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dpi是滑鼠引擎的重要参数

当然其他参数还有IPS LOD 和Hz(现在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

关于什么是dpi我就不再多说了

dip不等于滑鼠的移动速度?而是指精度?那么为什么dip调的大滑鼠移动的越快呢?(厂商这不是坑人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829026

滑鼠引擎dpi越高的滑鼠就越精准,仅此而以。

滑鼠最重要的参数是什么?重量?微动?还是模具?这些东西都是为了方便你操作你的滑鼠,而添加的。滑鼠的根本还是光头,而dpi是直接反应光头精准能力的一个参数。详细的可以点一下上面的蓝链,去看一下关于dpi的芝士。

关于在楼上大部分强答的dpi是指滑鼠应用的dpi,来曲解引擎支持最大dpi意思,我也不说啥了。


因为dpi对应的不是仅仅一个滑鼠速度,它更多能反应出滑鼠的精确度


谢邀~

我觉得应该说 DPI是最能明显感应出来的一个滑鼠参数,也许回报率、工作高度等参数改变之后对手感的影响没有特别大,但是滑鼠速度却是切实能感应出来的。

另外,滑鼠DPI其实并不是越高越好的。

先解释一下DPI哈。DPI是图像每英寸内的像素点数。滑鼠指针移动的轨迹其实就是一个一个像素点,DPI高的时候,移动的像素点就会较多,响应的就会表现出「移动速度更快、更精确」这样的属性。DPI较低时,由于感应的像素点比较少,就会容易出现滑鼠丢帧的问题。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推崇「高DPI低游戏内灵敏度」的做法。

不过现今专业电竞滑鼠的感测器,即使DPI较低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滑鼠指针丢帧的问题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追求高DPI低灵敏度的操作。

另外,目前的职业选手(尤其是FPS游戏),选择的基本都是低DPI,绝大部分都是400或800,1600以上都非常少了。这是因为,DPI过高时容易造成滑鼠指针不稳。

我们的滑鼠在滑鼠垫上滑动一段距离,感测器将这段距离的信号识别,并通过滑鼠指针表现出来。但DPI太高时,容易造成信噪比过高的情况,感测器识别过多的信息,一旦滑鼠垫上有一些不平整,或是有灰尘小颗粒等,就会造成滑鼠指针突然的加速或减速。从这个角度看,职业选手继续沿用IE3.0时代的400DPI的确是符合逻辑的。

以上~


先说观点,DPI绝不是滑鼠最重要的参数,市场上目前能买到的滑鼠,几乎不存在DPI不够的情况。

也有部分答案提到了,过高的DPI实则不适合游戏,因为这会导致滑鼠过于灵敏的状况。

也反对以下几个答案,滑鼠的刷新率和DPI没有直接关系,DPI是DPI,刷新率是另外一项不同的参数。

那么很多人对滑鼠的精度有一个误解,就是DPI越高,滑鼠精度越高吗?

更不是,反而是越低的DPI,越容易操控,所以滑鼠的精度越高。

DPI是目前商家的一个宣传手段,例如8200dpi,我不认为一个正常人可以很好的使用这么一个性能,但是的确,目前滑鼠做到这个性能指标没有什么难度。

那么,DPI越高就一定是好滑鼠,DPI低就不是么?也不是,DPI只是滑鼠众多参数中一个还算是重要的参数。

那么什么是滑鼠最重要的参数呢?

1、适合你的手型,不要出现大手买小滑鼠这样的情况。

2、适合你的用途,FPS游戏的滑鼠不要拿来打RTS。

3、按键和微动,第一个和第二个点直接关联到你的移动,这一点关乎到你的点击。合适的微动,无论让滑鼠的质量和手感可以上一个档次,例如欧姆龙的白点系列和其他的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4、我认为是表面的材质,例如是类肤质还是树脂,磨砂还是光面。

5、滑鼠的感测器,到底是激光的,还是光学的

6、是否可调节的配重啊,脚贴啊,加速度等相对次要的

7、勉强把DPI放到这里吧


滑鼠由于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不像显卡、CPU那样会特别明显,声势浩大的更新产品线。

从9.9元到9999.99元的滑鼠,都是一样用,所以很多朋友理所当然的忽略了滑鼠这一配件。

可最近吃鸡等FPS游戏再度火爆了起来,配置完全没问题的情况下,总觉得电脑欠缺了一点,这个滑鼠的选择了。

因为很多朋友平时对滑鼠根本不关注,所以滑鼠的选择成为了一个大难题。

由此我们需要了解DPI这一知识点。

DPI是Dots per inch的缩写,指滑鼠的定位精度。

我们用比较常见的1200DPI来打个比方,

依旧用1920*1080这个最常见的1080P解析度来举例。

当你的滑鼠在滑鼠垫上横向移动1英寸的距离时,你的游标就会移动1200个像素点。

也就是说你的滑鼠只需移动横向移动2英寸,也就是四厘米左右,你的游标就能从屏幕的最左边移动到最右边。

但是如果你的滑鼠DPI为2400,那么只需要横向移动滑鼠1英寸就可让游标从屏幕最左边移动到最右边!

