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員惠英紅的演技怎麼樣?


?

這個4月,雙料影后惠英紅主演的

TVB警匪片《鐵探》,

一開播就吸粉無數,豆瓣評分8.0,

被譽為香港巔峯式警匪電視劇。

觀眾們紛紛留言道:「紅姐氣場太強大」「沖著老戲骨們來瞧瞧」「演技都在線,感覺TVB有救了。」

光看劇照,我就被惠英紅飾演的鐵娘子萬晞華的氣場給秒到了。

《鐵探》的編劇劉小羣曾直言,「總警司萬晞華這個角色,沒想過惠英紅之外的演員。一個女人,要在警隊裏壓住那麼多男性,沒有一定氣場是做不到的。紅姐的演技、人生閱歷和氣場,都可以勝任這個角色。」

絕大多數人提起惠英紅,可能會想到的是《倚天屠龍記》裏的滅絕師太,《太極宗師》中紅姨,或是《苗翠花》裏的三姨太。

很多人習慣了看她演媽媽阿姨類的角色,卻未曾知道,她曾是香港著名影業公司邵氏旗下的當紅女星,絕對的第一女主角。

不過,和大多數女主角不同的是,惠英紅的天下是「打」出來的。

在59年的生命裏,她曾四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一次金馬影后,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金像獎影后殊榮的動作女星。

在影后頒獎典禮上,她享受全世界的矚目;影片中的她總是霸氣側漏,打得惡人滿地找牙。

至今,她依舊活躍在熒幕上,誰能想到呢,在人前風光無限的她,在現實裏命運卻可以用「坎坷」來形容。

縱然低到卑微的塵埃裏

依然開出一朵花來

惠英紅的父親曾是

山東惠家莊莊主的兒子,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解放前夕帶著成箱的金子來到香港,

後迷上賭博被賭友合夥騙光家財,

造成家中一貧如洗。

家道中落之後,家裡四個孩子先後被賣到戲班謀生去了,排行老五的惠英紅成了長女。

最貧窮的時候,一家人蹲在樓梯口撿餐廳後廚扔掉的剩菜葉做飯喫。

從三歲開始,惠英紅就跟著母親沿街乞討為生。

靠近維多利亞港的駱克街是灣仔著名的紅燈區,當年美國軍艦停歇駐足時,會有成羣的水兵上岸到此尋歡作樂,惠英紅有長達10年時間都在這一代叫賣,向美國水兵兜售香煙、口香糖小養家。

「chewing gum,one dollar,chewing gum!」回想起那時的自己,為了賣出一個口香糖,賺9毛錢,她會死死拽住美國士兵的大腿,不讓對方走。

在三五歲的年紀,惠英紅已經學會了察言觀色,她回憶說「美國水兵出手大方也喜歡小孩子,法國水兵人好但是比較窮,英國水兵會打人,只要看準了人即使不抱大腿對方也會買了,有時沒瞅準就免不了挨一頓打。」

行乞,捱打,叫賣......任一個放在不滿13歲的女孩身上,都會覺得沉重,惠英紅卻要同時面對這三件事,那時,她腦子裡整天想著怎麼脫貧,並告訴自己:「我不會一輩子都在這裡。」

14歲,因為在街道轉角的戲院外看到一張豪華的電影海報,惠英紅對演戲產生了憧憬:「如果我能當明星,家裡就不會再受窮了。」

之後,姑娘瞞著家裡人去夜總會跳舞,一為賺錢,二來跳舞好歹也算表演,而且「當時跳舞穿的古裝,就很像在戲院門口看到的海報上的古裝。」

而且她所謂的跳舞,不是通常我們覺得的那種露大腿的舞蹈,而是舞獅,頂著好幾公斤重的獅頭,翻江倒海地跳一個晚上,掙點小錢。這就是當時惠英紅的日常。

或許是天生與演戲有緣吧,在夜總會跳了兩年舞之後,惠英紅的機會來了。

1977年,邵氏電影公司張徹導演挑選《射鵰英雄傳》裏江南七怪的演員,看到模樣漂亮,個子高挑的惠英紅,就讓她去試鏡。

早先在夜總會跳古裝舞時,惠英紅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表演,給劇本馬上就能背,排練一遍就直接上,還得記準站位......這些提前下的功夫為她帶來了好運。

