用心。大哥烙出來的餅個個都皮脆餡香,不焦不糊,沒有十幾年的功夫沉澱必然是做不到的。

圖片來源:@二兩95

麥粿甜鹹各有風情,綿密的芋泥不可錯過,一些年紀稍長的客人還喜歡啥都不加的版本,一張餅皮撒上白糖,纔是兒時最熟悉的味道。

麥粿跟煎餅果子不一樣,餅皮的麥香更像是主角,如果小店開門的時間你剛好在附近,不妨也去嚐嚐?

圖片來源:@食在揭陽

營業時間:15:00-18:00

地址:榕城同德路中段

那天阿布問揭陽的朋友,爲什麼你給我的清單上這些名字都講不清楚的食店,動不動就是幾十年的老字號,揭陽人都這麼長情嗎?

朋友跟我說,也許是因爲這座城市太悠閒,所以大家有足夠多的耐心,用幾十年時間來守護一門手藝,陪伴一樣美味的成長與流傳……

圖片來源:@Hello揭陽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具體出處均已在圖片下方標明

特別感謝

——————— end ———————

從過年看過了風味原產地

阿布便對念念不忘了許久

聽說這陣子正下着雨

這場雨過後,廣東可能就要入夏了吧

潮汕打卡之旅可以約起來咯

“你還知道揭陽哪些好吃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