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開始:

  一對情侶因為接駁班機晚到,導致來不及順利登機。地勤人員拒絕他們,因為報到時間已經結束。班機即將起飛。眼看他們浪漫的假期正要泡湯,女友走到正對駕駛艙的玻璃面前…...

  最後,他們坐上了飛機。

 

  在「……」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保留大家的好奇心讓大家翻書)

  就是這本書想表達的重點:「談判」。

  女友使用了非常有效的技巧:

  • 冷靜。情緒會破壞談判,無論有多著急,我們必須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才能更好的處理事件。
  • 準備。做好準備,即使只是五秒鐘,一定要整理思緒。
  • 決策者。找到決策者。在前面的故事中,決策者就是機長,當事人沒浪費一分一秒在地勤人員身上。
  • 目標。鎖定目標。目標就是目標,與對錯無關。接駁班機為何晚到,或為何沒事先連絡登機門,這些都不重要。目標是登上那班飛機。
  • 人際接觸。談判中,人幾乎是一切的重點。
  • 重視對方。肯定對方的地位和權力,給予重視。

  本書所談的談判技巧,非常的生活化,不一定要用什麼專業的術語。

  以心理學為基礎,不靠雙贏或輸贏,也不是靠硬性或柔性,不依賴理性,不管誰握有最多的權力,而是依靠我們的實際察覺、思考、感受、體驗的方式,來幫「任何人」達到本書所主張的目標:

  「爭取更多」。

  那不正是人性先天的慾望嗎?想要更多!做一件事,不是都在想「還有沒有更多」嗎?

  那不見得就是「給我更多,給你更少」,反正就是「更多」就對了。

  那也不一定是指更多錢,而是更多我們在乎的東西:更多自由、更多時間、更多食物、更多愛……

  本書要談的就是「更多」:就看我們如何定義它、得到它、保有它。無論你是誰、在哪裡,都可以用到本書的工具。

 

  最後,作者使用日常生活中馬上可以運用的方式來說明談判技巧,無論是買衣服、商務談判、批貨或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並且,必須「當天」就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技巧,把它寫在日記上,不斷地練習,不斷地運用。

 

 

 

   說到爭取更多,小K自己的體驗反而將重點放在【爭取】二字。

  也許是臺灣平和溫暖的生活環境,塑造出大部分人都是樸實而害羞的,總是不敢為自己發聲、爭取更多,像是在工作上向老闆要求加薪、買賣中向店員詢問折扣、在特殊情況中為自己爭取特殊優待......等等。

  小K真的很鼓勵大家學習多開口,勇敢一點為自己爭取。

  為什麼要害怕呢?

  其實很簡單,把我們代換到對方的立場,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老闆,是喜歡薪水低而沒業績的業務,還是薪水高而業績滿滿的業務呢?

  如果你是上司,是喜歡不休假但沒效率的下屬,還是按時休假但每件事都能按時完成的下屬呢?

  如果你是經營者,是喜歡賣一杯貴貴的飲料,還是賣很多杯便宜的飲料卻賺更多呢?

  與對方角色互換,想像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願意給優惠、折扣或方便,然後提供對方相同條件,向對方溝通看看。

  無論結果如何,最差不過維持原狀,但如果成功了呢?

  一起在生活中試試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