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是國內基因診斷龍頭,上市之初被譽為人類生命基因工程領域的騰訊,公司在對未來人類生命科學有著開創性的意義,但是現在基因診斷層面的臨牀應用少!

 華大基因主營業務為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為醫療機構、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提供基因組學類的診斷和研究服務。

  2015年和2016年,華大基因主營業務收入的最大來源,為生育健康(比例分別為43.5%、54.62%)。2014年,生育健康的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31.71%。


  華大基因是因為前後兩份申報稿的產銷量出現了差異而被質疑存在造假嫌疑的,在華大基因2015年12月11日報送的申報稿顯示,生育健康類服務(以樣本數為統計口徑)2014年產量約為51.56萬個,銷量約為51.56萬個。

  ▲生育健康類服務(以樣本數為統計口徑)產銷情況 數據來源:2015年申報稿

  而華大基因2017年3月14日報送的申報稿顯示,生育健康類服務(以樣本數為統計口徑)2014年產量約為42.51萬個,銷量約為42.51萬個。

  ▲生育健康類服務(以樣本數為統計口徑)產銷情況 數據來源:2017年申報稿

  經初步計算,華大基因前後兩份申報稿,生育健康類服務(以樣本數為統計口徑)2014年產量減少9.04萬個,變化幅度為-17.54%,銷量減少9.04萬個,變化幅度為-17.54%。

  為何前後申報稿,相同年份生育健康類服務(以樣本數為統計口徑)的產量、銷量數據不符?前後申報稿差異的產銷量去哪了?

我們知道,造假是為了讓財務報表更好看,現在就讓我們看看華大基因的財務報表詳細內容有多好看。

按現在最流行的估值指標首先是凈資產收益率,它的凈資產收益率8.69%,好像也不高哦。還有一個就是凈利潤增長率,勉強算它10%也是很平常啊。

近四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20%,這數據好像A股市場有很多股票都可以達到這個標準。

說真的,就算沒有造假,這份財務報表也不好看。如果真的造假了,那就更難看了。

華大基因現在的股價是208.19元,在新股上市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9月8號那天就實現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十倍股理想。雖然剛剛暴跌了兩個跌停板,但是後市還是很危險,幸好敢買200多元股票的散戶也不多,估計最受傷的是坐莊遊資吧。


證監會查處上市公司ipo造假動真格了。從早期創業板龍頭樂視IPO造假被披露,到次新股華大基因被爆出ipo造假,表明管理層加強ipo審查,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的決心勿容低估。糾正一下提問:華大基因發行價13.64元。

連同趙薇的祥源文化、龍薇傳媒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和市場監禁,短短一個月時間,監管部門已經查處了一系列的上市公司各類違規事件。一方面是認真履行證監會的職能,另一方面乃穩定A股市場的金融秩序,還股民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

華大基因IPO數據撒謊,項目曾遭3千人聯名舉報。查詢相關信息,一年多前華大基因在尚未上市之際就受到社會各方面的質疑,對於華大基因IPO表示反對。然而,華大基因最後不僅搖搖擺擺地用過了IPO審核,上市後還連續漲停板,成為2017年A股市場最大的牛股。

自從7月14日登陸創業板,華大基因股價從發行價13.64元上漲到261.99元。累計漲幅超1700%。在大多數次新股跌跌不休的背景下,華大基因居然能夠一枝獨秀,令廣大投資者瞠目結舌。上週最後兩個交易日,華大基因才終於按下了「牛頭」連續兩個跌停板。原來是早期對華大基因的質疑,現在又被財經媒體重新曝光。

記得十幾年前延續的「投資者教育」,曾經被無數股民吐糟。因為應該受到教育的並非是普通散戶,而是那些敢於造假的上市公司,是那些利用收購,重組,來證券市場「剪羊毛」的股市大鱷。上述兩類羣體,不僅應該受到批評教育,而且還應該受到行政以及法律非懲處。

本週新股IPO明顯減速,由此表明證監會IPO發行審核工作將更加慎重、規範,此舉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利好。

華大基因股價從發行價13.64元上漲到261.99元。累計漲幅超1900%。


剛剛華大基因回復深交所的問詢函了,一點都沒有超出預料之外。針對媒體的兩點質疑,公司的回應是"統計口徑不同」造成的數據差異,至於說涉及訴訟,公司則回應稱原告已經敗訴了,而且對公司業務進展沒有帶來不利影響;

