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失聯又棄養 80歲老翁獨居十年行近萬里路看病

 

在花蓮郊區某一貨櫃屋外,一個佝僂身軀的老翁,自行推著輪椅緩慢步行,他是張爺爺(化名),年近八十歲的他,由於過去三、四十多年搬運林木的職業傷害,雙膝關節磨損嚴重,但仍堅持工作到雙腳無法正常行走才退休。

 

張爺爺膝下有5名子女,七十歲退休後本應含飴弄孫,但卻因為子女往生、甚至失聯,讓張爺爺僅能過著獨居生活。而所謂的「居」,也不過就是在郊區外的一間貨櫃屋,這是一位好心房東心疼張爺爺沒有房子住,便收留他棲身於此。不過,貨櫃屋內設備簡陋,只要遇上高溫酷暑,屋內悶熱難以久待,因此張爺爺身上總是浸濕著汗水,想洗澡就得步行到另一個貨櫃屋;想如廁更是不便,得先使用便盆椅,再拖著身子抱起便盆,緩慢拿到郊外倒棄。

 

由於張爺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個月至少要回診兩次,每次回診就像是一場體力考驗賽,張爺爺將輪椅當作助行器,駝著身軀一步一步緩慢地從家中出發,每回得走上至少一個半小時,這是一趟將近十公里的路程,且不管遇上酷暑或寒流,張爺爺只能靠自己的雙腳步行前往就醫。路邊的民眾看到不免上前關心,張爺爺卻坦然地說:「不會啦,這已經很習慣了,輪椅很方便啊,可以載東西,累了還可以坐下來休息。」

 

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爺爺猶如苦行僧的求醫之行引起當地民眾注意,熱心民眾隨後通報長年服務無依獨老的社團法人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以下簡稱老家協會),讓社工為張爺爺伸出援手。

 

▲貨櫃屋內僅有一處小窗能透氣,在夏天高溫近逼攝氏40度時,小窗僅能稍解通風困擾;冬天卻是冷得不得了,吹進的寒風讓人冷到直發抖,但張爺爺平常就在這樣的環境生活。(圖片來源/老家協會)

 

貧困生活不改感恩心 老翁頻向社工致謝

 

更令人心疼的是,張爺爺從不自怨自艾,在獨處的時候,常與附近的土狗打招呼、聊天。有趣的是,老家協會社工每次來訪,都能看到貨櫃屋外有許多人停留,一問之下才知道,只要附近有工程施工,這些工人就會來找張爺爺閒聊,像是怕張爺爺寂寞似的,原本人煙稀少的郊區,只要有張爺爺的身影,就會變得格外熱鬧。

 

節儉的張爺爺,每次看到老家協會社工特別前來送物資和到宅家訪,都會羞赧地說:「不好意思讓你們特別跑來啦...我一個人也不需要這麼多東西」,更多次向社工說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感恩知足」,請社工把資源讓給其他更需要的長輩。在老家協會幫助下,張爺爺現在可以搭車回診,再也不用跋涉數十里看病;老家協會送上的電風扇、熱水瓶,也讓張爺爺能過上冬暖夏涼的生活。

 

服務張爺爺的老家協會社工吳函配說,張爺爺每次道謝,都讓她更肯定做社工的意義。長年協助失親貧困獨老的老家協會,為後山長輩接送就醫、送餐更是全年無休,老家協會執行長蔡智全感概分享:「儘管協會人力、財力有限,但給長輩的服務不能等,每次的陪伴很可能是最後一次...」


詳細訊息請見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網站:https://hlof.eoffering.org.t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