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 全方面

可以提哪些問題(假設對方會真實回答)


謝邀。

這個要涉及場景,不知道是相親、面試,還是閑聊,問的角度和犀利程度都不太一樣,但要想認識一個人,你可以從以下角度出發:

價值觀

無論交友還是面試,價值觀肯定是要基礎識別出來的。例如,他是否正直,誠信,是否和企業或者和你相匹配。以往一些測試都是可以做基礎識別的:

有一天你起晚了,匆忙在你趕往公司的路上,突然發現有一個被撞的女性,但你已經這個月遲到過2次了,再遲到一次很可能會被公司開除,你如何處理?

當然,這個問題可以再升華,女性發現是你認識的好友...你如何處理?

還可以再升華,這家公司是你開的,你正要趕往簽一個對公司有利的合同,看到被撞的女性,你如何處理?

這些,都是在衝突中可以看到人的品德,或者他著重的關注點,關注點是根據當時他的心境來決定的,對金錢的慾望強就會選擇置之不理,反而就可知道人是否正直...當然,不救被撞的女性,還要看他的解釋是否具備和你匹配的價值觀。這類測試例子網上會有很多,會比「我和阿姨掉水裡你先救誰」要深刻的多...

行為

其次,就是觀察此人的行為。是拘束的還是坦然的。越放鬆就越證明是不緊張的,心理素質好一些。但也不能太過,否則會感覺太散漫了,通常太散漫的人都非常自我。在行為中還有一個捕捉的細節,例如倆人在吃飯:

是否給你先拉凳子(紳士與基礎禮節的意識)

是否給你倒杯熱水或茶(關注他人的細節,可以測量出對別人的尊重)

是否倒完茶將茶壺口不對著你(基本的餐桌禮儀,可以判斷出個人修養)

是否吃飯吧唧嘴(個人修養)

是否點餐大魚大肉(平常不怎麼吃肉,才會大魚大肉的請別人)

是喝飲料還是喝茶或是白水(可以判斷是否有養生健康意識)

除此之外,還可以從飲食上看重個人品好,行為上看人接人待物等...都是比較基礎的識人技巧。

語氣語調

因為要交談,就必須要透過語氣語調來評估。語氣是否趾高氣揚,是否交流平緩,又或者語言邏輯混亂,亦或是語言層次清晰。 這些不僅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社交層次,也能看出一個人的知識結構。

善談的人,知識結構一定不會太差,但不善言談的並不能代表知識結構不完善,也許你碰到的是一個善於思考的成熟男性呢。

當然了,如果那種炫耀賣弄知識的人,你就要注意了,這類人往往比較輕浮,也比較敏感,同時在周遭的生活中不被他人關注。因此,遇到一個機會就要瘋狂的賣弄自己的知識,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一股腦倒給你...

這以上三點能識別出來,基本上這個人就大差不差了,最後就要看突發事件了,一個人在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中往往會褪下自己的面具。希望這些能夠幫到你,如果對心理識別感興趣,可以關注我『霖士心理』...


對於你想了解的方面,只要提出這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然後仔細聽他的 「用詞」

看不見的動機

《韓非子》里有篇文章,講的是「狂者東走,逐者亦東走」,就是說發狂的人往東邊跑去,追逐他的人也是往東邊跑去。如果我們只是看行動而不看動機的話,對發狂的人,和對追逐的人的判斷就認為都是一樣的。

我們看社會上常常報道的一些情感類新聞吧:比如前不久報道的,天津一個34歲的女人,給一個17歲的男人(報道說,這個男人長得老成,就謊稱自己26歲了,然後這個男人為了獲得金錢,就和這個女人談戀愛,期間通過各種理由弄到女人的金錢近百萬元)生了個孩子,其後這個男人玩消失,報警後,才知道他才17歲,而且就是靠騙各種女人的錢財為業。

我相信這個男人在追這個女人的時候,言語上肯定是甜言蜜語的,行動上肯定是買買鮮花,買買包包,看看電影,殷勤獻媚的……就是其言語和行動上,和一個好男人追求一個女人沒有區別。但是這個17歲男人的動機,和一個真正好男人的動機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個的動機是:騙取女人錢財

另一個的動機是:和女人結婚,幸福得生活一輩子

這就是為什麼我前面很強調,我們常聽說的「言行一致」的對人的判斷方法是有本質缺陷的,就是它只對外在的做判斷,但是不考慮內在的。

那麼怎麼考察一個人的動機呢?

