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咪蒙 摘自:《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

「同學會是這個世界上最噁心的發明。」

 

前天晚上,一個大學學弟,在朋友圈發了這句話。然後他微信我,問我能聊聊嗎?再不找個人聊聊他要氣到爆炸了。上週他參加了高中同學會。他曾經是班裡的學習委員,理科學霸,人緣極好。這次同學會,他是抱著特別期待的心情去的,本以為可以和曾經關係很好的同學們好好緬懷一下熱血的傻×的青春,順便打聽一下有什麼好的工作機會——他所在的雜誌社快要倒閉了,想問問老同學有什麼門路,沒想到,大家聽說他現在只是一個屌絲雜誌社的屌絲編輯,象徵性地跟他喝了杯酒,就轉而去巴結當晚人氣最高的同學了。

 

那個高中時代毫無存在感,成績平平、長相平平,連槽點都沒有的眼鏡男。

 

因為,他29歲,已經是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就連班上混得很不錯的創業公司老闆啊,總裁特助啊,都跟律師同學稱兄道弟,諮詢法律問題,討論以後可能有的合作,活像當初他們有多熟似的。

 

學弟很憤慨:這個社會太他媽的功利了。以前這幫人,想借他的筆記,想抄他的卷子,一個個跟孫子似的。如今在他面前全成了大爺。以前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的屌絲眼鏡男,倒成了搶手貨。

 

還有比這些人的功利嘴臉更噁心的嗎? 

 

一年前,我會非常同意他的說法。

那時候我寫的劇本被圈中大腕看了,很欣賞,評價是「驚艷」,他們公司決定投資幾千萬力捧這個劇,並且保證可以上××衛視,檔期都定了。然後這個劇開始選演員、拍樣片,在圈內一定程度上也傳開了。那段時間,每天都有各路人馬輾轉找到我,有投資商說讓我給他們也寫個劇本,條件隨便開,去海南租個別墅寫都行,想去馬爾地夫度假也行;有牛×影視公司的部門負責人提出想給我開個工作室,地址都幫我選好了,豪宅啊,太感人了;一個土豪以前做房地產的,想轉投影視行業,每天請我喝早茶,跟我聊她傳奇的一生,然後說要給我投2000萬幫我開個公司,我被她的熱情嚇呆了。

 

我感覺怎麼這麼多「小夥伴」「好朋友」同時上線了啊。

 

然後沒過多久,因為各種原因,我的劇上不了××衛視了。小夥伴們一聽說這事兒,幾天之內就迅速下線了。再也不約我喝茶,再也不跟我談理想談人生,再也不跟我規劃未來了,彷彿從沒認識過我一樣,彷彿之前的一切都是我意淫的一樣。演技真是棒棒噠。

 

當時我對影視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這個行業真的是跟紅頂白翻臉不認人啊。當時那個影視公司的人,跟我見面的時候一直吐槽圈內某個編劇,罵他是傻×。寫了一部電影之後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之後的作品一部比一部爛。但是在朋友圈,那個他所謂的「傻×編劇」發的每一條信息,他都會第一時間衝上去點贊。「傻×編劇」今年又有一部作品火了,他專門發了一條朋友圈盛讚這個作品,誇這個編劇太牛×!

 

能勢利到這個程度,也是一種境界。

 

我也想過,他真的忘了跟我吐槽過這個編劇嗎?他沒發現我們在共同的朋友圈嗎?其實更大的可能是,他根本就不會在乎我怎麼看。

 

比起一個當紅編劇,誰特麼在乎另一個屌絲編劇的心情啊。

 

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

 

功利不好嗎?

 

功利的背後,不就是告訴我們真正的遊戲規則嗎?

 

要麼你超越這些,忠於自己,不在乎別人。

 

如果你在乎,你想獲得尊重和讚美。

 

很簡單,你先變得牛×啊。

 

當初他們對我各種示好,不是因為我牛×,而是因為××衛視牛×。當我跟××衛視失去關聯了,我就屁都不是了。如果有朝一日,我不用靠攀附××衛視獲得認可了,說明我纔是真的牛×了啊。這不是一件很鼓舞人心的事兒嗎?

 

這個圈子看起來很浮躁很現實,可是規則極其透明,什麼都不看,就看你的作品。不管你是導演、演員還是編劇,憑作品說話。你拍的是電視,憑收視率說話。你拍的是電影,憑票房說話。你要是不屑於商業,那好,用獎項說話。

 

一想到規則這麼透明,我就非常安心。

 

很多人會說,那還有各種潛規則的存在呢。其實呢,潛規則也是規則的一部分。你可以選擇要不要潛規則,你自己承擔後果。 

 

更重要的是,功利的背後,它承認的是你的努力。

 

沒有任何收視率、任何票房、任何獎項是單靠投機就能獲得的。想通了這些,我再也不會抱怨這個圈子現實,這個社會功利。當別人對我滿不在乎的時候,說明我的專業水平還太low,我會乖乖去鑽研自己的業務,提高技術,再努力100倍。當別人對我友善了一些,我應該慶幸,我居然有利用價值了,說明我進步了呀。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兒嗎?!

 

你沒發現嗎?所有行業不都這樣嗎?

 

當你不夠強大的時候,你想要一個小小的機會,都沒有。

 

當你足夠牛×的時候,你的面前有一萬個機會,你擋都擋不住。

 

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你想要的一切都會主動來找你。

 

好處是什麼?你不需要有什麼雜念,花時間去抱怨。找到你喜歡並擅長的事,盡最大努力把它做好,機會自然就會砸過來。那句很流行的話是,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後面這句完全是屌絲意淫,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要讓人家高攀不起,我們需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故事。

 

我問學弟,能告訴我你最努力的是什麼時候嗎?他說就是高中,那時候他非常勤奮,非常好強,家裡也管得很嚴,所以他學習很拼,成績很好。上了大學,感覺沒人管了,大半時間拿去打電玩、談戀愛去了,畢業了也是隨便找個工作,圖個安逸。

 

我說對呀,以前的同學對你好的時候,恰恰是你最努力的時候,你這些年混喫等死,憑什麼想贏得他們的尊重啊?憑什麼還指望人家給你提供工作機會?而反觀你的屌絲同學,那個眼鏡男,從他的角度看,不是非常勵志的屌絲逆襲的故事嗎?高中的時候成績平平,大家假裝看不見他,他能拿到律師執照,能奮鬥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地步,這裡面有多少艱辛,大家都能想像得到呀。所以人家憑什麼不能被巴結呢?憑什麼不能得到更多合作機會,得到更大發展呢?說明這個社會很公平呀。

 

我們不要指望別人有義務拉你一把。人家又不是你親爹親媽,憑什麼要慣著你啊。 

 

這個世界就是馬太效應。

 

你越牛×,機會越多。

 

沒有什麼雪中送炭,這個世界只有錦上添花。

 

你想要錦上添花,你得先變成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