市值800億的華大基因今天(11月27日)再次遭遇盤中跌停,有媒體質疑說,公司在兩次IPO預披露申報稿裏,2014年生育健康類服務產銷量數字前後不一致,2017年披露的申報稿比2015年的申報稿中,產量和銷量數據減少了大約9.04萬例。

媒體質疑出來之後,加劇了華大基因股價下跌。其實,有IPO經驗的人知道,像這類不一致很容易解釋,無非就是統計口徑的問題。在回答深交所的問詢函裏,華大基因就表示 2015年的申報稿裏採用的統計口徑是公司實際生產過程中實際檢測的樣本數,為了「能夠更好的與招股書財務章節收入和單價信息相匹配,更加符合實際對外產量和銷量的概念,便於投資者理解」,於是,公司在2017年申報稿調整了統計口徑,使用了實際交付客戶的檢測報告數。

統計口徑的調整不會影響當期的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等。

第二點,關於訴訟,其控股股東也是作為案件第三人參與訴訟。這些訴訟不屬於華大控股尚未了結的或者可以預見的重大訴訟、仲裁以及行政處罰案例。按照《證券法》以及深交所的相關規定,華大控股涉及的三宗訴訟不屬於法定披露事項。

如果這三宗訴訟屬於法定披露事項,那麼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涉嫌虛假、重大遺漏,那就是造假了。

之所以華大基因上市5個月之後,IPO的舊賬再度被提起,是因為華大基因關注度太高了!不過,媒體質疑也是好事,至少讓公司運營置於輿論監督之下。


這樣發行很難有大牛市。新股上市被暴炒到天價,然後一路回歸,到了低價時又有原始股東的超低成本的股票解禁,這樣股價更是上不去。應該發行時原始股東縮股使其成本等同發行價,上市當天就全流通,扼制住新股上市的炒作,只要這樣一個10000點大牛市一定會來!(對已發行上市的股票其原始股東減持股份應扣除發行價與其成本之間的差值,這個差值歸還給公司做為意外收入算做利潤,這樣減持反而越對公司越有利!)


這個關於華大基因的問答應該不是我第二個回答的!華大基因是國內基因診斷龍頭肯定沒錯,但是現在基因診斷層面的臨牀應用少!造假也只是想讓財務報表更好看,沒有國家撥款這公司就會倒,但同時這公司確實也為國家做了科研公關!我還是原觀點,公司有實力,但變成業績還有很長路要走!不會是樂視的,但可能是中石油!


聽聞這個消息我很痛心。華大基因上市之初被譽為人類生命基因工程領域的騰訊,甚至說是對未來人類生命有著開創性的意義,而今,又一個現實中的神話被擊碎,夢想再一次破滅,這些所謂的精英、高端人才最大的本事就是說謊和造假嗎?還有監管機構的層層審核,到底都審了些什麼,華大基因上市還不足一年吧,前面那麼華麗,閃耀著光環,當下呢,要崩塌了嗎


必然的,一個富士康式的公司,只會測序發文章,能指望它創新嗎?在深圳這個山寨林立的城市裡只有學qq纔是最終生存法則,急著IPO就是要壯大實力造成壟斷,IPO造假是必然手段背後肯定有權力來支持的。


看看它的招股書就可以發現,基因檢測的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國外巨頭illumina 這樣的公司手裡。華大的銷售主要靠產前篩查進醫保,未來的基因檢測空間是很大,可是現實很骨感。至於泡沫有多大,想起關於茅臺的笑話,只不過它不是白酒。


在這個唯錢是論的社會,促使人為了錢不顧一切,鋌而走險!犯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關部門不處置犯罪,違法不究,任其逍遙,大家是非不分,羣起效仿,變相就是鼓勵犯罪,這纔是細思極恐的可怕之處!!!


對於這類突然興起的新星,持保留意見,因為它的研究範圍比較超前,不過也可以說肯定是以後的大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這類基因研究肯定是會走在前端的,不過既然籌集資金籌股了,那財務報告也會隨之披露,對於一些它的競爭對手來說,也會泄露商業機密。相對,對於這類應該是持神祕性啊,其針對這類造假信息,也不排除有心人在作祟,也許有些發現已經超前,內部人員有紛爭,然後有了爭端。在其上市的時候被爆出,不排除有心人的故意為之。看運氣吧。如果是我,我應該也會買,不過不會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