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827.JPG

2017.7.24-7.31 雲南/大理/劍川牦牛山

歷經三年,我又重新踏上這塊土地。
雲南和甘肅有著不同的氣候、民情,連參與的計畫也截然不同。這次的目標很明確,在偏遠山區建牛棚和捐牛給當地,藉由牛隻帶來的金錢可供孩子教育。雲南的少數民族眾多,在山上有許多資源缺乏的族群,而這次的計畫是在海拔3100m的牦牛山上一個彝族的小村落。
當初只是單純搜尋「雲南」、「志工」這兩個keyword,看完組織願景目標等就毫無疑問地按了參加,如果說哪裡是你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而我的回答是雲南。大概真的是大陸尋奇帶來的影響吧!小時候真的很喜歡這個節目,介紹了很多不一樣的民族、文化。但是很多事情還是需要自己感受的。
這一趟很值得。我可以很誠實地說只是想旅遊,但如果能在旅遊過程中學習是一件更難得的事。很喜歡每次的文化衝擊,雖然政治上敏感,在去了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的課本上就是這樣教,一個偏鄉的孩子除了從長輩那學習、就是從課本上學知識。偏鄉的孩子不知道台灣是用繁體字,當我問她「無」怎麼寫,她也一臉納悶為何我不會這個簡單的字。我想,也許有一天她會自己找到這個答案的。
每一趟志工旅程都讓我確信自己喜歡最純真的孩子,對於他們,我不是給予,是分享。想起大一那年和廣設夥伴到育幼院帶小朋友做卡片的場景,告訴他們卡片的功用可以寫上謝謝的話給好朋友或老師,他們就在結束的時候剪了愛心卡片送給我。牦牛山的孩子也一樣,問你的名字只為了在紙上寫上你的名字然後送給你。他們是這樣可愛地會把別人的畫全部撕掉只為了把空間留給自己喜歡的人。我跟鳳香說,這樣其他人會很傷心,她笑笑地不答,然後畫了張畫要我簽上名。
因為喜歡相處,更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語或承諾會傷害到他們。當看見小朋友不當的行為,我腦子先是停頓了幾秒,她知道亂撕別人的畫是不對的嗎?她知道亂丟垃圾不好嗎?我沒有那麽多時間可以反應,只問她可不可以幫姐姐一個忙?一起把這些紙撿回來。我想,這個環境很簡單、純樸,這些紙丟在草皮土地上會自行分解的,而小朋友很無心,只是因為喜歡你們。
雲南和甘肅啊,一個西南、一個西北,一個和台灣一樣雨季陰雨綿綿、一個乾燥舒爽。但是前往的據點一樣的問題是—缺水。雲南牦牛山在山頂上,寨長家屋簷下擺了兩個大盆子以接雨水,奶奶看我們手腳髒請小梅問我們:「你們需要清洗嗎?」我們知道這水得來不易,搖搖頭說不用。
因為環境、氣候帶來的劣勢,我們必須順應它生活。這次對我個人而言真心覺得有點苦,因為你永遠無法預料會碰上什麼出乎意料的事。因連綿不斷的雨延後一天上山、上山途中吉普車輪胎卡石延誤了一小時、推車摔得髒兮兮、第一天晚上發抖冷醒加穿襪子和褲子、上山後踩泥濘和牛糞後才後悔沒穿雨鞋(還踩到釘子)、搬了混凝土攪拌機用沒幾分鐘就壞掉變人工拌水泥、以為快完工了來個傾盆大雨、下山時遇到石頭崩塌、吉普車陷入泥濘中靠人力拉車。但是,延後上山的大家還是齊心協力快速完成了牛棚,因為這些預料外的事才能看見那麽美的畫面,才覺得格外甘甜。
下山時的第一個感想是,能活著真好啊!小楊師傅在崩塌路段還是請我們趕快上車,提醒我們此地不宜久留。每要拐一拐彎我就直望窗外,幸好跟著計畫合夥人的師傅們已經四年,對於這樣崎嶇山路已經駕輕就熟。
回到台灣跟姑姑分享,她才說出以前也曾經在台灣山上做義剪的活動,這樣的活動都是為了讓人們享用一樣的權利和資源,就如同威廉要我們反思 —「你們能擁有、為什麼他們不能?」 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不平等的社會,或許我永遠無法改變了什麼,但我深信,藉由政府和人民小小的力量,牦牛山上的脫貧計畫會讓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IMG_3792.JPG

鳳香,希望你能繼續這樣開朗地燦笑

 

 

1  

關於牦牛山的路程,從沙溪古鎮過去說遠不遠,但是卻非常難抵達,合夥人威廉說正常路況約2.5小時,而因正逢雨季我們花了將近6小時才抵達山上(途中車子出了問題修理1小時)。每次計畫前往的地方都不一樣,原本預計前往的山頭也有可能因路況不佳而改變,由駐當地的合夥人去和當地聯繫。

回來台灣之後,找到了兩篇有關於牦牛山的報導,透過報導才知道原來在去年2016年才正式通電,我們是那麼幸運地可以在山上看到少林問道、小別離啊!這些對於我們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於牦牛山的村民都還很新,或許也算是解開了我對於寨長奶奶使用的3C電器之謎。還有,原來山上有20多戶人家呀!因為住得很零散,我們從蓋牛棚的余大哥家走到睡覺的寨長家大概要走5-10分鐘不等,山上空氣稀薄、地陡又多泥濘,走得我氣喘吁吁(笑) 冬梅說上頭那還有小賣部呢!

這次去村子裡好像剛好遇到緊急狀況,加上平時中壯年會離鄉背井去掙錢,山上的孩子比我所見的大人還多很多。我只能說,只在山上待3天的時間實在太不夠了,對於這個地方我還有好多事想要知道。噢,我好像太貪心了什麼都想帶走,希望我們的出現也能留在山上成為村民一個美好的回憶。

我:「冬梅,Z瓜瓜!」

冬梅:「不謝!」

 

延伸閱讀:剑川县牦牛山彝家村用上幸福电 还记得那个遥远的小村庄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