於是在試鏡的時候,導演看她不膽怯且放得很開,導演立馬就覺得「這小姑娘不錯,演七怪有些委屈了,讓她演穆念慈吧。」

穆念慈招親那段有動作戲。「因為我自己是跳舞的嘛,現場套招我就像排舞蹈一樣馬上就能上手。」

童年的心酸過往,讓惠英紅練就了迅速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她終於從卑微的塵埃裏,開出了第一朵花。

那年,惠英紅憑藉《射鵰英雄傳》正式出道,簽約到邵氏電影公司旗下。

打出來的金像獎影后

背後的心酸無人知曉

電影世界的大門就這樣對惠英紅敞開。

雖然從未受過什麼專業訓練,

但她在《射鵰英雄傳》裏的表演卻很利落。

邵氏影業導演又多,於是邀約接踵而至,

還被著名李翰祥導演挑中,

出演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中麝月一角。

而真正的轉折點是,惠英紅被劉家良導演挑中去演《爛頭何》。這部劇原定的女主角試鏡時,第一場打戲直接扛不住落跑不拍了,導演想起來惠英紅,就讓她試一試。

「因為我在夜總會跳舞時學過一點點兵器,教兵器的老師是甄子丹的媽媽,當時全國武術冠軍。」

在試鏡《爛頭何》時,聰慧的惠英紅將套招裏的純武打動作和跳舞結合起來,比如腿高一點,腰的動作柔和一點,導演看完嘆了句「原來在畫面裏,這種打法很漂亮。」

惠英紅入了「劉家班」,還開創了一種新的打戲風格。

自此之後,

她就不斷地拍劉家良的電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最好的時代,

也是武俠功夫片的全盛時期,

惠英紅因主演了一系列的邵氏功夫電影,

成為名噪一時的功夫女星,

在男性佔據絕對強勢的圈子裡,獨樹一幟。

1982年,惠英紅更是迎來

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憑藉著在《長輩》裏的精彩表演,

摘得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成了一代女神,

這樣的榮光持續了10年之久。

當明星看似風光,實際背後是數不清的付出和心酸。

因為一招一式全是真功夫,惠英紅手裡長滿了厚厚的繭,腿被打斷過,鼻骨也因為被打折斷,導致變形,手指伸展也不自然......

曾經有一場戲,她要被一個大男人飛過來打四十多拳,而當時的保護措施,就是一個劇本墊在肚子上。「打完十來拳,直接被打到吐,吐完回來再打,打了四十多拳。」

只因為好不容易得來的主角機會,惠英紅不想拱手讓人,「如果你一退後面很快就有人頂上來,你就沒機會了,所以硬撐著也要上去拍,這樣才能達到你的目的,去脫貧。」

對,哪怕得了影后,依然沒有改變惠英紅困窘的生活現狀。

於當時的惠英紅而言,「主角」兩個字,足以蓋住她所有經受的苦難,當主角就意味著脫貧有希望了,所以哪怕是《六指琴魔》時從高處跳下,整個腿都歪掉腫成棒槌,韌帶斷了一半,第二天還是沒事一樣去開工。

「那時幾乎沒有防護措施,要你跳就得跳,讓你撞就整個人吊著威亞直接撞過去。」

看似輕飄飄的畫面,實際惠英紅的腿一跳下來就歪了,腫成了兩個大

每回受傷也只是默默受著,自己跑去醫院掛號看病,因為本身能當演員已經是老天賞飯了,更不可能跟劇組說自己受傷了,要賠啊什麼的,有一回腿斷掉躺了個把月,都沒有家人來看過她。

剛開始幾年還好,當明星的新鮮勁兒一過,惠英紅每天幾乎一睜開眼睛就知道要經歷什麼,無非就是穿著厚重的古裝,在悶熱沒有冷氣的錄影棚裏拍戲,一打打12個小時,有時導演為了追求完美,一個鏡頭會拍數次。「我的最高紀錄是一個鏡頭拍兩天,每次五十多下的動作。」

等到拍了七八年的打戲之後,演動作戲帶來的皮肉之苦和煎熬,讓惠英紅的心理也發生了微妙變化,她變得不平衡起來:「為什麼鍾楚紅、張曼玉拍電影都是美美的,而我拍攝的電影卻只有打打打。永遠都是男裝,髒得不得了,還渾身是傷。」

