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一夜風流》(1934)

豆瓣評分:8.7分

最佳男主角:克拉克·蓋博 Clark Gable《一夜風流》

最佳女主角:克勞黛·考爾白 Claudette Colbert《一夜風流》

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1975)

豆瓣評分:9.1分

最佳男主角:傑克·尼科爾森 Jack Nicholson《飛越瘋人院》

最佳女主角:路易絲·弗萊徹 Louise Fletcher《飛越瘋人院》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洛奇》(1976)

豆瓣評分:8.6分

最佳男主角:彼得·芬奇 Peter Finch《電視颱風雲》

最佳女主角:費·唐納薇 Faye Dunaway《電視颱風雲》

豆瓣評分:8.4分

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獵鹿人》(1978)

豆瓣評分:8.4分

最佳男主角:強·沃特 Jon Voight《榮歸》

最佳女主角:簡·方達 Jane Fonda《榮歸》

豆瓣評分:7.3分

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烈火戰車》(1981)

豆瓣評分:7.8分

最佳男主角:亨利·方達 Henry Fonda《金色池塘》

最佳女主角:凱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金色池塘》

豆瓣評分:8.8分

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1991)

豆瓣評分:8.8分

最佳男主角: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沉默的羔羊》

最佳女主角: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沉默的羔羊》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泰坦尼克號》(1997)

豆瓣評分:9.3分

最佳男主角:傑克·尼科爾森 Jack Nicholson《盡善盡美》

最佳女主角:海倫·亨特 Helen Hunt《盡善盡美》

豆瓣評分:8.1分

第48屆臺灣金馬獎

最佳影片:《賽德克巴萊》(2011)

豆瓣評分:8.7分

最佳男主角:劉德華《桃姐》

最佳女主角:葉德嫻《桃姐》

豆瓣評分:8.3分

第69屆柏林電影節

最佳影片:《同義詞》(2019)

豆瓣評分:7.4分

最佳男主角:王景春《地久天長》

最佳女主角:詠梅《地久天長》

豆瓣評分:8.0分


首先熱烈祝賀王小帥執導的《天長地久》在第69屆柏林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男女主演王景春和詠梅一同拿下影帝影后的封號!

在往屆的柏林電影節也曾出現過同部影片共獲影帝影后的盛況!

分別是2015年第65屆的《45週年》和2011年第61屆的《一次別離》。

已經有人列舉奧斯卡歷史上的這類情況,這邊我就說說中國幾大電影獎上出現的。

一、1982年創立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有:

1、2001年第20屆的梁朝偉和張曼玉,出演《花樣年華》

2、2005年第24屆的梁朝偉和章子怡,出演《2046》

3、2012年第31屆的劉德華和葉德嫻,出演《桃姐》

4、2016年第35屆的郭富城和春夏,出演《踏雪尋梅》

二、再來看看更早於金像獎創辦的臺灣電影金馬獎:

1、1969年第7屆的楊羣和李麗華,出演《揚子江風雲》

2、2011年第48屆的劉德華和葉德嫻,出演《桃姐》

三、1993年起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2013年第16屆的張家輝和李馨巧,出演《激戰》

四、創辦於1962年,代表大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的大眾電影百花獎有:

1、1987年第10屆的姜文和劉曉慶,出演《芙蓉鎮》

2、1989年第12屆的姜文和劉曉慶,出演《春桃》

3、1998年第21屆的葛優和劉蓓,出演《甲方乙方》

4、2004年第27屆的葛優和范冰冰,出演《手機》

5、2012年第35屆的文章和白百何,出演《失戀33天》

五、2000年由《南方都市報》發起主辦的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有

1、2001年第1屆的梁朝偉和張曼玉,出演《花樣年華》

2、2003年第3屆的黃秋生和李心潔,出演《想飛》


男女主同獲獎作品:

第7屆 《一夜風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 男主:克拉克-蓋博 女主:克勞黛-考爾白

第48屆 《飛越瘋人院》 男主:傑克-尼科爾森 女主:路易斯-弗萊徹

第49屆《電視颱風雲》(Network) 男主:彼得-芬奇 女主:費-唐納薇 其他:女配:碧翠絲-斯特雷特

第51屆 《榮歸》(Coming Home) 男主:強-沃特 女主:簡-方達

第54屆 《金色池塘》 男主:亨利- 方達 女主:凱瑟琳-赫本第

64屆 《沉默的羔羊》 男主:安東尼-霍普金斯 女主:朱迪-福斯特

第70屆:《盡善盡美》(As Good As It Gets) 男主:傑克-尼科爾森 女主:海倫-亨特


《七月與安生》,本來是雙女主電影,所以男主的角色和戲份被削弱了很多,周冬雨和馬思純在裡面的表演也非常具有張力,對手戲互相成全,最後在金馬獎上拿了最佳雙女主。成就金馬獎頒獎史上第一次雙影后。

除了兩位女主之外,這部華語影片也同時收穫了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吳楠)、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竇靖童)、最佳剪輯(許宏宇、李點石、周肖林、檀向媛)、最佳造型設計(吳裏璐)在內的六項大獎總計7個提名。

一部優秀的作品,演員之間應該是互相配合互相成就的,一人難演雙簧戲。往往都是兩個人的默契配合,找到感覺,一下子入戲了,好的效果就出來了。


《45週年》,同樣斬獲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


該片我還沒有看,知道它獲柏林電影節金熊提名,男女主角獲銀熊,片子應該不錯,只是近3個小時要點體力去看,看介紹是不是《金婚》的電影版?瞎說的!有時間去看看


《沉默的羔羊》同時獲得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百度已經給出了很好的回答


還有《一次別離》,包攬了2011年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獎。

更厲害的是法國電影《愛》,獲得了2012年歐洲電影獎最佳男女演員獎,還獲得了法國凱撒獎最佳男女演員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