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媽媽都在小郎中留言,大多是:風寒風熱如何區分!嬰兒感冒的推拿手法?今天,小郎中專門給媽媽們整理一下寶寶感冒後的小兒推拿應對方法。

風寒風熱感冒的區分與分別的推拿手法

1、風寒感冒起因:通常是孩子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一般起病較急。

癥狀:多表現為怕冷怕風,甚至寒戰(需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厚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頭痛,連帶脖子轉動不靈活,周身痠痛明顯,發熱輕,一般不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稀色白,食慾減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風寒感冒小兒推拿手法:

推天河水:

握住寶寶的手,掌心向上,露出手臂,用媽媽右手食指、中指,自寶寶前臂內側腕部向肘部超快速的推,速度要非常快,一分鐘要200-300下,治諸熱驚風之症。

推清肺經:

從指尖往指根推,勻速,200-300下。可以宣肺清熱,讓肺中的痰順利排出。

推脊柱:

用小毛巾包住食指和中指,蘸溫水(或者直接蘸爽身粉)沿著寶寶的脊柱,自上而下反覆推,200下。治療感冒發燒。

按壓足三里:

勻速按1-2分鐘。按摩足三里,能通經活絡、疏風化濕。

揉外勞宮:

用拇指或中指端揉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約揉50~100次。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脹,腹瀉,腸鳴等。

2、風熱感冒:癥狀

主要表現為發熱重,輕微怕冷,鼻子堵塞、流膿鼻涕,咳嗽聲重,或有黃痰黏稠,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幹、痛癢,大便幹,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

風熱感冒小兒推拿手法:

清肺經:

媽媽可一手持寶寶無名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從指端向指根方向推300次左右即可。

清天河水:

媽媽一手持患寶寶手,另手食、中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300次。

開天門50次:

天門穴又叫攢竹,位於印堂中至前髮際成一直線。操作時,兩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稱「推攢竹」或稱「開天門」。

揉太陽200次:

太陽穴的正確位置是在顳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溫馨提示:治療寶寶感冒發燒,推拿手法可以稍重、稍快。推拿過程中,如果寶寶出現了哭鬧也不需要太緊張,寶寶的哭鬧其實反而有利於發汗和退熱。

除了推拿,還要注意對寶寶身體的調適。寶寶發熱和退熱後恢復期間,不要給寶寶添加沒喫過的輔食,更要遠離油膩、冷硬的食物,可以喫一些瘦肉粥、軟爛麵條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寶寶退熱,精神和食慾也好轉後再補充營養。其次,要少量、多次的給寶寶增加飲水量,來補充出汗丟失的水分、保持二便通暢。

小兒推拿適用於12歲以內的兒童。推拿時,家長要保持雙手清潔,摘取鈍物,指甲不宜過長,以免傷害孩子皮膚;小兒過飢過飽,均不利於按摩的療效。小兒哭鬧時,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推拿。

小兒推拿手法基本要求:均勻、柔和、輕快、持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