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神分析具體的成長和覆滅過程!


怎麼說呢?當時正處於百事,可口的競爭最激烈的時候2006-2011年~而非常是2005年到2006年達到輝煌的峯頂。非常可樂渠道主要是走小城市甚至是鄉村。然而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競爭加劇後,雙方不放過任何市場雙雙加大了對全渠道的投入跟鋪貨,甚至是不計成本的。非常可樂更是陷入到「非常尷尬」的處境,一方面非常可樂的「自留地」―農村市場隨著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兩大巨頭的不斷蠶食,另一方面,城市市場始終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頭西洋猛虎牢牢的盤踞著,被城裡人認為是「下里巴人」非常可樂始終沒有上得了檯面。

當然還有一些原因非常可樂沉浸在老子天下第三的喜悅中,絲毫沒有轉型向城市發展的姿態。甚至一度想更深入挖掘農村市場,廣告傾向甚至在村裡的大標語現在也有存留,也依稀記錄當年的輝煌。反觀百事、可口,兩巨頭的競爭在2008年達到頂峯,雙方在廣告時長,覆蓋率,投放密度,投放精準度上攀比,競爭。面對年輕人主力消費軍更是在校園內開始走秀,贊助,打標語條幅。在每個售點陳列,爭奪曝光率與生存空間。之後更是降價拼刺刀,返利返點拉攏售賣市場,各種營銷手段刺激消費者購買。而非常可樂在面對雙方海陸空全方面對攻的時候無疑是被非刻意的打擊了,農村市場開始大面積丟失,城市市場更是直接被趕出來。應對無措的非常可樂也陷入了沉沒成本的漩渦。非常可樂也掙扎過,有報表顯示2007年他的廣告費用一度超過3億7000萬元,隨後增加市場投入,投身於跟兩大巨頭的市場競爭中,但是這對於一個企業,一個利潤並不是特別大的企業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也就耗盡了非常的最後一點元氣。更無力應對兩巨頭競爭中國市場那種無差別打擊。(為啥老大跟老二打架,老三最受傷?)2010年非常可樂碳酸飲料全國市場總佔比低於2%。可口可樂佔比達到57%百事可樂下降到34%~剩下的一大堆牌子(兩巨頭大打出手後都受傷不輕,或者說兩巨頭故意打起來瓜分中國市場?)分享最後的9%。

黯然落幕。

手打不易,希望多攢

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這款國人自己的可樂的


非常可樂資源下沉突破鄉鎮渠道,一時間非常火爆。而當時的可樂、百事都在1-3級城市針尖對麥芒,一味向品牌投入費用,忽略了鄉鎮市場。後面回過頭來看生意,結果發現確實4-6級城市反而量巨大,消費潛力同樣有良好的趨勢,所以兩樂都將資源轉投4-6級城市,品牌力太強,把非常可樂擠壓至死。


先問是不是。

我昨天還在超市看到過非常可樂。


找成龍代言,然後覆滅


我給你講個故事,以前有人從可口可樂偷出了配方,想要買給百事,百事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因為要是想要喝可口可樂味的百事可樂,直接去買可口可樂就行了,我們只做自己的味道, 非常可樂就是一味的想要去接近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味道,我記得小時候看他們的廣告就是讓人喝沒有標籤的可樂,讓人區分,結果分不出來,雖然有點假,不過確實是模仿他們的味道。。。我為什麼不選更正宗的可口可樂,所以非常可樂失敗了,王老吉加多寶成功了,

難喝。


有誰能想到人家今年捲土重來了呢


過度的廣告營銷,但是卻很難喝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