換作別人,如果有的選,當然是選擇當一個安靜漂亮的女明星,做打女肯定是辛苦的,但人在身陷貧困的時候,只能被現實推著往前走,惠英紅便是如此。

回想當初,即便在第一屆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影后,當時生活窘迫的惠英紅看著手裡拿的獎,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居然是「這個獎能喫嗎?如果能換成錢就好了。」

若人生能重來一次,她仍舊會選這條路吧。

從巔峯跌至人生低谷後

她又重新爬了起來

80年代末期,

香港電影類型片逐漸增多,

文藝片愛情片搶奪了大部分觀眾的注意力,

那時武打功夫片齊齊唱衰。

已經被「打女」標籤固化的惠英紅,

直接從一線跌落到了三線,

只接得到一些阿姨類的次要角色。

內心的不平衡,讓好強的惠英紅一氣之下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1988年,27歲的惠英紅自掏10萬港元自費遠赴法國拍攝了一套全裸寫真,意在向大家證明功夫女星也可以很女人,自己也能挑戰文藝片。

結果沒引來文藝片的邀約,反而被富豪男友奚落,兩人最終分手。

儘管多年後,惠英紅依然說不後悔當初的決定,「因為他不尊重我,那就直接踹走好了」,雖嘴上說得很瀟灑,實則當時她可以說是愛情事業雙雙陷入低谷。

拍文藝風寫真集依舊沒為惠英紅轉型帶來任何幫助,曾經邵氏武俠劇的御用女主角,必須面對變成阿姨級配角的現實了。

可好強的惠英紅哪裡過得去心裡這道坎?乾脆不是第一女主角,就不演,連劇本都懶得看。

在訪談節目《魯豫有約》裏惠英紅說,「其實倒回頭去看,當時真的不應該是這樣子。演員演員,不一定得做女主角。」

當年的惠英紅並不像後來想得那麼通透,她每天都會逼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姑娘直接從熒幕上消失,轉身去開美容院做起生意來。

每天應酬客人應酬到厭煩後,也曾試過一年什麼都不做,成天就跟朋友混在一起打牌。有天打完牌開車回家,天已經亮了,她透過後視鏡看著黑乎乎、滿臉油光的自己,嚇了一跳。「這是個什麼人啊!我不能一輩子這樣,現在才三十幾歲啊。」

放不下自尊出去拍三線的戲,她又回歸到打理美容院的生意上,跟從前那般,每天疲於應付客人的抱怨,端茶遞水,滿臉陪笑。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到了1999年,惠英紅幾乎被人淡忘,做生意也鬱鬱寡歡,愛情一片空白始終孑然一身......所有的苦悶都沒有地方宣洩,抑鬱的種子就這麼埋下了。「發病最嚴重的時候,一個月都沒辦法出門。」

還曾一個人躲在房間狂吞安眠藥,被家人發現的時候,她正口吐白沫。

「睜開眼的瞬間我就後悔了,看到的是媽媽和妹妹哭腫的雙眼,我這樣一個要強的人怎麼會走到這一步?這絕不是我惠英紅能幹出來的事兒啊。」

「死不了就不死了。」惠英紅一個人去醫院,還對醫生說,「我想自殺,卻沒死成,所以你好好給我治病吧!」實際上,經診斷惠英紅已經患有嚴重的抑鬱症了。

喫了9個月的抗抑鬱葯後,病情好歹是緩解了些,但隨後有五年惠英紅什麼也做不了。

打算復出的時候,她先是讀了很多書,然後去見圈子裡的人,讓人們記起惠英紅這個名字,然後去拜訪了TVB的高層,表示想再拍戲,從前她都是別人來主動找她。而今,她拉下臉來,為自己謀一條活路。

「我想再拍戲,你要嗎?」挨個打電話問TVB的老友,怕對方為難也不忘補上一句:「不要也沒事。」

不久後,她迎來了復出後的第一部電影《妖夜迴廊》,是個驚悚片。

她演一個曾經很紅,後來流落街頭的精神病女人,導演覺得這個人設和惠英紅本身的經歷有相似之處。

她的表演極具張力,把一個糾結的老母親演得活靈活現,也讓人毛骨悚然。透過這部電影她的演技重新得到了認可,後來陸續接到電視劇和電影,雖都是媽媽姐姐之類的角色,但這次惠英紅都接受了。

