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過去10年,是互聯網的天下。阿里巴巴騰訊先後突破5000億美元關口,正式向世界級大公司亞馬遜和Facebook開戰。但其實,除BAT華米OV等科技巨頭外,還有一家高新科技企業為中國掙得了無盡光榮。它就是華大基因。

去年華大基因完成上市,盤中市值一度突破千億。作為這家巨頭科技的領頭人,汪建直到今日都沒有車,沒有房。如今63歲的他,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深漂。

1954年,汪建出身於湘西一個軍人家庭,歷經文革,先後就讀於中南大學和北京中醫藥大學。1988年,汪建赴美留學攻博士後,畢業後在華盛頓大學從事細胞分化與增值相關性研究。在美國讀書期間,王建就深入了基因研究領域。

歡迎關注乾視頻,每天為你更新精彩問答

1994年,40歲的汪建決定回國發展,與楊煥名、于軍等基因組專家投身於「人類基因組計劃」。而此時,國內關於基因科學根本還是一片沼澤。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汪建聯合國內外同行大力遊說政府,幹出了一件轟動一時的出格事件。1999年9月1日,人類基因組計劃第五次會議在倫敦召開,汪建和楊煥明在沒有政府授權的情況下,代表中國拿下了該計劃1%的測序任務。可喜的是,汪建的這次造反行動,最終讓其拿到了政府5000萬元的項目經費。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汪建算是這句話最好的踐行者了。

雖然有了項目資金,但要想把基因科學做起來,人才是第一關。汪建在人才挑選上,非常大膽前衛。在華大基因,沒上過大學或上了大學沒畢業是一種收到標榜的榮耀。當然,汪建並不是宣傳「上學無用論」,而是他認為傳統教育在思維方式上落後於時代,尤其不適合基因科學。不僅在招人上粗線條,汪建在管理也是出了名的大老粗。華大沒有門禁,沒有打卡。總之,這幾乎是一家沒有管理的公司,但幾乎每個員工都在鼎力付出。

然而從事科學研究,很容易就被商業化牽絆,汪建也同樣面臨了難題。基因科技在早期非常燒錢,但汪建卻始終擺出一副高冷,投資人愛投不投的姿態。他不希望投資人插手項目,更不允許投資人以盈利的標準來衡量科技成果。

正是因為汪建這種老頑童式的固執,才讓華大一步一步走到了如今,成為了讓中國驕傲,世界膜拜的頂級科技公司。


一個梟雄企業家。過去的傳統行業中,這類口無遮攔,行事高調,能協調政商關係的企業家很常見,在基因測序這樣的「高科技」行業,汪建似乎是另類。

我是91年生人,中學時生物書上介紹人類科學的進步,一定要講人類基因組計劃,華大基因正是從這個計划起家的。而這個計劃,中國政府一開始甚至根本就無意參與,華大基因另一位創始人在國際會議上高調承諾,「中國願意承擔1%的測序工作」,儘管他還沒有獲得任何授權。

這件事的結果反倒是華大基因獲得了5000萬元的政府資助,正式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這是華大基因一切發軔的開端。

之後的華大基因基本延續了這一套高調的,to G的路線。幫政府做水稻基因組測序,媒體的報道是這樣的:

2001年,杭州華大成立,做的事情是水稻基因組測序。楊煥明(華大基因另一位創始人,在國際會議上宣佈承擔人類基因組測序1%工作的人)的家鄉在浙江,當地政府提供了支持。公司裏貼滿「精忠報國」的標語。汪「誑」大家說日本將在「9.18」完成水稻基因組測序,以此激勵年輕人加班加點。作為一個鼓動者,汪的手段是否高明暫且不論,效果明顯。由於浙江當地政府換屆等原因,華大得到的支持沒有想像的多。水稻基因組項目據說花費2億多,華大欠下一屁股債。但汪建認為這一項目意義重大:它由華大獨立完成,為華大帶來了「國際影響」。

因為和中科院分道揚鑣,華大基因南下落戶深圳,為了獲得深圳政府的資助,華大基因打出的牌是,「在《科學》、《自然》幾本頂尖刊物發50篇論文」,最終它獲得了數億元的資助。

傾盡所有收購美國基因測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CG),汪建的百科詞條對此頗為自豪,「成為中國第一個收購美國上市公司的民營機構,被國際大佬、國外媒體紛紛冠以『中國創新的典範』。」

這樣一個遊走於政府、資本、學術之間的梟雄,一面打民族牌、科技牌,一面通過各種手段購買、收購基因測序儀器,還屢屢破格提拔年輕人,遊走在商業甚至法律的邊緣,終於把華大基因做成了市值超過500億元的上市公司(市值曾一度突破1000億)。

直到最近,汪建和華大基因還屢屢出現在新聞中,不過似乎負面居多。2017年12月,汪建說,「普通老百姓沒必要接種宮頸癌疫苗,要是實在有錢可以打。」之後被專家痛批混淆了預防和宮頸癌篩查的關係,誤導公眾;同樣是去年12月,在一次論壇上,廣葯集團董事長的「喝王老吉延壽10%」的言論獲得華大基因CEO贊同,被王思聰痛罵,儘管當事人解釋只是禮節性點頭;最近的一次引發輿論熱議,是汪建的聳人聽聞的「我們公司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就是我們7000人所有人的恥辱。」

大象公會創始人黃章晉在微博不客氣地說,「因為汪建老師喜歡定期對外講話,所以,華大基因是東半球公關危機最大的企業,如果汪建平時不出來說話,那麼華大基因即使取消整個公關部門,公司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這或許說明,華大基因過去那套面對政府、公眾的宣傳套路已經過時了,甚至資本也已經不買賬了,華大基因目前的市值,相比最高時已經腰斬,不過「要活120歲」的汪建應該不會改變自己的梟雄本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