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客家人:唐朝賢相張九齡、宋朝的理學家朱熹、抗元英雄文天祥、明末將領袁崇煥、革命家孫中山、朱德總司令、葉劍英元帥、葉挺將軍、肖華將軍、史學大家陳寅恪、文化棋手郭沫若、新加坡之父李光耀,香港領帶大王曾憲梓,數學家丘成桐、太平天國洪秀全、外交家黃遵憲、揚州八怪的黃慎、愛國將領劉永福等等,這些都是比較著名的客家人。日本學者山口造縣在《客家與中國革命》中說:「沒有客家,便沒有中國革命,換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國的革命精神」,可見客家人在近代影響之大。

那「客家人」從何而來?

首先我們得認識下什麼叫「客家人」。客家人是指歷史上從山西和河南等中原地區為躲避動亂等原因而向南遷移並且在南遷的過程中與南方少數民族互相碰撞、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支獨特的漢族民系。客家人有自己的客家方言,也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是漢民族的八大民系之一,主要生活在江西、廣東、福建以及廣西、湖南、四川、貴州、海南和台灣等地方,其中以江西南部、廣東東北部和福建西部為主,在國外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很多國家也有分布,目前,國內外客家人約有1億人。

「客家」這一稱呼是怎麼來的 ?「客家」這一名詞最早見諸書籍記載是在十七世紀,有一種觀點認為「客家」這一稱呼一開始是他稱,不是自稱,是操土音的土著民族對外來族群的稱呼,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在《漢語音韻學》第四十七節「客家話」引文中說:「『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來的人。他們的語言、風俗、譜系,都足以證明」,只是後來這些外來族群反客為主,引以為傲,自稱「客家人」了。目前也有觀點認為,用「客家」這一名詞稱呼那些來自中原的漢人是一場誤會,因為「客家」起初是南方粵人對居住在贛閩粵山區的畲族的歧視性稱呼,並不是針對來自中原的漢民,但後來這些來自中原的漢人移民到了贛閩粵山區,和畲族比鄰而居,兩者互相影響通婚融合,吸收對方的文化,具有相似的山區農耕文化和生活方式,使得粵人誤以為這些漢人也是畲族,於是稱之為「客家人」,久而久之,經過複雜的發展演變,成為了今天以這群漢人為主體的民系的稱呼。也有另外觀點認為「客家」這一稱呼是由於客家人對自己祖先「夏家人」的崇拜而產生的。總之現在尚無定論。

歷史上往南遷徙的漢人不計其數,遠遠大於客家人的人數,換句話說並不是所有從中原往南方遷徙的漢人都演化成為客家人,道理和原因何在?客家人是如何成其為「客家人」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以下三個最關鍵:

首先,客家人的祖先是以成批家族的形式南遷的,並非原子化的個人遷徙,這導致他們非常注重繼承家族傳統,維護家族文化和榮光,不容易被其他族群同化。客家人無論去到哪裡,無論在哪裡的客家人,都非常重視立祠、祭祖和修家譜等,這個特點非常鮮明和突出,客家有諺:「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崇祖重家的傳統一方面保全了自己的文化記憶,另一方面也加強了族人的凝聚力,讓客家人變得團結和具有群體意識。

其次,得益於地理環境。客家先民南遷的過程中,一般選擇山區作為落腳點,正所謂「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山區雖然環境惡劣,條件落後,但人少競爭小,而且環境封閉,受外力干擾較小,使得客家先民的語言、風俗等得以傳承下來。以客家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地點、客家人的大本營——贛閩粵交界處為例, 「贛之為郡,處江右上游,地大山深,疆隅綉錯」, 「閩中壤狹田小、山麓皆治為隴畝……汀踞閩上游,復嶺崇岡,山多於地」, 粵東則「無平原廣阡,其田多在山谷間」,總之贛閩粵交界處山嶺環繞,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而且山間有河谷盆地,客家先民遷徙到這裡後,就以家族為單位在河谷盆地耕作。客家人在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系特徵,然後擴散至國內和世界其他地方。正是這一地方地理相對封閉,客家人得以較大程度地延續和獨立發展自己的文化和風俗,免招世局動蕩和外部政治勢力的干擾和杯葛。

最後,客家人非常重視教育。客家人極其重視對後代的培養和教育,具有濃厚的尊師重教的氛圍,去到客家聚集的地方,你常聽到很多類似的諺語:「唔讀詩書,有目無珠」,「生子不讀書,不如養大豬」等等。重視教育不僅使得客家人在科舉中常常出類拔萃,而且對於傳承中原文化,保持自己的中原身份認同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尤以世家大族、貴胄之家為甚,這就與周圍那些「蠻夷」形成了文化上的區別。

正是這三個原因讓那一部分人脫穎而出,成其為今天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他們是如何由中原漢人演化為漢族客家民系的呢?

可以肯定,客家民系是在客家先民的遷徙運動中形成的,其年代當在宋代。客家人在歷史上曾經歷五次遷徙運動,其中第一期是孕育期,第二、三期是形成期,第四、五期是向海內外播散期。客家人遷徙運動的背景,是中國歷史上因王權變更、農民起義或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引發的北方漢民南移運動。

第一次大遷徙

西晉永康元年,發生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大大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爭戰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蕩局面。西晉王朝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他們由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樊,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一帶;朝東則由九江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其前鋒已抵達今之梅州大埔,並於東晉義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置了義招縣。這時,東晉王朝為安置中原移民,專門設立了僑州、郡、縣,予以各種優待。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

第二次大遷徙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先後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輾轉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遷漢民分布的地域。戰亂所及,惟有贛南、閩西南和廣東東北「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廣東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根據客家族譜記載,這時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者也不少。這就是中原漢人歷史上第二次大舉遷徙。這次南遷,延續到唐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

第三次大遷徙(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遷徙)

北宋都城開封,於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佔後,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稱帝,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元人入侵中原後,強佔民田,推行奴隸制。處於黃河流域的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隨後由於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僅鬆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執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一帶。因為這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稱為「客家人」。

第四次大遷徙

客家第四次遷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清兵進至福建和廣東時,客家節義之士,出面號召群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有隨鄭成功到台灣的;有向粵北、粵中、粵西搬遷的;有的到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殖所獲,不足供應,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和移民運動。於是,由中原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大遷徙

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輾轉征戰十餘年。天京陷落後,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鬥。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去謀生。

客家人向海外遷徙 自南宋末年以來,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遷的同時,又陸續通過海路和陸路向海外遷徙。海路由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沖等港口出發,乘船冒險到達南洋各地。陸路通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緬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復明」、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早期領導的各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自駕帆船,或被擄掠、誘騙、招雇為「契約華工」到南洋等地從事苦役。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國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現.在客家後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所謂「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