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看到這個題目,我都笑出聲來了,相關歷史人物已載入史冊,或受人仰視,或罵名滾滾來。說康熙遇見了慈禧,這絕不可能。然作為茶後談資,可戲說一番。

話說董鄂妃香消玉碎,順治帝如患情花劇毒,痛斷肝腸,不登帝位、不理朝政,欲出家為僧,眾臣苦諫無果,太后慈禧以砒霜相逼,帝萬念俱灰,揚起脖子喝之,遺旨立三阿哥玄燁為帝,索尼等四大臣輔政,待玄燁成人後親政。

慈禧權力慾望又被勾起,垂簾聽政的念頭早在順治帝幼年時就有,現在更強了一些,但想法雖然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幼主上有帝師教導善誘,下有四大臣忠心護主,垂簾聽政一事屢屢受挫,看來還需從長計議。然慈禧乃宮廷鬥爭的絕世高手,不甘心就此了事,於是一條絕妙的挖坑大計就產生了:

一、分而治之、各個擊破

1、索尼。此人雖稱病不出,但大家說這傢伙在釣魚,釣對大清、對先帝、對幼主玄燁不忠的魚,又說索尼是首輔,相當於宰相,是四大臣領頭的,老奸巨猾、門生故吏遍天下,有經天緯地之才、扭轉乾坤之力。慈禧好幾次對他軟硬兼施、恩威並用,但發出的力就好像打在了棉花上,不得要領。面對慈禧和鰲拜的鬥爭,索尼這老泥鰍實在是狡猾大大的,從不表態,還有說索尼審勢度時,暗自揣摩,實際上就是牆頭草,黃土都埋在索尼脖子上了,最好等他老死。既然索尼不能動,也動不了,就先列入觀察期吧。

2、柿子要找軟的捏,這蘇克薩哈像個軟柿子,他原為攝政王多爾袞的近侍,跟鰲拜又不和,所以慈禧稍加示意,便有人檢舉蘇克薩哈當年曾參與多爾袞密謀篡位的事,很快蘇克薩哈就下獄問了死罪。

3、遏必隆,他生性圓滑,膽小怕事,在這幾股勢力的鬥爭中,他只想獨善其身,遊走於慈禧與鰲拜之間,慈禧為了拉攏他,不顧玄燁的反對,不惜將遏必隆之寡婦孫女許給了年幼的玄燁。

4、最難纏的就是鰲拜了,這傢伙戰功顯赫,手握不少軍隊,對先帝和幼主非常忠心,容不了慈禧干政,慈禧幾次派人暗刺鰲拜,都被他輕易化解,不愧為「大清第一勇士」。雙方水火不容,好在鰲拜顧忌慈禧太皇太后的身份尊貴,隱而不發、無可奈何。

二、慈禧的兩種結果

1、善終。看到康熙剛強、睿智,特別是戰鰲拜,平三藩後,慈禧垂簾聽政的想法自此消失,然後母性大發,盡心輔佐、點化、幫助康熙,從不幹政,是一個慈祥的奶奶。最後老死,康熙要風光大葬;但慈禧臨終遺旨,陵墓下葬時要絕密,不得有貴重物品陪葬。所以至今無人知道慈禧墓的具體位置,更不會被盜墓拋屍了。

2、惡報。對內煽風點火、干涉朝政,對外勾結沙俄、勾結吳三桂,密謀引沙俄、吳三桂的軍事力量進入,除掉康熙,另立幼主,先垂簾聽政,後效仿武則天,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女皇。

好多年過去了,慈禧垂簾聽政的事依然沒能實現,但對皇權的慾望更強烈了。玄燁親政了,索尼也老死了,鰲拜也被康熙剷除了,此時的慈禧深感自己年事已高,現不作為,恐以後再難作為,只能老死。慈禧怎麼容忍自己碌碌無為而屈居於他人之下?如是極盡所能地干涉朝政,康熙鑒於皇祖母的身份,只能忍。

慈禧和沙俄勾結,欲用沙俄的軍事力量進入中國幫自己打敗康熙,而後割地賠款,盡「中華之物力、接沙俄之歡心」!

慈禧又和吳三桂暗中勾結,承諾待吳三桂舉兵起事成功之時,慈禧廢除康熙,另立新主,中國西南各省交由吳三桂經營,世襲罔替、無需上朝納貢。

慈禧已經迫不及待了,已經想好了自己登基稱帝時的諸多事宜。比如:自己是女人身,那將來登基後的年號就叫做「皇爸爸」,相對於大清,那自己的國號就叫「大渾」;這樣作為第二個女皇,也可以名垂千史了!還有:命心腹男寵為自己製作龍袍,以備登基稱帝時使用。

終究,正義戰勝了邪惡,吳三桂兵敗如山倒,康熙找到了慈禧勾結沙皇、勾結吳三桂的鐵證,又有男寵為了活命,將為慈禧製作的女式龍袍獻給了康熙。但畢竟慈禧是皇祖母,康熙本來打算送慈禧回熱河養老,從此不聞不問,但朝中大臣「放虎歸山」的呼聲實在太高,康熙無奈,只得下令慈禧喝砒霜湯,慈禧一族永世為奴,不得重用。

您認為慈禧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結果呢?歡迎您在下面的留言區批評、討論或者補充!


慈禧太后難道不想滿清朝廷興旺發達嘛?很顯然並不是這樣的。只是趕上了滿清朝廷最衰弱的時間點上了,外部世界?又是三千年未有的巨大的變化,這些事情,不是誰都能夠應付得了的局面。慈禧太后僅僅是就對於滿清朝廷的局面維持上來說,做到了她所能夠做到的一切了。至少是,滿清朝廷在慈禧太后的手裡並沒有亡國。同樣的道理布木布泰(孝庄太后)她出生在滿清朝廷興起的時間點上,要是把她放在了滿清朝廷最衰弱的時間點上?她做的未必就一定要比慈禧太后好到哪裡去?甚至於還很有可能不如慈禧太后做的好。因為滿清朝廷的江山社稷,都是愛新覺羅.多爾袞打下來的。慈禧太后有這樣強有力的政治盟友嘛?愛新覺羅家族還有誰能夠有多爾袞那樣的能力?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


康熙遇見慈禧太后的話,全世界都是中國的,慈禧太后的能力真的不可小看


歷史不可假設,就是說過去事的絕對性。


很贊同,全是世界都是我們的!!!


就象漢武帝與竇太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