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蘋果手機,也許它在我們的心中就是智能手機行業的領頭羊。

  曾經的iPhone無論是其設計、性能、流暢度也都足已代表行業的最高水準。但是,這一代的最新產品iPhone XS系列卻有些讓庫克頭疼。

  根據數據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給出的報告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的iPhone在國內的出貨量爲1090萬臺,低於上一年同期1400萬臺的出貨量,而蘋果國內的市場份額在第四季度也縮減至10.1%,低於上年同期的11.5%。

  而出貨量大幅下降的原因,相比大家都知道。就是一個字:貴。面臨價格越來越高的蘋果手機和日新月異的中國品牌手機,顯然有更多消費者都理性的放棄了蘋果。

  如今,蘋果的處境其實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款車——廣汽豐田C-HR。提起豐田,這家體量巨大無比的車企,憑藉着精準的定位和均衡的產品讓旗下產生了無數個爆款車型,尤其是廣汽豐田。旗下月銷過萬的凱美瑞、7座SUV霸主漢蘭達都無不顯示着它的地位。不過,C-HR這款小型SUV,似乎有些讓廣汽豐田着急。

  自去年6月份上市以來,C-HR截至目前已經登陸國內市場半年多之久了。但是銷量卻始終沒有起色,去年7月份,C-HR爆了個大冷,單月銷量只有151輛。而即使到了數月後,今年2月份的C-HR銷量依然只有1539臺。爲什麼師出名門的C-HR,還是成爲了廣汽豐田的阿喀琉斯之踵?

  定價自信,讓人高攀不起

  因爲C-HR是在去年上市的,所以又不得不提慘淡的2018年車市。簡單來說,SUV這一細分市場在2018年下滑很明顯,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小型SUV。但是,生於如此大環境下的C-HR卻並對這一現象熟視無睹,依然拿出了14.48萬-17.98萬的售價。價格一出,網友們直呼:高攀不起!

  在競爭慘烈的小型SUV市場,豐田雖然佔據了品牌、口碑優勢。但是,這一價格卻直接讓豐田轉優勢爲劣勢。看看同級別的產品,主流的逍客、X-RV 不僅指導價就要比C-HR低,而且目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優惠幅度。

  既然如此,那就更不用說類似於福特翼博、雪佛蘭創酷、Jeep自由俠這種相對冷門一些的小型SUV了,更是便宜一大截。同時,再加上中國品牌SUV的異軍突起,就是這樣,C-HR的客戶被人一撥又一撥的分食。

  堅守自吸,性能表現一般

  如果說C-HR在定價上就註定了這款車不會太火爆,那麼在產品力上,可以說是加速了它的衰敗。先從發動機開始說起,誠然,出自TNGA架構的C-HR搭載的這臺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熱效率的確是業內領先水平。包括搭配的這臺模擬10速CVT變速箱,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但是請廣汽豐田注意,你賣的是一臺針對90、95後的SUV,而不是一臺面向中年人的縮小版RAV4。雖然從數據來看,171馬力、203牛·米的賬面數據上還算過得去,但實際的性能測試方面,C-HR僅是百公里加速都要9.2秒。這個成績放在同級別來看,雖不是墊底,但也絕對是下游水平。相比動感的造型,這個動力表現實在是有點不太匹配。

  除此之外,選擇比較單一也是不少網友吐槽的地方。看看新凱美瑞,不僅推出了兩種外觀。還給提供了2.5L燃油版和混動版兩個版本。再看看C-HR,就一款2.0L發動機,既沒有動力更強的渦輪增壓,也沒有經濟省油的混動系統。就這一種,愛買不買。

  造型個性,空間嚴重不足

  雖然審美這件事是因人而異的,但客觀來說,在我看來,C-HR的造型是漂亮的。尤其是這個溜背式的轎跑設計,在茫茫車海中,它絕對是特立獨行的。但是,正所謂“顧此失彼”,正是這個漂亮的溜背造型,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筆者有幸體驗過於一次朋友C-HR的後排空間,短短的幾分鐘,就讓我感到十分的不適。而壓抑的原因,就是來自狹小的後排空間。雖然C-HR的車長達到了4405mm,比同級的逍客、XR-V都要長。但是,實際的軸距卻只有2640mm,對於我而言並不寬敞。但這點其實還算能忍,畢竟同級別都差不多。

  最大的噩夢,來自C-HR的頭部空間。受限於溜背造型的設計,讓C-HR不得不放棄後排的頭部空間,這也是爲什麼C-HR的高度只有1565mm的原因。 坐在後排那種腦袋直接接觸頂棚的感覺,簡直酸爽。再搭配上那個面積只夠把腦袋伸出來的後窗設計,只能說誰坐誰知道了。也正因如此,C-HR再次無形中直接把那些已經成家的年輕消費者拒之門外。

  結語:無可否認,C-HR在我看來足夠漂亮、TNGA的全新平臺也足夠出色、2.0L+CVT的組合同樣足夠可靠。但是,這些優勢組合起來後卻成爲了C-HR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尤其是高昂的售價和狹小的空間,都成爲了C-HR致命的缺點。不過,如果你家裏人不多、對動力沒要求、對價格不敏感的話。這臺C-HR依然可以推薦。只不過,恐怕在這個級別的SUV,大多數人關心的正是這幾點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