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君強調若疫情有需要時,隨時採用超級電腦追蹤接觸者。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繼續出現社區零星傳播,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當局應使用「超級電腦」,追蹤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目前每天有大約一至三宗確診個案,主要靠口頭詢問追蹤患者的潛伏期及密切接觸者,指如個案數字有上升,或追蹤時有困難會按機制啟動計畫。她重申,根據應變計畫,當本港情況上升至緊急級別時,已聯絡警方隨時準備,有需要時啟動計畫,形容雙方已準備就緒。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前日於立法會回應有關疫情的質詢時指疫情已經受控,但不能掉以輕心,因已出現社區感染。張竹君認為,目前疫情未符合「受控」的準則。她解釋,若本港出現傳染病爆發,當個案數字回到平時的情況便會判斷為受控,但如果是新病毒,一般會根據最後一確診個案的兩個潛伏期均無新病例纔可叫受控。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亦在電臺節目批評張建宗說法有誤,指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一定未受控,甚至擔心如出現社區超級傳播者,會令疫情失控。他續指,至少要連續十四天沒有感染個案出現,纔可勉強稱上疫情穩定,而連續二十八日沒有感染纔可叫疫情消退。

  本港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數字不斷上升,惟在○三年沙士期間用來追蹤患者接觸者的俗稱「超級電腦」(「重大事件調查及災難支援工作系統(MIIDSS)」)仍未啟動。何栢良狠批政府領導層「未醒」,指在香港首宗確診個案出現後,政府仍然未啟用超級電腦用以追蹤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形容是在「日日等病毒」。

  警方在○三年沙士期間曾利用「超級電腦」,以整理、運算和分析感染率比較高的地區、與患者有關係的人物及地點網絡叢集。系統可得知每個感染及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關連圖,並確定患者的活動範圍是否包括人流密集的公共地方。警務處於二○一六年已正式推出第三代系統,亦引進「傳染病感染追蹤」功能,以協助衞生防護中心對傳染病進行追蹤分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