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國家貨幣信用。

-

這個國家貨幣信用說白了就是把政府的誠信抵押給市場,然後換回錢。英美法德日他們只是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但他們是不直接進行投資的,因為你投資就會面臨一個可能嚴重虧本的情況。信用這個東西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有沒有?

-

代入第一個邏輯,那就是你會信任一個人幾次?

-

中國原來物價市場的狀態就是每年都在14%~20%以上的區間增長,一直到了朱鎔基時代,中國採取了人民幣與美元1:1錨定,並大幅貶值本幣,使中國累積了空前的外匯儲備。這個策略學的是日本,日本就是壓低本國貨幣匯率,換回美元,再兌換成日元刺激本國經濟發展。在日本歷史上,日本就是出口白銀換回中國銅錢,中國缺白銀,日本用白銀換回更多的銅錢,從而刺激本國經濟繁榮。日本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火山岩漿將大量的白銀帶到地面,這就導致日本富白銀,這就是地理決定論對日本歷史和經濟發展策略的影響。沒有白銀,就沒有日本這樣的經濟發展策略,就沒有中國現行的貨幣政策。

-

中國目前執行的貨幣政策是當年的四萬億,其實這個四萬億和當年那個錨美元本身就是衝突的。他說的是四萬億,其實印刷了二十萬億的基礎貨幣,M2甚至從40萬億激增到180萬億(增加了140萬億的廣義流通貨幣,註明的原因是後面要用140這個數據。)。周小川甚至發明瞭著名的蓄水池貨幣理論,就是用房地產盛放超發貨幣,還因為這一經濟理論而成為當年最佳的央行行長。一直到了2014年、2015年,兩個事情促成了國內貨幣政策的轉型。第一個就是頻繁爆發惡性通脹,就是村長寫的那篇大蒜飆漲。錢印出來,資本不願意進入房地產市場,因為資本認為房地產市場已經不具有投資價值了,而資本開始尋找更具有投資或者投機價值的地方,那就是食品市場。另外一個事情美國開始加息,美國加息是非常恐怖的,截至目前為止,美國股票市場市值漲了十萬億美元,那麼問題來了,這十萬億美元是從那來的?是美國加息以後從國際市場抽走的,你像中國作為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他的外儲也就三萬億美元,美國假如從世界抽走十萬億美元,對全球經濟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當時,中國發現印錢已經不行了,於是中國開始給房地產上槓桿。從2015年或者美國第一次加息到現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直靠槓桿支撐這個房地產的大廈。槓桿的邏輯,村長以前講過,這些錢就是陷隊之士,或者說就是填坑的,包括槓桿的成本和利息,只要槓桿能避免印錢對實體經濟造成的衝擊,這個槓桿成本就是貨幣整體戰略願意承受的損失。

-

有個網友問了一下,中國可不可以抵押國債印刷貨幣?中國可以抵押國債印刷貨幣。事實上,所謂的四萬億就是中國抵押國有資產、有價證券之類的資產印刷的貨幣。但這個可操作的空間並不大,你們關注一下央行的網站,看看M0的數字每月的變化,一直在減少,一直在減少,大意就是央行人家早就先撤了,至於你們,愛怎麼玩就怎麼玩去。

-

假如說中國要按照美國那個玩法發行貨幣,以稅收為抵押發行國債。你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你怎麼去槓槓?槓桿這些東西你總不打算理解成貨幣信用吧?目前資本市場的魔幻就在於,以加槓桿來應對去槓桿,不讓老子加,老子馬上死給你看,你怕不怕?你不要看槓桿才那麼幾十萬億,但他製造的效果相當於180萬億,在貨幣沒有明顯增發的情況下,房地產的價格翻了一番。沒有槓桿,假如要印錢,你需要印40萬億的基礎貨幣,為市場增加180萬億的廣義貨幣,這就是村長前面畫的那個圖。你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四萬億的問題,你抵押的那些國有資產和有價證券都是和抵押國債相矛盾的,你要怎麼拆除這些違法建築?

-

路人甲他自己有20萬,找路人乙借錢,借了20萬,結果沒還,路人甲又去找路人乙借錢,這次要借40萬。你說路人乙會不會借給路人甲40萬?事實上路人乙沒有給路人甲借錢,所以路人甲借了40萬的高利貸(也就是我們說的槓桿),那他能不能還得起前面借的錢?建議你們去高鐵車站去看看。你說這個路人甲現在要打個白條向路人乙借錢,路人乙會不會給借?當然可以啊,你把前面的錢還掉,我就給你借啊。我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

所有的問題又回到了出發點,那就是我們能不能還得起錢?我們假定我們要勒緊褲腰帶還錢,那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創造財富來還,,我們需要創造多少財富可以還清?前面的債務,是新增二十萬億的基礎貨幣,基礎貨幣新增140萬億的M2。我們的廣義貨幣180萬億,不是那一年,而是每一年,180萬億的廣義貨幣乘上年份,最後的數字是多少?還的了嗎?

-

說了半天,就是個邏輯學問題,一個人還清了一筆鉅款,目的就為了借20塊,這個邏輯成不成立?再說了,我憑本事的借的,為什麼要還?

-

20+2(140+140+140+140+140+140+140)=?

-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