如果说DPI是车速,那么需要移动几厘米就是路程。同一地点,自然是车速越快,所花时间越少喽

所以DPI高的滑鼠确实好处颇多,由此得来了这样的结论,DPI越高越好。

我一直都会说DPI是滑鼠最重要的参数,可我从没说过DPI越高越好。

我们通过计算得知在4K解析度上,400DPI的滑鼠从屏幕的最代边移动到最右侧,需要移动近24厘米!

同样的距离,8200DPI滑鼠仅需要在桌面上移动仅1厘米即可完成。

但滑鼠的DPI并不是越高越好。DPI越高,滑鼠的灵敏度就越高,控制难度也就越大。

试想吃鸡游戏,发现敌人时手微微一抖,游标在划出一道美丽的抛物线后,由于目标人物小,滑鼠的DPI高,只能慢慢瞄准,然后「挪」到目标点上,此时目标不是消失了踪影,就是你被打死喽

所以高DPI让操作变得更加困难,容易将第一时间击毙敌人的机会错过。

而低DPI就没有这个顾虑,可以准确快速的瞄准敌人,带来更精准的操作。

这里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游戏时,更高的DPI可以满足我们更快的查看四周环境,了解自身位置,而更低的DPI则可以在瞄准时给予更高的精度,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怎么可能会有一款滑鼠DPI需高则高,需低则低呢?

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也很多,毕竟对于FPS游戏玩家来说,这是一个可以瞬间提升游戏水平的关键之处。为此花了几天时间去当一个爬虫,选购滑鼠。

最后结果还不错,啊

就被骗了一次。

因为我想,DPI既然无法自行改变,那么在游戏中,按一个设定键,DPI就会变低,再按一下就变高不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先在某东上挑选并购买了一款人体工程学滑鼠,售价三位数。

这款滑鼠把DPI切换键放在了最顶端,这种设计让我信了他的鬼话,以为用大拇指按会很方便,事实证明全是瞎胡闹。

由此我把目光放到了老牌巨头中,还真就发现了这么一款DPI随心所欲的滑鼠。

用这款滑鼠打了几把游戏,手感相当在线,成功吃鸡。

这就是滑鼠巨头,雷蛇推出的巴塞利斯蛇。

滑鼠静静地躺在里面。

整体而言巴塞利斯蛇的外观非常低调,

这滑鼠还隐藏著三颗澎湃的心。

1、16000 DPI 5G光学感测器

2、可自定义阻尼滚轮

3、可拆卸式DPI切换按键。

其中雷蛇的这个滑鼠感测器可大有来头,目前走在滑鼠届前列的三巨头:雷蛇、罗技、赛睿中,

主力滑鼠使用的都是原相的光学感测器,以3360这款感测器为基础,

雷蛇定制的PMW3389感测器(巴塞利斯蛇的感测器)拥有16000 DPI,50G加速度。

罗技定制了PMW3366,200~12000DPI,最大加速度&>40。

赛睿定制出TrueMove3在数据上和原相的PMW3360并无区别, DPI为12000, 50G加速度。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搭载在巴塞利斯蛇上的PMW3389是市面上所能买到的参数最好的感测器。

在滚轮的后端有两个DPI按键,可以方便玩家最快的根据目前的环境调整自己滑鼠的DPI。

16000DPI的滑鼠简直就是整个战场上的大杀器。

依靠巴塞利斯蛇的可拆卸式 DPI 切换侧键,在按住此侧键时,你可以暂时改变灵敏度,以实现事先预设的瞄准精度。

还记得我说过得高DPI和低DPI共存吗?

