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企鵝歐洲史8·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團。

1947 年 6 月,美國國務卿喬治·C. 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宣佈了一項範圍廣泛的歐洲復興計劃,這標誌着歐洲分裂的決定性關頭。這項計劃通稱爲“馬歇爾計劃”,它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也在心理上極大地加強了西歐對未來的希望。人們常以爲,是馬歇爾計劃造成了歐洲的戰後繁榮,但不管後人把馬歇爾計劃說得多麼神乎其神,實情都並非如此。它的規模太小,產生不了那麼大的效果。但無論如何,馬歇爾計劃是非常重要的。

資料圖: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959)

馬歇爾計劃提出之前,歐洲的經濟增長自 1945 年就已經開始起步。馬歇爾計劃開始實施的 1948 年,除德國以外的所有西歐國家資本形成的水平都超過了 1938 年。只有德國和意大利的國民生產總值比不上 10 年前,德國遠遠落後,意大利則相差不大。不過,馬歇爾計劃無疑促進了歐洲的復甦。從 1948 年到 1950 年,西歐的國民生產總值指數從 87 上升到 102(1938 年的指數定爲 100),自此開始了一段長時期的高速增長。出口也大量增加,倫敦金融市場的恢復促進了歐洲內部貿易以及對外貿易的增長。特別重要的是,馬歇爾計劃提供的資金使歐洲得以投資重建交通運輸網並更新基礎設施。

當時,大西洋兩岸馬歇爾計劃的支持者聲稱,馬歇爾計劃是爲了“拯救歐洲”,使其經濟不致崩潰。這也是誇大其詞,儘管歐洲在1947 年的確面臨着嚴重的經濟困難。農業產量比戰前低 1/3,工業生產仍未恢復到戰前水平,住房和食品極爲短缺。這些對工業生產仍然地獄之行1914-1949疲軟不振的德國構成了特別沉重的打擊。而且,西方盟國日益清楚地意識到,德國若是實現不了經濟復甦,歐洲的其他地方都無法發展。貨幣供應超過了貨物供應,造成通貨膨脹,民衆積聚已久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這種情況也嚴重阻礙了復甦的腳步。匈牙利、羅馬尼亞和希臘的貨幣相繼崩潰,法國的物價是戰前的 4 倍,德國流通中的貨幣量比 1938 年多 7 倍,意大利的貨幣量更是比 1938 年多 20 倍。在貨幣幾乎相當於廢紙的情況下,香菸或其他物品經常取代貨幣,成爲易貨貿易中的交換手段。各國實施緊縮措施並通過貨幣貶值進行貨幣改革後,才逐漸控制住了通貨膨脹。

1947年6月5日,脫下戎裝轉入政界的喬治?馬歇爾(George Marshall)在哈佛大學。

但是,1947 年妨礙歐洲經濟復甦的最大問題是“美元缺口”:美元短缺,無法購買急需的原材料和用於投資的資本貨物。這個問題完全打亂了 3 年前佈雷頓森林會議將貨幣與美元掛鉤,在此基礎上實現貿易自由化的煞費苦心的安排。馬歇爾計劃正是爲了克服這個阻擋經濟持久復甦的障礙而制定的。馬歇爾計劃在 4 年內爲歐洲國家提供了120 億美元以上的資金,相當於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 2%。英國是最大的受益者,接到的援助數額比聯邦德國多一倍以上,幾乎全部用來償還了債務。不過,馬歇爾計劃影響最大的國家是聯邦德國、意大利和奧地利這幾個原來的敵國。影響既是經濟上的,也有象徵意義。這些國家因此感到自己不再被視爲敵人,而是在美國領導下旨在實現長期經濟復甦和政治穩定的事業的一部分。

《企鵝歐洲史8·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團。

馬歇爾計劃並不是美國的無私奉獻。它不僅幫助了歐洲企業,也幫助了美國企業,因爲在馬歇爾計劃下采購的物資大部分來自美國。但除了經濟因素之外,馬歇爾計劃還有公開的政治意圖,它從一開始就被視爲冷戰的武器。幫助加強歐洲的經濟力量,在歐洲內部使被打垮的經濟巨人德國重新站起身來,這將把歐洲西半部緊緊地與美國的利益聯繫在一起,使之成爲對抗蘇聯擴張的最堅強屏障。

