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成熟的產品經理,在公司的定位具備多個角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參考:

1. 創業家:產品經理首先要對產品的成功負責,要想成為頂尖的產品經理就要對市場有敏銳的嗅覺,勇於創新,對所轄的產品充滿激情,敢於做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並承擔產品風險,為公司的產品研發控制成本。

2.思想家:高明的產品經理,不僅要有熱情還要有思想,善於謀略,對產品的市場衰退期有明確的判斷,對營銷有整體考慮,能夠輔助營銷團隊對產品進行先行營銷,並且具備產品的全局觀念,能夠為產品進行定位。

3.政治家:一個好的產品經理,要像政治家一樣具備遊說能力,因為產品的開發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變動,能夠說服自己的上司、企業管理者和其他的職能部門,對工作開展提供幫助。同時因為產品的開發需要多部門聯動,產品經理要像政治家一樣具備一定的親和力、凝聚力。

4.產品專家:產品經理作為產品的負責人,要對產品的功能、特性、解決方案具備很深的理解,能夠成為客戶問題解決專家,因為產品的在開發、上線後的所有問題最終都將歸結在產品經理手中,因此,產品經理自己首先就需要成為一個產品專家,並且能夠提供對外支持,例如進行培訓、建立產品管理手冊等能力。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有職場攻略、管理策略、乾貨


產品經理不是什麼官兒,就是一個平常的職位,甚至都不是一個經理級別的職位。但就是這麼個職位,對於做產品的公司來說,卻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什麼?

1、對於設計生產產品,是處在這個職場的頂端,你的一切行動就決定產品的未來。你要統籌這個產品的全局:首先要進行市場調研、市場未來的研判、然後對產品進行策劃、產品需求的分析、對產品進行設計、對接產品的開發、產品市場的宣傳、產品改善迭代等等。這些都有產品經理的身影在裡面。

2、產品經理可以說就是CEO的前身。很多產品經理晉陞就是:產品助理、產品主管、產品總監、產品副總、CEO。所以CEO或老闆就是產品經理的化身,最高層只有懂得產品、敏銳的懂得產品的市場才能讓產品有前世今生、纔能有更好的未來。這就是大概也是姚勁波說自己是產品經理的由來吧。

3、作為產品經理要有理想加行動的動力。是否有很多的想法產出想要的產品?是否能夠看到產品的不足?是否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付諸於行動改變產品?是否想這個產品改變用戶改變這個世界?想法決定活法,產品經理也是一樣。

4、產品經理要學習或懂得的知識很多。比如:市場調研、分析、判斷;產品形態與行業分析、研發流程與週期、競品分析、需求挖掘評估;業務邏輯的表達、原型設計(包括想法、邏輯、工具等);項目管理、問題解決、風險評估及管理、上線與迭代、營運方案設計、數據分析等等。

5、產品經理要有相當的溝通技巧。如何與客戶、如何與市場、如何與上級、如何與設計開發團隊、如何與平級、如何與運營人員等等。

對於做產品的單位來說,產品經理真的是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面對社會市場。要了解要學習的知識很多,還有說起來雖然可以不懂技術,但懂得技術與不懂技術對於產品產出週期來說,效果也是有不同的。一個懂得產品的CEO比一個不懂產品的CEO相比,產品成功的概率更高。


姚勁波說自己是產品經理,並不是因為這個職位高,而是希望藉此傳遞以下信息:58同城是家重視產品和技術的公司,58的投資人騰訊就是這樣,這是向馬化騰對標;58同城重視用戶體驗,老闆自己親自深度使用自己的產品,才會上行下效讓全公司形成濃厚的產品經理氛圍,對產品不斷精益求精,才能服務好用戶。

國內互聯網大佬馬化騰和周鴻禕、雷軍等都是喜歡在一線盯著產品的,而馬雲就不說自己是產品經理,他更強調價值觀。這些企業的差別和打法也會可見一斑了。


產品經理按照大部人的說法是CEO的學前班。產品經理按照職能的不同可以細化為產品策劃、產品運營、產品市場等方面,但是很多時候的產品經理這些都要一肩挑,而這些事情恰恰是一名CEO需要考慮的,不過產品經理考慮的方方面面較為淺顯而已。不僅姚勁波,馬化騰、史蒂芬喬布斯等,這些人先是產品經理,纔有後來大企業的領導地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