巴塞利斯蛇这款专为游戏而生的滑鼠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发明出了这个可拆卸式DPI切换侧键。

在需要瞄准时轻轻一按,直接变成400DPI的精准度,再也不怕滑鼠DPI太高不能瞄准了

需要跑毒时,高达1600的DPI轻松环顾四周,双剑合璧,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饿肚子了~

我们把滑鼠翻到反面,可以看到最上方旁边印有「Resistance」英文的旋钮,这就是自定义阻尼滚轮的精华所在。

通过调节这个旋钮,可以控制滑鼠滚轮的阻尼,在切枪等用到滚轮的操作中以获得最好的手感。

为了更好的感受到巴塞利斯蛇的握持感,我去找了这么一张半透明图片,巴塞利斯蛇相当贴合手掌

我们来看一下滑鼠整体的规格参数:

16000 DPI ,5G光学感测器,

最高450 的IPS和50 G加速度,

手感超好的可自定义阻尼滚轮

配上可拆卸式DPI切换按键

再加上目前最强的滑鼠感测器PMW3389

有一定需求,也有经济实力的朋友们,可以选择带它回家,一定程度上,省心省力。

如果你因为在FPS的游戏中为即时调整DPI而伤脑筋的话,雷蛇的巴塞利斯蛇滑鼠无疑是一个优秀的选择,但这些硬体设备起到的更多是辅助作用。

首先要确保设备不是你的短板,而影响你成为神枪手的真正关键还是刻苦的技术训练和对FPS热忱的心。


实在没从赞数第一的回答看出什么科技含量,之所以很多人赞大概是因为他们看不懂???或者说太长了???

滑鼠的DPI其实反应的是扫描精度,也可以理解为每英寸移动所采样的数量,而不是所说的什么移动速度。DPI越高,滑鼠精度越高。

如果十几年前就经常玩电脑用滑鼠抠图的人应该知道,用著家用PC附赠的滑鼠想要扣一个像素实在太难了,滑鼠DPI极低,精度达不到像素级别。

至于滑鼠指针的移动速度,是接收到滑鼠硬体的数据之后,在系统或者软体内加权来计算出的一个图形反馈。

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1、用极慢的速度移动滑鼠从滑鼠垫左面到右边。

2、试著用很快的速度移动滑鼠从滑鼠垫左面到右边

这两次尝试在屏幕上移动的距离是不一样的。移动速度快的那次会移动的更远。这就是滑鼠加速演算法。

另外可以在系统设置中调节滑鼠移动速度设置。如果你用的是高端滑鼠,带驱动的,可以直接调节滑鼠的dpi,所以一般调节方式是把系统的滑鼠速度调到最慢,然后再调节滑鼠的dpi。以尽可能的提升DPI。

DPI越高,滑鼠移动越精细,但是在现在dpi高到爆炸的情况下,并不建议拉满DPI,太高的dpi在低端滑鼠垫上的体验并不好,因为凹凸不平的滑鼠垫会产生许多问题,例如说滑鼠滑动不均匀,就是发飘的感觉。

以上

---------------------------------修改----------------------------------

恳请大家送给赞数第一,一个踩。我所希望的,是在知乎这个世界中消灭不懂装懂,用长篇大论来误导别人,真的很可恶。


dpi并不是滑鼠最重要的参数。

买滑鼠,看引擎,看引擎调校,外型,手感,按键,微动选择,易用性(有没有驱动,有没有板载内存,驱动是否易用),有没有灯。

用起来顺手比较重要。


一般来说,DPI代表了滑鼠的硬实力,高DPI+低滑鼠速度会比低DPI+高滑鼠速度会有更好的定位精度。


最重要的参数难道不是rgb吗?


dpi重要,也不重要,因为有插值这一方法强行提升dpi,就拿前两年最经典的插值,3050引擎插值到4000dpi,3050原生2000dpi,插值的的后果就是,2000-4000dpi这一阶段会出现丢帧现象,这种做法用来欺骗只懂dpi的小白,还是不错的,举个具体的例子,牧马人。dpi也重要,因为高dpi是一个高级滑鼠引擎必有得东西,但是我觉得就fps来说,dpi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就滑鼠引擎来说,还有另外几个参数。

滑鼠感测器最大ips:表示感测器CMOS成像之后,DSP能处理的最大滑鼠位移速度,单位in/s。人的极限是225ips,而3310引擎的130ips一般就够用,当然这个数值越大越好。

刷新率:单位是fps,一般来说6000fps以上就是稳定的,当然我的理解越大越稳定

最大加速度:单位g,滑鼠的启动响应时间,数值越大,时间越短,3310为30g,而3389为50g,当然30g也就够用

最后总结一下,滑鼠手感最重要,当然前提是配置要够,不要盲目迷信dpi,合适就是最好的,好好用,不撕逼

ps:以上为拙见,还有复制的东西。如有什么不对,请指正


看到有些人说DPI高了才能发挥游戏全部实力,打CF16000DPI打CF身临其境哪个,你确定不会晕吗?适合自己的DPI才是好的,其实DPI也能反应一个滑鼠的好坏。