「再度復出我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我不能一輩子不做事情,省著喫著我能過,不過人就沒有價值,另外一個是覺得自己哪裡掉下來,哪裡爬起來。」

「當時電影圈淘汰了我,我很不甘心,」好強的惠英紅說,「應該是我放棄,而不是被淘汰。」她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再回到一線,沒人逼她這麼做,這是她對自己的要求。

經歷了生死病,已經沒有任何東西能摧毀惠英紅了,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7年,她終於等來了低谷期後的第一個女主角,飾演電影《心魔》裏的對兒子極為溺愛的母親。

遭遇丈夫和妹妹的背叛,婚姻不幸,生活孤寂,一個單身母親因為心理壓力巨大視兒子為精神支柱,溺愛兒子,結果兒子卻養成逃避現實的性格,當兒子犯罪後母子倆的生活越發的失控,作為一個母親她精神幾近崩潰。

其中有個複雜的表情特寫,看上去很傷心很無助卻又一絲的喜悅得意,瞬間一滴眼淚滑落,然後她露出詭異的笑,短短几秒鐘,暗藏的情緒波濤洶湧。

那年憑藉《心魔》,她在兩岸三地拿下7個影后。

頒獎禮上,劉青雲說:「這個人挺熟哦很多年前拿過,現在又拿。」張家輝接過話頭,宣佈得獎者:「惠英紅,《心魔》。」

嗯,那一刻,惠英紅終於能確信了,距離第一屆金像獎頒獎禮28年之後,她再度金像獎封后,重回一線。

再得金像獎對惠英紅很重要,她說:「因為中間過程有生死病,第一次拿的獎就好像是突然來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拿著又不能喫飯,甚至覺得它最好直接兌成錢,而這個獎跟第一次拿的獎是完全不一樣的。」

參加頒獎典禮之前,因為擔心不能拿獎她瘦了10斤,緊張到一度需要服藥控制情緒,當張家輝宣佈她獲獎時,惠英紅看上去是風淡雲輕地,但一上臺就徹底綳不住了。

「我剛纔在下面喫了葯,是真的,我害怕我心臟跳得太快,我希望我輸的話我不會跳得很厲害,贏的話我也不會跳得很厲害,因為我很期望能拿到這個獎。二十八年,其實第一次拿完獎之後,我風光了十幾年,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會跌倒了谷底,

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會沒有人找我,然後又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把自己逼到了一個死衚衕裏,我把自己藏起來了,我不知道怎麼辦纔好,我也不怕告訴大家,我真的想過放棄自己的生命,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將來會怎樣,但是現在,我很有信心,我知道我屬於演戲的,所以我會盡量,無論一天兩天,只要是好角色,我都會儘力,我不會令你們失望的。」

惠英紅,一個真正的演員

對抗命運的強者

自那之後,

片酬不重要,是不是主角不重要,

只要是好角色,惠英紅就傾盡全力。

2011年她為了演《唐宮燕》的的武則天,

主動提出自降一半片酬。

2014年,憑電影《殭屍》獲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一部殭屍片都能獲金像獎,

演技自然不消說。

2016年,已經56歲的惠英紅

接拍打戲《MRS K》,

因為堅持不用替身被任達華不小心踢成重傷,

躺了兩個月才恢復,

這次之後,惠英紅也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

對外宣佈不會再接拍動作戲,

「一代打女」打不動了。

然而,她的演技已經爐火純青,

2017年,憑藉《血觀音》

獲得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童年憑藉《幸運是我》

獲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三度金像獎封后。

每一部作品,

都貢獻出極為真誠的演技,

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榮譽加身,

2018年3月,

惠英紅獲得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

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

同年7月獲得香港特區政府頒發的銅紫荊星章......

這些,都是將大半生都貢獻給了表演的

她應得的犒賞。

惠英紅曾創下七個月內拿下四座影后的記錄,並且是她在57歲以後拿的。

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可以說,一個演員想要獲得的榮光她都擁有了。

但回歸到現實生活,惠英紅說令她遺憾的事不是沒有,年近60歲的自己依然孑然一身。她偶爾會對媒體調侃自己:我最可憐啦,到現在還沒結過婚呢!

年輕時她也曾有過悄悄愛慕的人卻多年未敢告白;也曾和人拍過拖卻因為演戲最後主動終止關係;也曾和大戶的兒子談戀愛最後因為對方不尊重她而選擇了分手......