這就需要我們勤快一點!多思考「他為什麼會這麼說?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不要只靠耳朵和眼睛,也多靠靠大腦!遇到任何人,多想想(這是一個練習,練習得多了,這種思考別人動機的能力就提高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同時,一定要仔細聽他的話,他的話有較多部分能反應出他的價值觀,他的潛意識!!!

比如我們要和他合夥做生意,但是他的話里,常常出現的詞語是「賺錢」,「利潤」,「賺錢就行」,「幹個3年就賣了」,「產品能賣出去就行了!」,卻很少出現「公司文化」,「凝聚員工人心」,「社會價值」,「意義」這些詞。那麼我們就知道了這個人要和我們合夥的動機,那麼我們就一切按照金錢的規則來運行,不要和他談什麼社會責任,不要和他建立什麼非金錢的關係。

比如他在追求一個女人。但是他的話里,常常出現的詞是「結婚」,「買房」,「家務」,「生孩子」,「工資收入」,「你真漂亮」卻很少出現「我的價值觀」,「你的價值觀」,「共同奮鬥」,「愛」,「我們之間的問題」(很關注事物問題的人,才是真正在乎這個事物的人)這些詞。那麼我們就知道他只是想要結個婚搭夥過日子,而不是想找一個「一生獨愛你」的婚姻。

各種場景太多,就不一一提及了,總之,我們不能打開一個人的大腦看他的動機,所以只能間接得去了解和分析,而仔細聽他說話的用詞,就是一個好的分析工具。

感謝您對微信公眾號: 米知山 的關注。

關注個人成長,分享對成長的認知、方法,堅持正知、正念、正能量。

【每周2到3篇,感謝您的關注】

以上文字摘錄自文章:

米知山 | 對人的三維判斷:言語、行動、動機?

mp.weixin.qq.com圖標

跟父母的關係……

有的時候跟父母關係不好是父母做的太過分了,然而在這種糟糕的養育環境下長大,很有可能不會建立親密關係,或者說沒有能力維持一段長久的親密關係。

也就會出現傳說中的拎不清,

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你最近在讀什麼書?

沒有閱讀習慣的就會一臉尷尬,

有閱讀習慣的一說,你就大概能夠知道他的精神世界了。

還有就是跟他談論一下前任,前公司,

如果他滿口都是前任前公司的壞話,要麼就是他太自私要麼就是他看人眼光不行,容易被忽悠……

還有就是跟他聊聊社會熱點問題,

比如公交車掉河裡

強東強姦

彩禮很貴婆媳關係參考奇葩說各種辯題基本上這個人的三觀就差不多問出來了……e

謝邀。這個話題好大啊,真是讓人摸不到頭腦……關注了,以後等著看大神的答案


應邀

佛法認為,在世俗上「全面認識一個人」,主要是從善惡兩方面看。

但是,現代人的善惡標準很多時候是因人而異的,充滿了不確定性。

還有,人的身心行為始終都是一個複雜的變數。可能有時是善的,有時是不善的。有一些事兒是善的,有一些事兒是不善的。等等等等。

所以,對人的全面認識始終都是一個變數,具體事物還需要具體分析、衡量。

佛法中對人的認識,有以下幾個方面:

1、善的方面有:行持五戒十善。反面即是:犯五戒,造作十惡。

2、善的法面有:勤修戒定慧。反面是,造作貪、嗔、痴、慢、疑。

當然,還有更加深廣的,暫時就不說了。


全面的話,很難,只有隨接觸時間與經歷的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