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個人比較注重隱私。

2、我一般只允許手機軟體獲取「讀寫手機存儲」,「錄音」,「相機」這三個許可權。用於基本使用,掃碼,語音識別,發送語音消息功能等。

3、但是發生了一件個人非常不舒服的事情。就是,我允許搜狗輸入法獲取「讀寫手機存儲」和「錄音」這兩個許可權後,我想給輸入法更換一個皮膚時,提示「由於電話許可權未開啟,APP無法正常運行」,what?為什麼一個輸入法需要獲取電話許可權?而另一款訊飛輸入法,給了和搜狗輸入法一樣的許可權可以正常使用。這讓我很不舒服。

4、最重要的是,很多軟體在安裝之後就會默認允許「定位」,「手機信息」,「讀取應用列表」,等等。而且絕大部分人並不會管理這個許可權問題,就任由軟體獲取個人信息嗎?

5、我用的是miuu系統,但是在使用系統自帶軟體時,一些功能明明跟一些許可權八竿子打不到,卻非要你允許它們獲取地理位置等一些許可權才能使用,要不然就會自動退出,逼著你允許。我相信這些問題也存在別的手機系統中。

6、還有,就是經常遇到的「加入用戶改善體驗計劃」等這樣一個選項。有的軟體在設置裏默認允許,還可以更改;有的冷不丁的出現讓你選擇,如果當時處於打字,劃屏等情況的時候,是非常容易點選到允許的,而且點選之後就消失了,在設置裏也找不到了。

7、所以我想寫一個這樣的提問,問一下大家的觀點,還有用於討論隱私問題。

①、怎麼看待有些軟體在獲取許可權時流氓,霸道的手段?

②、這些軟體獲取與功能不符的許可權,到底是為了給用戶更好的體驗,還是侵犯隱私,用於大數據收集使用?

③、如果一些軟體真的流氓,霸道,侵犯隱私,有沒有什麼保護個人隱私的辦法?

④、拒絕軟體獲取某些許可權,軟體就真的獲取不到這方面的許可權了嗎?會不會留有後門?

⑤、問題暫時只想到這麼多?大家可以挑選回答。

備註:如果這個問題侵犯到某些公司或個人的利益等問題,告訴一聲,秒刪。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機也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也是竊聽器安裝在手機上的一個重要原因。建議使用保密手機通話,兩部加密手機進行加密通話。


沒有隱私了呀,隨便一個網站都要實名認證,而且,你隨便買些東西,他們都知道你信息了


隱私這種東西就算你再封閉,都還會泄漏。這也就相當於一些醫學上的難題為何遲遲攻破不了,但是查酒駕,測速等等之類的,不管怎麼躲都躲不了。

所以就很矛盾了


安卓系統就是這樣,沒有隱私可言,換iphone吧


上次誤刪了一張很喜歡的照片,然後下載了一個數據恢復APP,結果給我恢復出來八萬多張


依賴性跟共存性,好多軟體已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東西。我們依賴於軟體代來的便利。也憂患於個人隱私的公開。 問題在於軟體的自動讀取是否合理化,對個人的隱私保護是否徹底呢? 被讀取就一定有風險,這是APP變相採集個人信息的一種手段,實現大數據的精確性。但是如果出現信息泄露,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軟體是不會來背鍋的。 所以還是看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重要文件還是電腦手動處理。我風險控制在自己能掌握的範圍裏


搜狗可能是因為有自動檢測你打出的人名是否在通訊錄有匹配並撥出電話的功能。

對於所謂的隱私,我不那麼看重。社會發展到現在,想把自己包裹的密不透風又享受各種便利是不可能的,何況也不是所有的個人信息都可以稱為隱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