「當年我在碼頭幫賣口香糖的時候,有個混血水兵,漂亮極了,才十八九歲,天天買我的口香糖。去越南打仗的前一晚,他問我『 I love you 』中文怎講。我教他,他就對我說:『我——愛——你。如果有天他回來求婚,我一定會嫁給他。」

一句無心的「我愛你」,被惠英紅惦記了大半輩子,她說那個混血水兵輕飄飄的一句話讓她依然相信愛情,雖然至今依舊沒等到那個託付終身的人,她依然對愛情心懷憧憬,像個少女一般。

無論是對待事業、愛情亦或是對待生活,惠英紅都保持純真之心。

看似強大的外表背後,她和所有的普通女人一樣,葆有難以言喻的細膩和溫柔。

閑暇的時候,她會去戶外畫畫。

或是親自下廚,

包餃子,做火鍋,

犒勞自己。

一波三折的命運軌跡,

讓她更加珍惜當下簡單的生活,

也相當感恩目前擁有的一切。

回想過去,童年時因為家道中落,三歲就開始跟著媽媽在紅燈區乞討養家,青年時適逢武打片蓬勃,名利雙收,然而中年之時面對電影市場轉型,年華流逝,陷入了最抑鬱的五年。

最終,這個硬核女神挺過來了。就像她說的,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現如今,她不僅活躍在熒幕上,還將自己的日子打理得活色生香。

美人在骨不在皮,真正有所成就的女人,都不會被命運牽著鼻子走,她們定會在對抗平庸之中,活出自己獨有優雅、淡然、從容。

圖片來源及參考資料:

微博@惠英 魯豫有約《惠英紅 人生如戲》 非常近距離:《百味人生》 南海網:《惠英紅回憶童年:三四歲時就在紅燈區要飯》 毒眸:專訪惠英紅:「我還是當初那個惠英紅」


非天賦靈性,後天亦可到達巔峯。雖然她的巔峯對於別人而言也許只是一步,但是相對於她自己,已經足夠證明一切,已經值得所有人敬重。

她如今的演技,不浮誇,不做作,演什麼像什麼,讓人忘記她在演,而且幾乎沒有個人痕跡,我非常喜歡看。


?前不久,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

已經59歲的女演員惠英紅憑《翠絲》勇奪最佳女配角,這是她職業生涯的第五座金像獎盃。

作為演員的惠英紅,入行四十多年,迄今為止已經出演過150多部電影,被譽為影壇常青女神。

三度金像影后,兩屆最佳女配角,追平了張曼玉創下的獲獎紀錄。

但相比電影方面的成就——

她的人生比電影還像電影。

01

從貴族後裔到街頭乞兒

用「傳奇」來形容惠英紅的人生,並不為過。

她是滿洲正黃旗人,祖姓葉赫那拉氏,標準的滿清貴族後裔。

1949年解放前夕,正值中國的社會巨變時期。

惠家當時也遭遇清算,惠英紅的父母遂舉家從山東逃難,輾轉來到了香港。

誰知剛到香港就被騙走錢財,再加上惠父原本就是公子哥出身不善經營,又沉迷賭博,殷實的家庭也被漸漸掏空。

惠英紅出生於1960年,彼時的惠家已經家道中落。

本該是大戶人家出身的惠英紅,卻從沒有過過一天大小姐的日子。

在惠英紅的童年記憶當中,家庭留給她印象最深刻的便是

擁擠髒亂的貧民窟饑寒交迫的生活

惠家原本有八個孩子,惠英紅排行第五,可因為實在負擔太大,惠英紅的兩個姐姐一個哥哥都被送到了京劇學校。

因為當時學戲的孩子至少還可以有口吃的,不至於被餓死。

其中就包括惠英紅的四哥惠天賜,他本人也是七八十年代的著名武俠片演員。

惠英紅與哥哥惠天賜

惠英紅曾經說過,她到現在都記得:

