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庚(廈門大學創辦人)離開後,南大是由福建馬來華僑陳六使倡導,由華人集資創辦的,五五年開工,五六年三月正式開學。

那時馬來跟新加坡仍是一個國家,新加坡實已落入李光耀手中,馬來政府更本無法管轄,實已成國中國。李光耀所至於不獨立建國,是因他有統治整個馬新的野心,分治是後來馬來政府主動的無奈之舉。當然,這是今問題南大後事。

李光耀是極端的反共分子,除了中國境內,南洋大學是世界上獨無其二用華語授課的大學,應屬世界華人的驕傲。正因華語授課,加之南大共運嫌疑,南大成馬來西亞共運搖籃,為馬來西亞共產黨不斷輸送共運人才,更堅定了李光耀打壓南大之決心。

當時英語曾是新、馬官方主要官方用語之一,李光耀借口南大華語生不適政府需要,愈發加力打壓,直至強制將南大併入英語授課的新大,南大於八O年消失。

倡立南大的陳六使是親共人士,李興耀對其始終誓不兩立,後沉不住強大壓力,退出糾紛。

林語堂以其在華界的崇高名望,被選派任南大首位校長。林語堂也是反共人士,同時又是極端民族主義者,其跟李光耀反共雖志同道合,但在授課用語及辦學方針上卻衝突劇烈。後其南大開學前辭職實乃被踢出。由於林沒利用自已巨大影響力據力抗爭,從此一世「英名」付東流。

南大實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夲人剛歷重疾,思緒混亂,定然語無倫次,盛情難卻,卻無精力細述事件過程,以上簡言算是胡言亂語,見諒!

謝邀!


謝謝提問!南洋大學始建於1955年,由華人陳六使帶頭捐建,1980年「關閉」,一直以來,李光耀和林語堂與南洋大學的關聯屢為社會評論,認為他們要負一定的歷史責任,筆者認為:

一:李光耀作為華裔,內心是支持創辦發展南洋大學的,否則他一開始就會反對,80年也不是關閉而是取締。

二:學校開辦後,中華宗族傳統情感與新加坡西式治理開放理念的衝突很明顯,體現在語言使用上,李作為政治家很為難,只有折中,力推英語保留中文,已經不錯了。

三、最後李光耀以政府令的形式將學校合併關閉,是一種變相保護,至少在南洋保留了純中華的文化教育基因,當時沒有更好的辦法也沒有採取過激的強制措施,實屬不易。

四、至於林語堂,匆匆過客,到南洋大學不思治學治校,貪戀職位和金錢,沽名釣譽罷了。

總之,要用發展思維觀和歷史唯物觀來評判歷史,李之於南洋大學,政治需要,正面應該多些,政林之於南洋大學,算小丑而已。


李是個極右派,又是個功利主義者,這樣的後果難免!


話說當年生活在東南亞的華人生活不易,為了籌備建校資金一千多名華人車夫義拉,還有舞女義演。很快的時間募捐就到幾千萬。本來校董打算請原清華校長梅貽(當時在台灣)琦擔任校長。林聽說南洋大學的事情後便私下找到一個做南洋大學校董的老鄉,說自己想當這個校長,那老鄉當然沒有拒絕。但是林回到美國後隨即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表示很榮幸被南大校董事會聘為校長。當時南大校董事會都傻了。但一想林也算是個大師,就同意了。沒想到林赴任時帶來了他的女兒女婿,一個擔任辦公室主任,一個做財務部長。林到學校後提出了各種要求。比如南大的薪水必須是世界最高的,剛建成的校舍不符合他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的期望,必須推倒重建。重建校舍的要求被校董事會回絕了。要知道當時生活在東南亞的華人都很窮,為了籌集資金各行各業紛紛捐錢,並且有上千名華人車夫義拉,舞女義演。後來林又提出學校財務要由他掌管,校董事會(當時主持校董事會的是陳嘉庚的侄子陳六使,在東南亞很受尊敬)直接拒絕了林的要求,並且開始商量林離開的條件。林在董事會上大發雷霆,罵陳六使出爾反爾,要求董事會賠償他三十六萬美元(當時是20世紀50年代)。陳說學校的資金都是華人的血汗錢。林先生的錢由我個人支付。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最後林帶著這些錢回了美國。林擔任校長大概一年的時間。

1956年3月,南大開課,大學課程以華語講授。 南大成立時,李光耀是屬於反對黨的人民行動黨秘書長,在議會中是反對黨領袖。從當時起,到日後擔任總理,他對南大都抱持負面的態度。他認為新加坡華文中學生聯合會將由南洋大學學生會所取代,後者的成員具有較高層次的才智、紀律和成熟度,它將成為共產黨滲透的中心,也是馬共幹部的滋生地。 李光耀的「恐共」情結,使他和南大發起人陳六使對立。他認為陳六使是華文沙文主義者,也是支持共產黨的百萬富翁。李光耀承認,從他於1959年出任新加坡總理以來,就等待時機對付陳六使。 不過,由於必須照顧受華文教育者的感受,以及繼續取得華人社會的支持,李光耀一直無法對陳六使和南大採取行動。直到1963年李光耀帶領的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獲得大勝。他開始對一批支持左派的名人採取行動,排名第一的就是陳六使。大選成績揭曉的隔天,他吊銷陳六使的公民權,理由是陳六使以「維護華文族語言、文化和教育為藉口,在共產黨人起草的聲明上簽名,譴責政府——」 此後,南大的行政權逐漸轉移到新加坡政府手中,以後在1980年關閉。


《仁宗……點》君回答了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