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朋友們都知道,血肌酐的數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腎臟功能。正常範圍不超過140μmol/L,通常在100μmol/L以內。

由於血肌酐會受飲食、身體活動等原因影響,會有小範圍的波動,通常波動範圍在20%以內,10%以內的波動最常見。

比如一位血肌酐150μmol/L的患者,下次檢查腎功能,血肌酐可能是140μmol/L或是160μmol/L。

肌酐越高,波動幅度越大。比如肌酐550μmol/L的患者,下次檢查腎功能,血肌酐可能會是500μmol/L或是600μmol/L。這樣的波動是正常情況,不能確定病情出現了改變。

但如果血肌酐波動幅度超過了20%,就不正常的了,比如一位血肌酐150μmol/L的患者,下次檢查血肌酐是200μmol/L,就是有額外的原因讓腎功能受損了。如果一星期內,血肌酐上升幅度超過50%,就可以診斷爲“急性腎損害”。

哪些原因會讓肌酐漲得快?

1.最常見的原因是身體缺水

失水讓血容量降低了,導致腎臟供血減少、腎功能下降。

很多情況可以引起身體缺水,比如發熱、大量出汗、嘔吐與腹瀉、出血與失血、過度利尿、燒傷與燙傷、高溫環境下作業等等。

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採取飲水、輸液/輸血、停用利尿劑等措施,血肌酐可基本恢復。

2.血肌酐大幅上升的主因:感染

在急性腎衰竭的因素中,感染名列第一。

普通感冒是常見的感染,由感冒病毒引起,通常危害很小,不至於引起血肌酐上升。而病毒+細菌造成的感冒往往危害較大,流行性感冒多是這種,症狀較重,呼吸道有紅熱腫痛症狀。另外,腸炎、胃炎等消化道感染,輸尿管、腎盂感染等泌尿道感染,也可引起血肌酐上升。

當患者有感冒、腸胃炎、尿路感染等症狀時,需去醫院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等,如果有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藥物。

3.用藥不當

導致腎病患者血肌酐升高最常見的藥物是利尿降壓藥物,如果出現藥物性腎損害,就要及時停藥。

利尿劑有很多種,是腎病患者常用的一類藥物,大多數利尿劑都有過腎損害“前科”。另外,利尿劑的劑量太大、利尿太快,導致人體缺水,上面提到了,這也是一種腎損害。

降壓藥中,腎病患者使用最多的是普利和沙坦,這兩種藥物都會小範圍地升高血肌酐,通常在20%以內,對腎臟沒有傷害,有保護腎臟的作用。不過,服用普利或沙坦後血肌酐漲幅超過30%甚至40%的情況也可能出現,所以初始治療時要嚴密監測腎功能,尤其是本身血肌酐就已經超標的腎衰竭患者。

另外,和降壓藥引起的腎損害相比,高血壓造成的腎損害更普遍,不喫、不規範地喫降壓藥是危害更大的用藥不當。

總之,血肌酐上升幅度達到20%,就應該尋找原因,這種病因通常是可逆的,腎功能可以基本恢復至原來的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