三歲的她就在鐵柵欄的這邊,向哥哥姐姐們伸出手,一邊哭一邊說「不要走」。

因家境太貧困,惠父是秀才出身又拉不下臉,只能靠著惠母帶著全家寄宿在別人家的樓梯下面,靠撿飯店裡的剩菜喫,一喫就是好幾個月

後來為了生計,母親帶著年僅三歲的惠英紅和妹妹在香港灣仔區的駱克道一帶,賣口香糖賺錢。

當時正值越南戰爭,美國軍艦會在香港的碼頭停靠。駱克道上便因為有不少酒吧而吸引了美國士兵上岸來尋歡作樂,是當時有名的「紅燈區」。

從小混跡於街頭,殘酷的成長環境鍛煉了惠英紅察言觀色的直覺和最本能的「演技」。

她學會了裝可愛討人歡心,懂得分辨什麼人會買自己的東西。

這樣街頭討生活的日子,惠英紅卻過了整整十年。

多年後,惠英紅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講過那時的一段頗為浪漫的初戀往事。

還是懵懂少女的惠英紅,曾經教過一位參加越戰途徑灣仔的美國水兵如何用廣東話講「我愛你」。

惠英紅說:

那對於少女時期的自己,就是初戀,一輩子難以忘記。

以至於幾十年後,她還專門去美國做了一個關於溫暖老兵的慈善類活動,詢問那些人裏有沒有去過灣仔,有沒有記得一個梳麻花辮的女孩。

她特別希望如果那個人還活著,有幸看到或聽到的話,給她寄一張照片來。

12歲那年,惠英紅因為不願意再被人叫做「要飯的」,決定不再去紅燈區叫賣。

她在灣仔區的一家戲院門口,看到了邵氏公司的當紅影星李菁的大幅海報,人們爭相買票進場。

六十年代當紅影星李菁

當時的惠英紅,還不清楚這種所謂的演員職業到底意味著什麼。

她只是單純地認為成為明星,便可以讓自己「脫貧」:

小時候那麼窮,哪裡知道百萬富翁是什麼樣,只知道這種就是有錢人,是天上的星星。

為了成為天上的星星,她進了夜總會跳舞。

在她看來:

跳舞跟電影比較近,很多演員都是夜總會出來的。

得益於嬌俏可愛的身段和姣好的容顏,加上喫苦好學的精神,短短兩年時間,讓惠英紅成為了最紅的領舞。

雖然是舞女,但她偶爾也會跳跳京戲,當時負責教她學習武術套路的是著名武術家麥寶嬋

她還有另一個更知名的身份,動作影星甄子丹的母親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舞廳練出來的功夫底子,為惠英紅日後進入香港演藝圈之路奠定了基礎。

02

從當紅女打星到過氣女演員

1976年,惠英紅被武俠大導演張徹選中,進入邵氏電影公司。

張徹導演看中了惠英紅身上的俠女英氣,力薦她出演武俠電影《射鵰英雄傳》中的穆念慈一角。

雖然出道便演女二號,可當時惠英紅的家人卻堅決反對她進入電影圈的決定。

因為當時的邵氏電影公司為了控制影片成本,演員的片酬也是按月發工資。初出茅廬的惠英紅一個月薪水只有500元,但當時她在舞廳跳舞的收入卻已經有1500元。

可個性堅定的惠英紅卻堅信自己拍戲一定會紅,於是瞞著父母,悄悄和邵氏公司簽了合約。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

正是邵氏武俠片和功夫片最鼎盛的年代,「打星」也最為喫香。

與張徹等武俠片導演合作完幾部作品之後,惠英紅也被貼上了「打女」的標籤。

在當時,極少有女演員能受得了武打戲的辛苦,可惠英紅卻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還很拼。

因為她覺得——

自己如果不拚命的話,就又回到以前乞討的日子了。

入行五年之後,她因為主演了著名功夫片導演劉家良指導的電影《長輩》中的女主角俠女程帶男一角,而獲得了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她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靠打女形象獲得此殊榮的人。

而那年,惠英紅才22歲。

榮膺影后之後,惠英紅成為邵氏公司的當紅女打星,她的片酬漲到了5萬元,而且只演女一號。

儘管這在當時來說絕對是一大筆收入,可惠英紅依然無法自由支配。

因為30歲以前,她所有的收入都要交給母親,拿來供養整個家庭。

此後的十年裏,惠英紅以絕對主角的身份主演了數十部電影,並以「敢打,能打,會打」的形象,在男性佔據主要市場的動作影星圈子裡打出了一片天地。

儘管銀幕上的惠英紅總是身手瀟灑動作利落,但銀幕背後的艱辛卻少有人知。

從影多年的惠英紅,已經記不清自己受過多少傷:

腿被打斷過,鼻骨也因為被打折斷導致變形,至今呼吸困難,眼睛下面有條很深的疤……

最危險的一次是,在攝拍電影《八寶奇兵》時。

需要演員從16樓跳下,當時連替身男演員嚇得辭演了。

但惠英紅卻親自上陣,落地時整個背部擦傷,血流不止。事後發現吊威壓的鋼絲斷裂,差一點出了事故。

然而惠英紅的「拚命三娘」精神,卻沒能挽救逐漸式微的香港動作片。

進入90年代,文藝片、愛情片開始佔據市場,惠英紅過去被標籤化的「打女」形象,造成了她事業上的瓶頸。

儘管惠英紅心裡始終知道,自己會演戲,可當時的她卻得不到製片人的賞識,沒人認為一個30歲的女打星能演好文藝片。

她也試過轉型,遠赴巴黎拍攝全裸寫真,希望更多人看到她女人的一面。

可她的努力非但沒有被市場接受,就連當時交往的男友也離開了她。

從當年紅極一時的女打星,到無人問津的過氣女演員。

惠英紅愕然發現,自己居然已經到了無片可接尷尬境地。即便是演,也是二號三號乃至可有可無的跑龍套。

心理上的落差與壓力,再加上多年拍打戲留下的傷病,讓惠英紅開始不再接戲:

我風光了十幾年,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會跌到谷底,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找我,不知道為什麼逼自己進入死巷。

03

從無戲可拍到金牌影后

事業停滯的那幾年裡,長期的精神壓力下,讓惠英紅患上了抑鬱症。

她選擇自我封閉,拒絕見人,甚至一度喫安眠藥自殺。幸好是母親和妹妹及時發現,把她搶救了回來。

在牀上躺了8小時後醒過來,經歷了生死的她看到家人的眼淚的那一瞬間,終於明白:

既然上天都不收我,那麼就積極地生存吧。

歷經9個月的治療後,惠英紅漸漸康復。

走出陰影的她決心放棄過去所背負的枷鎖,重新專註於表演,為此專門去香港中文大學重新學習表演。

2002年,惠英紅決心全身心回歸演藝圈,她不再糾結角色的大小,決心用演技證明自己。

無論是《無間道2》中的戲份極少的倪永孝二姐;

還是《武俠》中的出手狠辣的女殺手十三娘;

亦或是是一系列TVB劇中的反派配角。

雖然這些角色大都戲份不多,但她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堪稱金牌綠葉,她的表演永遠都是張弛有度。

她耐心地磨練著自己的演技,一等就是7年,終於讓她等來了《心魔》的劇本。

《心魔》是一部心理驚悚片,惠英紅用極為細膩真實的表演,將一位對兒子有極強佔有欲的精神異常的母親詮釋得入木三分。

尤其是那種對兒子之間近乎神經質的絕望母愛,陰暗而無助的表演感染每一個人。

憑藉這一角色,惠英紅在兩岸三地的電影獎中拿下7個影后,並拿下了29屆金像獎影后

站在領獎臺的惠英紅已經泣不成聲,她說:

我想要這個獎很久了,我想讓人知道原來我是會演戲的。

彷彿經歷了一場鳳凰涅槃,演完了電影《心魔》之後的惠英紅,同樣祛除了內心的心魔。

2014年,她又憑藉恐怖片《殭屍》中因為受過嚴重心理創傷的瘋癲女人的形象,而拿下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這兩次「不瘋魔,不成活」式的表演,讓惠英紅徹底擺脫了曾經套在自己身上的標籤。

她用了三十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不只是打星,更是一位演員。

2016年,出道四十週年的惠英紅,接拍了關注老年羣體的低成本文藝片《幸運是我》。

這部電影可以說——

幾乎就是為惠英紅量身定製的,她本人更將這部電影看作是對已經去世的母親的紀念。

影片中的惠英紅洗盡鉛華,顛覆性地出演了一位老態龍鍾患有認知障礙的獨居老人芬姨。

為了讓自己更貼近角色,惠英紅節食減肥,好讓自己變得更瘦;她佝僂著背,往衣服裏塞紙巾,墊出下墜的肚子。

惠英紅將一位性格脆弱卻又敏感固執的老人演繹得非常真實,充滿生活化的演技讓她第三次站在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領獎臺上

