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11088


開除教師隊伍。這個現象是你聽說的還是親自見到的,為什麼不舉報,在這裡提問有什麼目的,直接實事求是的舉報,受國家政策支持,相信很多家長贊成,很多教師贊成,別讓幾個人敗壞了整個教育風氣,也別老是醫德師德的大帽子。另外說一句,物極必反,對咱們老百姓沒好處,請仔細思考,不敢說。


知道現在每個學期一次的督導檢查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么?

「禁止擠佔美術、音樂、體育課!」

擠占來幹嘛?

上語文數學英語唄!


教師工資低啊,現在教育工作者教學以為的任務那麼多,社會上要操心的事那麼多當然對教學上就會有鬆懈,很正常。啥時候教師工資高起來了也就不會想補課掙錢了,啥時候水平不過關混日子的教師下崗了,教學質量就起來了,朋友,戾氣不要太大,大不了換學校嘛。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說的人和信的人,一看就是外行。

一個體制內的三觀正常的老師,只有在學校內成為名師,才有可能有開輔導課。

而教學成績是一個老師的差不多決定性的成果。

我來說一下題目中「好好上課」和「不好好上課」的兩類老師最終的「歸宿和結局」——

① 認真備課——好好上課——積極處理作業,評講試卷——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成為區域內名師——家長消息靈通請求找老師補課

這時候取決於老師自己,如果嫌累不想掙錢,太正常(我每天晚上7點多就困了,太累);

如果想掙這個課時費,那麼他輔導班講得東西也全部都是在課堂上講解過了的,只是課後再刷一遍,所以不存在課上不好好講課下補的情況。

②不好好上課——不認真處理作業——不重視課後反饋——不關心學生——成為學校教學和成績測評的墊底——教研功力下降——在教師的成長道路上越走越偏——成為體制內教師隊伍的「老油條」。

這時候,消息靈通的家長就不會再選擇找老師輔導的。家長又不傻。

我知道一位合肥八中的「老油條」數學老師,他的輔導課學生是呈等差遞減:一開始30人班課,然後15人,然後,,,現在就是一對一,估計以後只有冤大頭的個別家長可能會找他,所以其實也不存在課上不好好講課下補的情況,他已經成功砸掉自己的課外「飯碗」,沒有補課的機會了。

教學能力是個人不可控的內在因素。所以一個真正懂教學,能力強的老師,並不太看重收入(因為名師在乎的教學事業帶來的內在成就和動機,不是外在的附屬性動機),在體制內上50元一節課,和輔導班500元一節課的質量其實相差不大;

但是一個能力不夠的老師,由於過分糾結課酬,忽視了自身能力的進修和提升,500元的輔導班上也只能上出50元的課的質量。

我知道用錢去量化老師的能力非常的不妥,但是我話糙理不糙,希望各位能看懂。

認真負責的老師,都是很累的。他們都累在體制內,而不是輔導班。


就我所接觸的老師來說,感覺不存在這種情況吧

雖然短期內能掙些小錢,但是長期看來,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吧!你課都講不好,誰還請你補課呢?學校也應該給評分,班級之間也有橫向成績比較的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