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劉宥廷╱高雄報導】

耗資45億元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堪稱亞洲新灣區重大建設之一,5年前動土開工,10日舉行上樑典禮,工程進度現已達50%,預計明年底完工;屆時可同時停泊2艘國際級觀光郵輪,尖峯小時可服務通關郵輪旅客逾2500人,另海岸觀景平臺開放民眾登臺眺望高港風光,成港都新地標。

位處高市亞洲新灣區內、座落在高雄港19、20號碼頭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為地下2層、地上15層,鋼構金屬帷幕的流線造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8萬100平方公尺,大樓主體空間包括辦公空間、旅客入出境空間、聯合服務櫃臺、登船廊道及其他服務空間等,也將設置免稅商店、餐飲空間和觀景平臺,提供民眾休憩和眺望高港美景的絕佳視野。

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吳宏謀表示,港埠旅運中心工程斥資臺幣45億,未來將與周邊的高雄展覽館、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等設施串連,可滿足民眾對海港水岸的需求,加上輕軌C9與高捷連結路網,讓搭乘國際郵輪出入的旅客,不僅能感受海港之美,更能體驗港都便利。

「港埠旅運中心完工可服務停泊17至21號碼頭的客運船舶!」該段碼頭長度730公尺、水深10.5公尺,可滿足船長361公尺、船寬66公尺及滿載喫水深9.15公尺的22.5萬總噸大型郵輪;而這類郵輪載客5400名、船員2400名,單一服務窗口,提供完整港務客運服務,尖峯小時可服務旅客人數提升至2500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