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小學、初中、高中談戀愛,都被很多人說成早戀。或者說,這些階段談戀愛,都有學業的壓力和來自父母的壓力,這個時候的我們自己本身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我記得高中的老師一直在向我們灌輸這麼一個觀念,大學很美好,是轟轟烈烈談場戀愛的地方。但是,只有考得上好大學,才能認識更多的人,纔能有更好的對象。

在這些觀唸的影響下,上了大學,感覺就跟解放了一樣。大學的我們,感覺比較自由,思想更加開放,眼界也更開闊。這個時候的我們,像出籠的鳥,什麼都想嘗試,父母這個時候也同意我們談戀愛了。所以我們都想嘗試找個自己喜歡的人,嘗試有場羅曼蒂克的戀愛,這樣人生纔不會遺憾。


如果你在大學校園走一圈會發現大學情侶很多,現在社會和學校對大學談戀愛持開放態度,甚至大學生還可以因產假而暫時休學,所以大學的管理越來越尊重人性、兼容並包的做法值得讚賞。

所以大學生想談戀愛的原因如下:

一是正值戀愛的黃金年齡。

大學生進大學的時候年齡差不多十八九歲,正處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情竇初開,含包待放,青澀中帶點成熟,天真可愛不失幽默風趣,這樣有趣美好的年齡正是暗生情愫、彼此愛慕的戀愛季節。

大學生們由於志趣相同、性格、外貌而彼此吸引,開始體驗情為何物,失戀之痛的人生經歷的時候。

二是大學是大學生性和心成熟的時候。

在中小學期間,學生們都處於身體發育期,身體快速發育,心智也不成熟,對愛情的渴望還處於萌芽狀態,加之高中忙著學習備考,對愛情可望不可及。

但是到了大學,大學生身體發育已經完成,性已經成熟,心智也慢慢成熟起來,開始有了對性和異性的渴望和幻想,開始有了擇偶標準,開心對異性產生美好的情感,想要戀愛的衝動。

三是大學升學壓力相對高中來說不大,學習壓力小。

雖然高中同學也有早熟談戀愛的,但是因為高考的原因,升學壓力山大,逼迫同學們認真學習備考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為自己未來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而到了大學對大部分不想考研繼續深造的同學來說,就沒有了升學壓力。而且大學學習完全是自主學習,大學生們只要用心學習通過各門課程考試就行,學習強度也大大減少。

由於他們精力旺盛,生活相對悠閑,戀愛就成了大學生活裏的調濟品,體味人生的情愛的最佳時機。

四遠離父母老師的約束管教,首次獲得人生自由。

在高中的時候談戀愛被稱作早戀而被父母老師約束管教,剛剛萌芽的愛情被強行分開。

而在大學期間,遠離了父母,父母鞭長莫及,人生首次實現自己對自己負責。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脫離父母管教的大學生開始品嘗自由的甜美,美好,自由自在,舒心自然,尤其是不再有父母老師對自己行為的約束,尤其是被父母禁錮已久的情感被迅猛爆發,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剛進大學,大學生們便迫不及待地談起戀愛來。

五大學對大學生戀愛不再過多幹涉,管理更人性化。

大學對大學生戀愛既不主張又不強行禁止,而是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畢竟大學生已經成年,自己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而且大學女生可以申請結婚生子,產假期間可以申請休學生產,大學管理更具人性化,也讓大學生們可以更加註重自己的需求,開始談戀愛。

六大學的課餘時間比較多可以用來談愛。

大學的學習是自主性學習,除了上課之外,其餘的時間都是大學生自己自由支配。

如果想深造考研的同學就拚命學習。

大部分同學只想順利畢業,在完成自己的各門課程之後的時間比較多,戀愛當然成了豐富課餘生活的必需品。

因此到了大學之後,大學生們都開始萌發情愫,談戀愛成了一種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的需求。

當然由於大學生還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戀愛的經驗不足,大學戀愛成功率低,由戀愛造成的悲劇也有。

因此在大學期間開展和普及婚戀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其實高中也想。這個耍朋友沒看懂,應該是女朋友吧。


因為大學生活是自由的天堂,沒有讀初中要考高中,讀高中要考大學的階段的過渡,再也不用擔心談戀愛會怕影響成績,大學談戀愛是人感情的一個升溫,在戀愛中可以學會怎樣去愛一個人,讀懂高中感情中的關心、細節,如何去呵護一個人等等;感情的經歷是一個人一生的必然性,在一段感情中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什麼是兩個人的感情需要一盒個人義無反顧的付出,不計回報,一心一意的投入,在愛情中,你不要為一個對你一心二意的人還死心塌地!


本人認為對於許多大學生一進入的學就想談戀愛,其實是其需求在之前長期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抑制和受到他們長期觀唸的灌輸進入大學就可以談戀愛。一進入大學看見周圍全都在撒狗糧,也間接的催生出趕快脫單的想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