我的天,现在的玩家对于设备的了解已经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程度了吗?回答的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太长不看的总结:不是。

我不是说dpi不重要,而是市面上几乎任意一款售价超过200的非无线滑鼠,几乎都是针对专业玩家推出的,所以在dpi这个指标上都能够满足大多数玩家的需求。所以光光纠结dpi这个单一指标没有太大的意义。

一款好滑鼠首先要适合你的手型。小手拿一个大滑鼠显然无法做到自如的操控,大手握小滑鼠会稍好一点,但是时间一久很容易累。所以,选滑鼠的第一步就是要适合自己的手掌大小。

然后在合适大小的前提下,去感受人体工学方面的设计和自己的使用习惯是否一致,快捷键是否足够且位置合理,各个快捷键的设定、点击是否方便,按键反馈会不会太硬太软等等。这样才能挑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滑鼠。

然后是关于滑鼠速度的科普:

首先所有的windows系统都有一个很糟糕的设计叫做滑鼠加速。其原理为在滑鼠移动距离相同的时候,移送滑鼠的速度越快,游标移动的距离越远。这个设计会导致我们很难练习出移动滑鼠的肌肉记忆,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关闭windows默认开启的滑鼠加速这个功能。具体做法网路上很多我就不细说了。

然后要明白edpi的概念。因为所有对滑鼠移动精度有要求的游戏都会提供游戏内的滑鼠速度设置,包括windows自己也有独立的滑鼠速度设置。这个设置数据乘以滑鼠的dpi才是最终实际的滑鼠移动数据。

所以,游戏内设置为1的移动速度的1600dpi的滑鼠,和游戏内设置为4的移动速度的400dpi的同个滑鼠,其实际移动速度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1600dpi的情况下,滑鼠会更精确地捕捉移动路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1*1600的设置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滑鼠移动反馈。这也就是高dpi滑鼠的价值所在。买个高dpi的滑鼠切换到低dpi模式去使用那完全是对设备的浪费,除非这款滑鼠的高dpi是通过软体插值得来的,否则,尽量使用你的滑鼠所能提供的最高dpi,然后通过游戏内的滑鼠速度设置去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滑鼠速度设置。

但是,滑鼠并不是独立工作的单位。同样一款滑鼠,edpi相同的情况下,屏幕解析度的变化、贴没贴脚贴,以及在不同材质的滑鼠垫上,移动速度都有著天壤之别。所以,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情况,去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edpi设置。

那么怎样的设置比较合适呢。以fps游戏来举例。理论上,越低的滑鼠速度,越有利于高精度的瞄准。但是过低的滑鼠速度,低到无法迅速转身的话,显然对于被偷袭的情况不利。所以,先保证无论左右转,都能够迅速完成180度转身的前提下,去尽量降低滑鼠速度,是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的办法。

寻找到自己感觉比较舒服的滑鼠速度以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肌肉会慢慢记住滑鼠的移动距离与屏幕距离的对应关系。随著这种记忆越来越靠谱,你的瞄准的准确度、速度上的表现就会越来越好。


十几年前刷新率/帧率也是同等重要的参数,不过当今已经弱化了,DPI是主要的参数。罗技当年就走过一段高DPI低FPS的弯路,被当时的微软吊打。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作为一个普通玩家,我告诉你滑鼠参数最重要的是外形,说白了就是你握著舒服不舒服,个人玩过3310,玩过3360,玩过3389,赛睿的TrueMove3我也试过,有驱动的赛睿,罗技我玩过,没驱动的卓威我也用过,最后我留下了两款滑鼠,罗技G502和卓威EC1B。

G502能拉到12000DPI,然而我用滑鼠最多没超过3000DPI,因为DPI太高了我用不习惯,所以我觉得DPI或者说晶元这东西,只要不是特别垃圾就好,下限很重要,上限无所谓。没错,我就是晶元够用党。很多人会觉得不够用,我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诚然前一阵CSGO比赛上,Niko的座位EC2A丢帧了,但是你看还有多少职业选手还在用EC2A和EC1A,连职业选手都选择信赖的东西,你质疑它不够你用?

所以说我觉得最大DPI就是一个炫技的东西,就好像你拿240HZ刷新率的显示屏玩吃鸡一样,本身根本跑不到那么高的帧数,240HZ又有什么用。最大DPI是厂商告诉你它有多厉害,而不是告诉你你要用什么,所以与其纠结引擎,晶元,驱动,不如找一个你窝著舒服的滑鼠,因为舒服才是最真的感受

为啥我觉得手感最重要。。。。。。DPI反正都够用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