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參與了一場The Next Level Talk的英文對談講座,因緣際會看到的活動訊息,沒想到透過講師Chris的引導下,在求學階段中必學的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能夠導引參與者有更深一層的思維,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自我對話。

social-media-heirarchy-of-needs1  

        這場活動是由IMM所主辦的,創辦人之一的Chris Guang有鑒於自2009年金融風暴後,許多人失去工作的依靠,隨波逐流無所適從,到今日新興世代崛起,網路上各種資訊充斥,卻似乎缺少了完整且系統化的有用資訊,於是希望能利用這類Talk會談與Workshop工作坊的方式,以每月的主題性方式來拋磚引玉,鎖定美國名校哈佛、耶魯及史丹佛大學課程中常被討論的主要議題切入,啟發大家的Critical Thinking進而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因為Critical Thinking 是身為未來領袖的重要特質之一。 

         重溫馬斯洛的人類需求理論,不同於心理學的始祖佛洛伊德對於人性心理黑暗面的觀點,馬斯洛持的是相較於正面的激勵態度,一旦最底層的基本生存需求被滿足後,再上一層的需求才能被循序滿足,而在前一個層次的需求未被滿足時,就能激勵人們努力追求成長。人類的本質是會被需求所驅使,追求更上一個層次的成長,講師在對談中要大家問問自己:我們都知道必需要往更上一個層次邁進,但為什麼我們都還在這裡呢?

因為多數時候的我們:

                犧牲了前一個層次的某些需求而跳級追尋,又或者是選擇忽略需求的重要性,

                在前一層次的需求未被滿足下,反讓自己陷在一個我們不喜歡的狀態裡!”

         以這個角度思維來看這個需求論,倒是讓我蠻意外的,當時我想起就像許多人減肥,刻意節食、採取瘋狂的運動或飲食法來逼自己瘦下來,到最後不是變得脾氣暴躁,容易因為一個點就崩潰,接著開始暴飲暴食,那是因為生理的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時,不斷被犧牲下的反撲; 又或者小時候家境貧苦,長大後就會想拼命掙錢,即便有錢了,對金錢仍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當然這其中還有更深層的心理層面意義,若僅就於需求論本身來解釋,通常人們若對於某樣東西渴望特別強烈時,往往源自於上一個層次未被滿足的需求!

         在閱讀一些相關資料時發現,此理論同時也被廣泛用於企業組織的管理與訓練,協助管理者更瞭解員工們,分別提供他們不同的激勵方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在同一個層次內的需求可能不盡相同,同時涵蓋了生理與心理層面的需求,更有可能不一定是按著層次逐個向上成長的 (或許有人對於同層次的某個需求就沒那樣強烈的需求),但是最終的目標依舊是登上金字塔的頂端- 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理論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在於如何應用、如何啟發我們不一樣的思維。

         就我自己的解讀,我同意每一個層次都有其該做的功課,去學習、體驗然後完成(需求被滿足),然後再前進到下一個階段,以靈性內在成長的角度來看,如果內在的自我(可能是上一個層次的需求)仍有缺憾,我們就會期許不斷地向外尋求某樣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常見的關係、金錢及權勢等都是,所以有時候也要回頭看看,自己是不是總在循著同樣的模式、遇到相同特質的人等,那表示我們還有需要修補之處。

問問自己吧! 現在阻礙我們成長的力量是什麼?

 

 

 

 

相關文章