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護膚品隨著消費觀唸的改變,內裏的市場發生的很大的變化,從國外代購,到電商護膚品的崛起,到直銷品牌美容院線在小城鎮線下教育體驗,再到微商的崛起,中國的化妝品品牌這這段時間飛速的發展,但是化妝品加工行業的企業在減少,為什麼會這樣呢,據不完全統計,在2016年以前全國有6000多家化妝品加工企業,在兩證合一到2018年初,只剩下了4500通過完成了化妝品生產資質,而廣州就有2000家化妝品工廠。17年底18年初,有不少飛行檢查,查封不合格工廠,環保部門檢查沒有環保證的工廠,很多之前沒有備案的產品現在銷售批發,責任人直接處罰化妝品工廠。這說明什麼,中國化妝品越來越規範,市場越做越大。

小型化妝品工廠,靠著勞動力廉價,加工成本低廉,從事簡單極低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會被市場逐漸淘汰,這個化妝品非標品會朝著半標準品生產方向發展,降低高污染低效率的產品,很多企業也是溫水煮青蛙,人才水平上不去,管理能力跟不上,銷售模式沒有打開,工廠的成本一高就沒有利潤,生存都難。

化妝品行業缺乏真正研究性的人才,做厲害的工程師,就單獨去幹企業去了,中國只有兩家化妝品行業碩士,這些人很多都去了知名化妝品品牌,本科能獨立出來做研究的就已經很不錯了,私企老闆不會給多少機會,還有很多原料的工廠,藥品食品的工廠要這樣的人才,化妝品行業人才真的是很少了。

中國人喜愛在包裝上做文章,內在美很難,花費錢精力見效果慢,最後在包材成本上做文章,往往單款產品的成本和設計的費用,都花去了8-90%,一個精美的套盒去到50元,實際加工費用加內料還不過5元,人們的消費觀念和對產品的理解需要革新,太多的公眾號文章洗腦,誇大宣傳,如果你不這樣說,你的產品只有保濕功效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