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但是我還是挺想知道為什麼現在娛樂作家要回答這麼嚴肅的話題了,嘿嘿嘿??????!

就個人而言,我看節目,一般都是分三塊:內容、形式、目地!就從這三個方面簡單地闡述下個人的看法吧!

首先是內容,說到底,這還是一個綜藝節目,哪怕不把它分進娛樂綜藝,他至少也是個科普綜藝,可以吧?(央視大大的老粉別噴我??????)「節目立足於中華文化寶庫資源,通過對一件件文物的梳理與總結,演繹文物背後的故事與歷史」,這就是它的內容,中華文物寶庫是故宮博物院等九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寶藏出於這些大佬,每件寶藏都擁有自己的明星「國寶守護人」,他們講述「大國重器」們的前世今生,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

好了內容就是這些!

接著,形式,每集一家博物館,每個博物館推薦3件鎮館之寶,交予民眾甄選,每件寶藏都擁有自己的明星「國寶守護人」,他們講述「大國重器」們的前世今生,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很簡單看節目就是解說員先上來一頓天花亂墜地介紹一波展示的寶藏,然後請到這個寶藏的代理人,講述他的前世今生,然後我們就看到了這個代理人演繹的一大段故事,而這個就是這次要回答的問題所在,實話實說,這種演一段小故事的形式我個人覺得不咋地,我從小看得科普文化類綜藝我覺得都需要帶有他該有的嚴肅感,請明星說到底還是向了流量妥協,向現在的綜藝趨勢妥協,從而擯棄了自己原有的風格,就算在一些小環節大場景上設計的有所不同,但是形式還是那個由一個大牌壓陣,每期請不同的嘉賓來爆點的形式,而且爆點的形式還是演戲,我都不知道錄製現場的觀眾會不會睡著!

最後,目的,目的還是不錯的,而且實現地也不錯!通過電視化語言的呈現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不僅是一件博物館中的陳列品,而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生命」的文化傳奇,

從博物館「文物」入手破題文化綜藝,用鏡頭語言帶領觀眾走進博物館,力圖對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進行梳理與總結,與觀眾在一眼萬年中,感悟傳統文化的深厚與自豪。通過電視呈現的手段讓「國寶」文物「活起來」,不僅是一件陳列品,而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生命」的文化傳奇。

確實,這個節目達到了它所期望的目的,簡單概括就是:普及知識,希望人民大眾更深刻地感受自己國家的文物,這點我覺得節目做得很好!

但是,話說回來,這中間插上一大段演戲片段,確實有點辣眼,我就說實話,我不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兩期完整的節目估計都很難看下去,第一季第一期剛出的時候,就被辣退了!要不就好好解說,要不就按老樣子來,這節目就是一個拼演技的節目!!!

僅抒己見,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