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前后两代的直升机护卫舰---日向级(DDH-182)与白根级(DDH-143)

直升机护卫舰.jpg  

 

白根号(DDH-143)服役于1980年,伊势号(DDH-182)服役于2011年(其姊妹舰日向号于2009年服役),两种军舰在海上自卫队的功能角色是负责反潜与舰队指挥。在海自所有主战舰艇中直升机护卫舰可同时运作与容纳最多反潜直升机SH-60,也装设更完备的声纳系统,是反潜战的主力平台。另一方面日本海自在1980年代冷战高峰时为了防止苏联海空攻击所规划的八八舰队也以直升机护卫舰来指挥其他7艘通用与防空护卫舰,因此其在四支护卫群中的份量极大与金刚/爱宕级神盾舰相当。白根级在1980年服役时是海自最大最重的主战护卫舰,一直到1993年金刚级神盾舰服役后才被超越;为了对应其独一无二地位也配备了日本独自研发生产的3D防空雷达--OPS-12。反潜方面除了舰艏主动声纳与拖曳被动声纳外也多了一具球型声纳(重视反潜的海自军舰顶多装设舰艏主动声纳与拖曳被动声纳)。一般日本通用护卫舰机库可容纳与操作一架反潜直升机,白根级则可以容纳与操作3架反潜直升机,若在不发生战术失误下一艘白根级可以压制住一艘高性能核子动力潜舰。

1993年的金刚级开始,日本海自主战军舰除了采用降低雷达侦测的匿踪外型、垂直发射器与相位阵列雷达,排水量也日益高涨,除了近万吨的神盾舰,新服役的通用驱逐舰排水量也跟白根级相近。就此趋势来看新世代的直升机护卫舰也会进一步大型化,从21世纪初以来公布的16DDH想像图可知,海自打算一开始就打造排水量约1万多吨的航母型护卫舰以达到同时操作更多架直升机的要求,而大型化舰体也可在发生大型复合式灾难时用于救护与物资的运送。

日向级长宽分别为197公尺与33公尺满载排水量约1.9万吨,就大小与外型而言相当于英国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209公尺与36公尺满载排水量约2.2万吨 )约是7千吨的白根级的三倍。但自卫队规定的名称是直升机护卫舰实在不符比例原则,日本媒体现在皆改称为"大型护卫舰",来显示与之前护卫舰的差异。日向级因为排水量大增,两座升降机也够大足以操作SH-60之外更大型飞机包括"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与最大重量33吨具有运输与扫雷功能的"MH-53直升机"。另外如同白根级装备日本最新开发的侦测设备,日向级也有同样待遇;新开发的多功能双波段"固定式相位阵列雷达FCS3改"(C波段与X波段)率先装备在日向级上,其雷达配置外观与世界各国军舰大相迳庭,达到8面主动相位雷达,具有远距离搜索、追踪、中途导引飞弹与末端照明功能。声纳方面采用日本国产超大型的OQQ-21主/被动声纳,可侦测远距离到近距离、深海到浅海阶段的水下潜舰 也具备声纳浮标信号处理装置(SDPS)和信号处理装置以确保在多样化作战环境下的探知性能。

DDH DD DDG.png  

直升机护卫舰1.jpg     

   

 

日向级舰桥与FCS3改

FCS-3改 主动式相位雷达  

 

日向级利用直升机在远处投射武力,装备可同时攻击16个以上目标的"FCS3改"似乎是杀鸡用牛刀。  

FCS3A  

 

 

 

红色椭圆就是OQQ-21主/被动声纳,其中长条状的是被动声纳的部分,把其放在舰壳而不是在舰尾拖曳将有利于在浅水区操作。

10195695t3.jpg  

  

 

西方阵营重量最重的军用直升机33吨的MH-53降落在日向级甲板上。

 

体积最大的高速运输直升机V-22降落在日向号上也可被移入机库内,日向级的机库足以让两架V-22并排停放。

 

日向级原本规划的舰载直升机是SH-60、MH-53E与MCH-101,但现在也可对应CH-46/47与V-22。

日向号直升机航母  

  

 

 

日向级尺寸与英国无敌级相近,但是机库容量(60*19+20*20平方公尺)却比无敌级宽敞。

06_hms_illustrious.jpg  

HMS Ark Royal 3    

  

     


无敌级因年代久远机库空间设计不够宽敞,无法让V-22与MH-53移入机库内。

无敌级航母退役被拆解  

HMS Ark Royal hangar 2
HMS Ark Royal hangar

 

欣赏日向级的造船工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