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的心思我們芸芸眾生並不容易懂,畢竟是兩個世界的人。

但是既然他們把自己的財富做離岸信託處理。自然???他們的考慮。

目前國內很多富豪尤其是億萬級別的富豪都在移民。包括去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但是部分產業還是留在國內。具體原因不詳。

有一個原因不得不說。那就是創業過程中的原罪。有關部門已經重申不會追究以前的一些原罪。但是仍舊有部分人選擇離開。

但是設立離岸信託與移民規避原罪沒有關係。具體信託案例我們不能評價。這涉及到個人的事情。做評價是不對的。只能就離岸信託這一事件做一個概括性的評說。在筆者看來是建立公司與個人資產之間的防火牆 ,規避公司經營風險向個人資產蔓延。從而藉助離岸信託把個人資產進行財富管理和家族之間的傳承。

某些富豪名人婚姻關係非常複雜。建立家族信託可以有效規避資產分割。同時也可以利用英屬維爾京羣島來規避遺產稅。

遺產稅目前國內沒有徵收。但是不代表未來不徵收。不排除某些富豪???藉助離岸信託避稅的嫌疑。

目前設立懂離岸信託資產。私密性非常強。正好可以規避一些風險。


一般意義的離岸信託是對未來遺產處置的佈局。

我覺得對於年紀還不到花甲之年的富豪來說,他們設立離岸信託基金目的更傾向於為了事業發展而做的規劃!

富豪們設立海外信託基金,依我看,主要是為發展規劃做的準備,將來需要海外投資或者海外收購,直接通過信託基金來完成,相比用國內資金去收購容易的多,程序也沒那麼複雜,遇到好的目標,可以快速完成收購,沒有外匯管制的需要走的程序。

可以打個比方,比如你在英國旅遊,遇到一個真古董,一看就是好東西,比如,賣家賣1萬英鎊,可是你只有5000英鎊,顯然這個古董價值好幾十萬甚至更多。這種情況下,你沒有英鎊買,臨時去兌換,來不及,等你兌換到了,別人早買走了,如果你有預備的超過1萬英鎊,那麼你可以立刻成交。

對於準備海外收購的人來說,設立離岸的信託基金,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容易看到廉價大甩賣的優質資產,這時候有了早先預備的資金,就可以快速買到便宜的好資產!

我看雷軍孫宏斌等大佬做這種離岸信託,應該是為了海外的投資做的準備。


信用缺失,無法制制度保障,不確定性,沒有安全感,前車常鑒,早做打算。


國內的企業為什麼扎堆上市港股和美股,難道就是為了融資,國內的A股上市後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再去抵押或者套現,獲利不比國外少!只要是因為這是把人民幣換成美元資產的最便捷方式,只要一上市,股權變成了美元資產,再去抵押或者做信託,能不斷地錢生錢,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大額轉移資產的渠道了,畢竟海外收購基本被叫停。所以不難理解有錢人設立海外信託了,他們股權本來就是港股或美股。早就轉移了出去,現在只是走出第二步。國內再有錢,變現不了,轉移不了,永遠不是你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李嘉誠一樣變賣資產套現離場的!房地產流動性太差,被牢牢鎖定在國內,只有股權還能流轉了,當大批房地產企業海外上市轉移資產,不再向房地產投資,房價還能維持目前的高位嗎?


明智之舉,而且必須儘快辦,晚了就來不及了!


做合法生意,能達到身價十個億以上,那就要考慮後手了!也就是在國外有投資,成為國際人……


不是太懂,只是覺得在國內一個大企業太容易倒下了。

昨天還百億企業級別,也許轉眼之間就得破產清算。

而對於超級富豪來說最擔心的就是這點,接觸的圈子越大,越高,知道的信息就越多。

因此無論是移民還是進行外國投資都是情有可原。

還記得《大染坊》裏的上海林家嗎?

當日本鬼子打進青島的時候,人家就將一些資產開始往國外轉移了。

其實很多民族資本家首先想到的是家然後纔是國。在國家有難得時候也會給與資助,但他們都明白個人太強而國家太弱的時候,都會抽身離開。

在國家穩定以後又會回國進行援建……不是他們不愛國,是用另一種方式愛國而已。

所以富豪們的這種行為情有可原。必須企業再大也大不過國家機器。


我們是公有制,誰知道哪天政策一變一生財富都共有了,資產多的人自然都如此擔心


他們是明智的!??????


用腳投票了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