2017年,惠英紅又憑藉電影《血觀音》中的精湛表演,奪得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影后的桂冠。

惠英紅飾演的棠夫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角色,表面上總是嘴上說著「我是為你好」,可看似慈眉善目的外表之下卻包藏禍心。

不僅心狠手辣,而且會為了保全家族利益,親手葬送女兒孫女的未來。

套用金馬獎組委會對惠英紅的評語就是:

身段柔軟,手腕精明,笑裡藏刀,幾場戲看似不動聲色,卻令人不寒而慄,盡顯影后功力。

而在剛剛得獎的同性電影《翠絲》中,惠英紅又將一個得知丈夫想要變性導致家庭瀕臨崩潰的絕望主婦的形象演繹得令人印象深刻。

從最紅的打女影后,到優雅的文藝影后,已經59歲的惠英紅演技愈發純熟。

她早已成為華語影壇公認的演技「大魔王」。

惠英紅曾說過

我的一生,是別人的兩生。

3歲上街要飯,13歲進夜總會當舞女,17歲拍電影,22歲當影后,39歲吞葯自殺,44歲重新振作,50歲再拿金像影后……

也許真的是,年齡錘鍊出氣場,經歷強化了靈魂。

不是最好的年齡的惠英紅,卻活成了最好的樣子。

又或者,如她自己所說:

我經歷了20歲的風華正茂,30歲的落魄流離,50歲的我,仍能再獲成功,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60歲的自己,作為女人,我有自信,可以一直優雅老去。每個人,都是一個傳奇。


非常入流。

說來慚愧,一直沒有看過惠英紅的什麼劇,也不太能get到她的美,直到去年看了血觀音。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我去年看過所有電影中的前三甲,惠英紅更是憑此拿下金馬獎影后。

血觀音沒有在大陸上映,不知道是觸犯了什麼底線。但是劇情的完整度,反轉,都可以說是做到了精彩絕倫的地步。關於名利和人性,陰謀和陽謀,都可以說毫無破綻,讓人心寒。

惠英紅在表現親情的時候,你會覺得心寒,比如給棠寧送內衣,像個慈愛的母親,卻是把女兒當色誘的工具。

而真正唯一的親情,是在船上動手腳害死女兒時,流下的一滴淚和念著的往生咒。

教棠真筆勢聯繫,要她直視恐懼時候:

最為津津樂道的,被人在KTV拿證據要挾時可以淡定的「不好意思,我插播」,唱起浪奔浪流:

這個氣場,姿態,可以說是無可挑剔。

再看起初,大家定著XX夫人,XX太太出場,只有她,是「古董商」的頭銜,但也只有這個頭銜,是獨立的。在一眾場合裏,恭笑逢迎,滴水不漏的處理關係,到後面的原形畢露,完全不會突兀,全靠演技高超,過渡的好。

血觀音導演楊雅喆的評價是「妖怪級演出」「棠夫人本人」,劇本和演技相輔相成,互相成就。一個敢拍,一個敢演,可惜了,不敢放。


就欣賞金馬金像影后惠英紅這種實力派,每次看到她照片都忍不住想感嘆歲月之美,她也幾乎是半部香港電影的活歷史,無論是金庸、張徹、李翰祥、藍潔瑛、張曼玉等都有過合作,她曾經歷過人生的低谷以及坎坷的生涯,靠著聰穎好學能受苦憑矯健身手最後纔出人頭地。

惠英紅演起戲來除了颯爽英姿之外總感覺有些滄桑落寞的意味,角色雖滿眼笑意卻渾身上下都是狠勁,每個眼神、動作都超有戲。前不久惠英紅憑藉翠絲一角奪得最佳女配角,59歲的她兌現媒體承諾在INS曬出了比基尼照,身材曲線依然曼妙,長腿細腰狀態也超好,果然是身材管理極佳的人。

而她自身在情感方面也有著豐富的經歷,曾與恩師劉家良傳過緋聞,之後和相差七年的黃子揚譜寫一段姊弟戀,40歲時承認和一個圈外人談了半年戀愛均未能開花結果,而惠英紅說一直在等少女時那段美好的初戀,如果回來求婚一定會嫁給他。你看過她哪部電影覺得很好看咧?喜歡文章記得點贊和互粉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