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的話不會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我已老了也不想進養老院。因為我不相信養老院會比居家養老強。我一向主張生活不能自理了就請保姆居家養老。一個保姆服侍你一人總比養老院平均一個要服侍多個強。而且居家養老想喫啥就喫啥。跟保姆商量著燒。而且什麼時候想喫就喫。想睡就睡。那是食堂伙食無法比的。再說倘若保姆不稱職可隨時換。也方便跟子女相處。再說養老院裏雖然人多熱鬧,但也難免鬧矛盾,老人脾氣都挺怪的,碰到難相處的,就比什麼都難受。再說費用,現在養老院想獨居室或跟老伴共一室都不便宜。(我不瞭解具體情況,只是在退休羣公眾號的文章裏看到過。)居家養老房子是自己的,特別是農村有的是房間。單保姆費用有幾千一月也差不多了。我們這裡小時工是二十五元一小時。不會比養老院貴的。另外我有個鄰居,是個孤老。也曾去過福利院。最後還是回家請人服侍到死。裡面有些具體情況我沒親身經歷不便多說。反正送養老院是沒辦法的辦法。我只是談自己的看法。無意貶低什麼,更不會攻擊什麼。還是大家根據具體情況自己決定吧。特別尊重老人意願就好。

謝謝邀答。敬請指正。


這是一個孝道的問題。

孔子有一句關於孝道的言論,大意是,對待父母,如果僅僅是供養,那和養犬馬沒區別了。

人到中年,朋友們聊天,自然會談到對父母的孝敬老養問題,我常常這樣認為:

第一要有心。沒有孝敬父母的那份心,那你為父母也做不了什麼。

第二要有空閑。經常看望父母,多陪老人。人老了,需要有人在一旁傾聽。

第三要有經濟能力。這可以讓父母在晚年,不必為物質或經濟上的匱乏而煩惱,讓他們生活無憂。

當然了,現實中很難做到三點齊全,當你懷著一個孝心,去考慮父母的養老時,只要他們願意,應該選擇對老人最有利的養老方式。

所以,什麼形式養老不重要?讓老人順心、安心、暖心最重要。

所以,我不反對把老人送去養老院。


可以說沒有一個父母願意進養老院的,只是各人的家庭情況和想法不同。老人有兒女要進養老院是怕拖累自己的孩子;無兒有女或無女的可能非得進養老院。我是過來人,雙方父母都早已離開,作為晚輩,我是不會把父母送進養老院的,老人在家一輩子,到不能自理的時候又送進養老院,是自己願不願接受?如果兒女是國家重要工作人員沒辦法照顧,可以請保姆在家照應也不會送養老院,有可能是兒多女多都不願照顧或是老人脾氣太倔難伺候,沒辦法把老人送進了養老院。以哪種形式善養老人,都要有孝心和誠心,還要負出人力財力,不能讓老人餓著凍著渴著熱著,對誰這樣誰都不好受,也不願意忍受,換位思考,讓老人都安度晚年,照顧再好老人也有去的一天,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為人在世誰都從小時走過,父母如果把我們當寶貝捧在手心供養我們長大,再苦再難又供我們上學,老了我們不養老人,嫌棄老人臟,想想小時候的自己臟不臟,父母若嫌棄我們,早把我們餓死了。我們長大了,成家了,有孩子了,更該懂得報答父母的恩情。不喫鹽不知道鹹,不養兒子不知道難;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父母恩。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懂得報答父母的恩情!


當自己兩個老人老了不能自理了、我們做兒女的就要想辦法照顧好自己的老人、如果自己的工作能兼顧上孝敬父母那就再好不過了。自己照顧自己的父母那肯定是盡心儘力。又放心又盡了責任。老人過世後自己心無遺憾,問心無愧實在是好。可有些人工作忙或者離老人遠不能盡孝就要請人來照顧或送老人去敬老院。老人願意去還好,要是老人不想去即使把錢花了到老人去世了自己的心都不甘。因為自己對老人的那種親情戀念會折磨的你總覺的對不起老人。所以我是不能接受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去的。因為養老院裏老人不自由,。且把自己的老人交給別人管我不放心。


謝謝邀請!提起來就心酸,我們的老父親在三十八九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又當爹又當媽辛苦的把我兄妹三人拉扯大,真是不容易!可當我們各自成家,父親本該享受時,他老人家突發腦出血半身不遂了,剛剛六十三歲的父親得了這個病,不說他自己接受不,首先我就接受不了,整整哭了七天,又埋怨自己的疏忽,又責怪妹妹的大意,唉!因此姐妹鬧的也不和睦,真是無法接受父親得病,心疼的心都碎了,我們三個孩子輪流在醫院看護,各自儘力而為,出院後我就把父親接回我家照顧,因為哥哥妹妹脾氣那時不是很好,我怕時間長了他們沒好氣,那樣父親也養不好,就這樣父親在我這一年多,隨後孩子上學我要陪讀,因為我要帶父親陪讀,所以在學校附近租了個兩室一廳的房子,老公在家跟婆婆生活,偶爾去看看我們,妹妹妹夫後來覺得不好意思,就主動要求輪流照顧,我駁回了,可她們很堅持,最後哥仨輪流,父親走後我就做了婦科腫瘤手術,聽說剛到哥哥那半個月哥哥就承受不了,其實哥哥是在外地租房跟人家一起做生意剛剛起步,又離婚帶個兒子,真的很不容易,妹妹也是年輕剛流產想要孩子,最後決定把父親送養老院了,我們都不想,可我實話實說久病牀前無孝子這句話是有來頭的,儘管我們都是孝順孩子,那時候都二三十歲,都不想栓住吧,都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唉!想起來愧疚啊!父親在養老院帶大概兩年,後來還是我們決定由一個人犧牲照顧,另兩個給錢,最後父親跟妹妹過,我一個月去十天八天的,讓她出去旅旅遊,玩玩,哥哥一個月去一次,但說心裡話養老院真的不能照顧的很好的!誰也不會寸步不離的照顧那麼好的,現在父親過世了,每次想起父親在養老院的那段時間,我的心都無比自責更心疼!


我老媽今年90歲,我也去參觀考察過我們這裡的養老院,裡面的條件很好,住宿房間乾淨衛生,每個房間都有衛生間,伙食也較清淡適合老年人喫,不過就是感覺裡面死氣沉沉的,有點悽涼的感覺,氣氛不好,通過這一番考察得出結論是自己有能力及精力盡量不送老人去養老院,老人還是自己來照顧為好!


我婆婆80多歲,和我在一塊兒,聽她說,不怎麼喜歡去養老院,每天寧願給我們做飯。我覺得我們這一代,都得去養老院養老,兒女們都有自己的工作,顧不過來,我覺得也挺好的


我是老人我願意去敬老院,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老人和年青人觀念差距很大,住在一起容易起衝突,自己不自在兒女們也不自在。人老了就怕弧單,養老院人多,說話的人也多,有病有災的相互也有個照應。


從心裡上接受不了,試想一下:當你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即使你給他們都安排好了,離開時回頭再望的那一瞬間,依依不捨的目光暗然失色,遠遠的向你揮揮手風吹著白髮,在暮色蒼茫中淚眼朦朧的,一直看她的孩子漸漸的消失在拐角…


接受的。因為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壓力很重,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工作且又是獨生子女。作為家長應該為子女著想,有這樣的按排夠好的了!畢竟養老院的費用也不少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