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很容易認為,欺凌是個非黑即白的問題:欺凌是不好的,欺負弱小的孩子人品有問題。但是當您自己的孩子捲入其中,尤其是當欺負人的是您的孩子時,問題很快就變得複雜起來了。

雖然欺負人的行為是不可原諒的,但這種行為背後存在著一定的緣由。

兒童心智研究所的壓力與康復項目主任傑米?霍華德 (Jamie Howard) 表示:「兒童會做出各種各樣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並不能反映出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還在摸索中前進。他們還是好孩子,只是犯了一些錯誤。」

如果您接到老師或其他家長的電話,聲稱您的孩子總愛欺負別人,那麼請您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可能是您的孩子在同齡人當中的表現與在父母面前並不一樣。

重要的是要認真傾聽兩方的說法,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同時,不要馬上責備您的孩子「不好」。孩子們很少會為了好玩而去針對別人。以此為契機,讓孩子為自己辯解,並學會以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根據研究表明,總愛欺負人的孩子往往有以下特質。他們經常:

? 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或尊重;

? 在其他地方被別人欺負,所以想要通過同樣的方式重新獲得控制權;

? 感到不安,有戒心,認為別人的行為比實際更有敵意;

? 無法理解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的情感所造成的影響。

如果有人說您的孩子老是欺負別人,請不要忽視這個問題。

直接與孩子面對面交談,給她一個為自己辯解的機會。

清楚明瞭地告訴孩子,您非常樂意聽聽她的說法,但您希望她能夠說實話。

一位家長自願分享她自己的經歷,講述了這一則有趣的故事。

Gina是一位12歲男孩的母親。有人告訴她,她的兒子在欺負別人,她以此為契機,與孩子討論了所發生的事情。

「孩子的自尊心非常低,」她在ChildMind.org網站上說道,「欺凌別人讓他覺得自己擁有力量和控制權。我兒子說,相比根本沒有人注意到他,能被人人稱作『學校裏最壞的孩子』挺不錯的。」

與孩子進行交談,瞭解孩子的想法,接下來就要考慮一下如何防止欺凌行為的再次發生。

明確地讓孩子瞭解行為的後果,比如剝奪孩子的某種特權,不過要給孩子機會,鼓勵他通過積極的行為重新贏回特權。

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

臨牀心理學家克里斯汀?卡羅瑟斯(Kristin Carothers)認為:「父母要認真想想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對孩子說話的方式、對伴侶說話的方式以及處理憤怒情緒的方式。要實事求是,仔細想想自己是否能夠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