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去世,庫布里克在紐約街頭抓拍了一位黯然神傷的報攤老闆。《LOOK》雜誌出價$25買下了這張照片。

和大多數雞湯文裏那些「低分高能」的天才們一樣,庫布里克是個學渣。高中畢業後,他沒讀大學,也找不到工作,好在《LOOK》雜誌敞開了懷抱,他就此開始了為期5年的攝影記者生涯。當年,《LOOK》與《LIFE》並駕齊驅,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攝影雜誌,以發布獨家照片聞名。70年代後,雜誌勢微,庫布里克早年發表的眾多攝影作品也就此塵封,僅存在於少數收藏者手中。

庫布里克是雜誌當時聘請的最年輕的攝影師,也是最高產的一位。5年間,他參與了300多篇報道,拍攝了將近3萬張照片。除了工作,庫布里克用他的相機記錄下了40年代的美國紐約街頭。近日,這批照片在美國被拍賣,庫布里克作為攝影師的一面展現於世人之前。

庫布里克是一位多面手,除導演外,他還常常擔任電影的剪接、攝影、音效等工作,也許,庫布里克對電影的特殊處理技巧,就隱藏在他的相機後面。在當上導演之前,庫布里克用來表現自己、認識世界的工具就是相機。庫布里克對攝影的興趣始於13歲。那年父親送給他一部相機,讓他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成為了攝影發燒友。為了拍下好照片,庫布里克走遍了紐約大街小巷,並借用朋友的暗房加工照片。

庫布里克的早期攝影作品就顯示出他對畫面的掌控能力,從中能窺視到他後來電影作品的影像風格:集創作、劇情、燈光和懸疑於一體。和他的電影一樣,這些照片十分富有戲劇張力。庫布里克的鏡頭下,有抱著一堆書顫抖著走下陡峭樓梯的年輕女子,那些書已經十分傾斜,彷彿下一秒就會坍塌;也有對著鏡子濃妝艷抹的舞女,只穿一件花朵裝飾的抹胸,卻神態自若,與身後神情緊張的鏡中人形成鮮明對比。

在電影中,庫布里克喜歡展望未來。在照片裏,他更喜歡記錄當下。那1000多張照片濃縮了上個世紀40年代的紐約最華彩的篇章。在他眼中,紐約是變幻多端的、千姿百態的:既有認真研讀臺詞的百老匯女演員,也有比賽間隙、滿臉青腫的職業拳擊手;既有街頭嬉鬧玩耍的小孩,也有刺激的馬戲團表演。

拳擊手Walter Cartier的比賽間隙的照片是庫布里克那個時期的著名作品之一。庫布里克捕捉到的這個格外緊張的瞬間就像一幅油畫,人體姿態扭曲呈S形。畫面上有著鮮明的光線明暗變化,營造的緊張戲劇感不輸於任何一部電影。在拍完這張照片的三年後,庫布里克邀請Walter Cartier出演了自己的首部電影《搏擊之日》(1951年)。此後,拳擊題材在好萊塢長盛不衰,從《洛奇》到《百萬美元寶貝》,導演們爭相表現拳擊場的殘酷和在這樣極端衝突情況下的人性,也許這一切,就是源自這一張照片。

學習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要有個相互監督的夥伴,需要學習攝影或者有興趣學習攝影的小夥伴可以私信我「學習」就可以免費獲取攝影學習資料,一起學習!

從這些照片中也能看出庫布里克對電影題材的敏感。1947年,電視劇《囚車》在紐約街頭拍攝時,被恰好經過的庫布里克碰上了。他抓拍了電視劇場景中有關擦鞋兒童的作品。遊走在大街小巷的兒童,有時會露出與他們年齡不符的世故和狡黠,有時也會仰望天空,顯得不知所措。

庫布里克工作照

斯坦利?庫布里克作為毋庸置疑的大師級導演,其一生並不算高產,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幾乎每一部都是絕對的經典。他像是被上帝選中的幸運兒,無與倫比的天賦加上勤于思考和探索,他的成就已不需要任何人來認可,其他人只要抬頭仰望他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