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是向包括蘇聯在內的所有歐洲國家提出的。然而,如馬歇爾本人所預料(並希望)的,蘇聯拒絕了美國的援助,它勢力範圍內的國家也只得跟隨其後(包括極不情願的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芬蘭生怕惹怒蘇聯,也謝絕了美援。斯大林對馬歇爾援助的拒絕是決定性的一步。他是否鑄成了大錯呢?他的拒絕剝奪了東歐從馬歇爾計劃提供的經濟刺激中受益的機會。在幾百萬歐洲人眼中,美國因此佔據了道德和政治高地。但是,斯大林擔心美國強大的經濟力量會危及蘇聯及其衛星國的安全。從他的角度來看,拒絕馬歇爾援助可以保證西方無法干預蘇聯在東歐鞏固勢力的努力。他擔心美國會利用經濟援助來破壞蘇聯在其衛星國的政治統治地位,這個擔心很可能是有道理的。斯大林的決定意味着歐洲明確地分成了兩半。

蘇聯集團之外的 16 個歐洲國家(和來自德國西部地區的代表)於 1948 年 4 月組成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C)來協調馬歇爾計劃的執行。可是,這也預示着歐洲不僅因鐵幕而陷入長久的分裂,而且西歐國家彼此之間也從此分歧不斷。美國人希望西歐在經濟和政治上都實現一體化。馬歇爾計劃就是以向此方向的努力爲前提的,要求先建立歐洲海關聯盟,由一個超國家的組織來執掌。美國人想按照美國的形象打造新西歐,但是,歐洲各國爲自己的國家利益所驅動,很快使得美國推行歐洲一體化的努力受挫並最終失敗。如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辛辣地指出的,歐洲人既沒有政治力量,也沒有“清楚的遠見”來爲歐洲設計新未來。斯堪的納維亞人對“蘇聯人有着病態的恐懼”,英國人“病入膏肓”,其他國家也和英國人一樣缺乏決心。

法國領導人認爲,法國最重要的國家利益在於防止德國重建後再次依靠魯爾地區的重工業振興軍力。美國提倡的那種自由貿易和經濟一體化不利於維護法國這個最重要的國家利益。法國自己的戰後重建計劃是以魯爾地區的國際化爲基礎的,既可保證法國得到德國的煤炭和焦炭,又能永久性地削弱德國的國力。但是,1948 年 6 月西方盟國決定在德國西部建立一個單一國家時,法國被迫改變政策,在德國的燃料資源和鋼鐵產出的分配方面採取合作的態度。這就是法德諒解的起源,後來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就是在這個關鍵諒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英國的國家利益與法國迥然不同。在倫敦的決策者看來,馬歇爾計劃設想的歐洲海關聯盟這個未來歐洲一體化的開端,對英國有百害而無一利。一些高級公務員認爲,“與歐洲的長期經濟合作對我們沒有吸引力”。他們擔心那最終會使英國遭遇破壞性的經濟競爭,阻礙政府獨立採取措施推動國內的復甦,造成美元的進一步流失,從而加深英國對美國援助的依賴。尤其重要的是,他們認爲英國的國家利益在於與英聯邦各成員國保持密切聯繫和振興世界貿易。馬歇爾計劃的主要推手之一、美國外交官威廉·L. 克萊頓(William L. Clayton)做出了相當準確的評價:“英國人的問題是,他們仍然不顧一切地抱有一線希望,希望在我們的幫助下設法維持大英帝國以及英國對帝國的領導。”喬治·馬歇爾自己也總結說,英國想“從歐洲復興計劃中充分獲益……同時維持它不完全是歐洲國家的地位”。一些歐洲小國也採取了與英國相似的立場。因此,美國實現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目標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歐洲後來逐漸開始的經濟合作不是馬歇爾計劃的功勞,而是要歸功於法德兩國在魯爾的煤炭和鋼鐵問題上的和解。英國卻不肯參與這樣的合作。

到1948年秋,歐洲的經濟分裂也變得與政治分裂同樣深刻。10月,蘇聯成立了共產國際的後繼機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目標是阻擋所謂“美國奴役歐洲的計劃”。蘇聯認爲,世界分爲(由美國主導的)帝國主義集團和(受蘇聯影響的)民主集團。1949 年 1 月,蘇聯集團創立了自己的經濟機構“經互會”(經濟互助委員會),以抗衡由美國牽頭的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確認了歐洲已分裂爲兩個敵對集團,爲在德國西部建立國家而採取的步驟固化了這一分裂。1948 年 6 月,西方盟國同意在德國西部建立國家。它們推行了貨幣改革,爲德國西部的經濟復甦提供了財政基礎。許多德國人後來認爲,對他們的國家來說,這才標誌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結束。不久後,德國馬克開始啓用,對許多商品的價格限制被取消,導致黑市迅速消失,經濟走上了正常化的道路。作爲迴應,蘇聯人在德國東部也啓用了新貨幣。他們還封鎖了德國西部地區和首都柏林之間的陸上通道(柏林本身也處於四個戰勝國的佔領之下,但離蘇佔區近得令人不安,只有 150 公里),此舉具有明顯的威脅意味。

蘇聯企圖把西方盟國擠出柏林。美國人則把柏林視爲考驗。他們對共產黨在捷克斯洛伐克搞的政變記憶猶新,擔心如果撤出柏林,蘇聯就會進一步扼住整個西歐的咽喉。於是,西方盟國爲打破封鎖立即組織了大規模空運,自 6 月 26 日開始,在連續 321 天的時間內,27.8萬架次運輸機爲被封鎖的西柏林民衆運送了 230 萬噸物資供應,直到斯大林最後認輸,於 1949 年 5 月 12 日解除了封鎖。柏林空運爲西方國家提供了大好的宣傳材料,它表明美國願意並且決心保護歐洲,抵制共產主義勢力的蔓延。

那個 5 月的晚些時候,德國西部的代表爲將要成立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起草了一部“基本法”,也就是憲法。1949 年 9 月20 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此時,蘇聯已決定在它控制的地區也另建一個國家。10 月 7 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德國東區成立。

德國無限期(許多人認爲是永久)分裂的命運就此鑄就。眨眼之間,德國在西方眼中從對歐洲未來安全的威脅搖身一變,成爲防禦蘇聯擴張的堡壘。1947 年 3 月,法國和英國在敦刻爾克開會,簽署了一項防衛條約,仍然以防禦未來的德國入侵爲導向。不到一年,這項條約擴大成爲《布魯塞爾條約》(Treaty of Brussels),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也成爲簽署國。但是,此時被視爲主要威脅的不再是德國,而是蘇聯。面對蘇聯的強大力量,西歐各國的憂懼日增,美國又承諾無限期留在歐洲,這意味着必須把美國正式納入防衛西歐的安全安排。柏林危機刺激了抵禦蘇聯擴張的大西洋聯盟的成立,因爲它充分顯示了,西歐若是沒有美國的軍事力量做後盾是多麼脆弱。

1949 年 4 月 4 日,《布魯塞爾條約》的簽署國加上美國、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丹麥、挪威和冰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承諾一方受襲,羣起支援。北約給西歐提供了一種光靠它自己薄弱的防衛能力無法得到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北約的重要性在於它的象徵意義,在於它顯示了成員國團結一致捍衛西歐的決心。事實上,北約遠遠達不到保衛西歐的要求。蘇聯的地面部隊相對於西方盟國的優勢是 12 比 1,西方國家駐紮在歐洲的 14 個師中只有兩個師是美軍。

無論如何,人們很快就不得不重新審視歐洲安全問題。1949 年 8月 29 日,蘇聯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的一個實驗場引爆了它的第一顆原子彈,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美國人本來以爲他們在擁核方面能長期一家獨大,卻沒有如願。兩個軍事超級大國隔着把歐洲一分爲二的鐵幕對峙。隨着雙方核武庫的迅速擴大,冷戰很快成爲兩大集團的對峙相鬥,一斗就是 40 年。

本文摘自《企鵝歐洲史8·地獄之行:1914-1949 》,中信出版集團授權刊發。文章標題與圖片爲編者所加,編輯:陳若蘭。

圖書介紹

《地獄之行:1914—1949》由伊恩·克肖撰寫,他的《希特勒傳》堪稱該領域的定音之作,他對世界秩序有獨特的全局視角,面對兩次將歐洲和世界拖入深淵地獄的世界大戰,他點出各方角力的前因後果,讓讀者像看氣象圖般感受到各種力量在歐洲的相互作用,亦不忘描寫歷史洪流中小人物,感受戰爭給他們和我們帶來的創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